第21章粮种筛选 - 卷王在古代的普通人生 - 尺尺加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粮种筛选

从这两张茧纸的痕迹来看,陈瑞应当是第一个发现这镯子奥秘的。因着那地图实在是没什么字了,陈瑞便把注意力多集中在那封信上。

那信里的字写得极漂亮,陈瑞坚持练了那么多年的字,与这个对比起来,还是略输一筹的。

信里也没有写什么家族秘辛,只不过就是些对后人的歉疚和绝望。

但是信里同时也表明他对将他除族的陈家并没有多少怨怼之意,仅仅就是造化弄人了。

陈瑞看着这封信,觉得有些奇怪,按理说在那个年代将元嫡长子除族,若是没有判族判宗的大罪,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究竟是怎样的造化,才会让被除族的人对家族没有怨言,只有对自己儿孙的歉疚。

但这已经是一百多年前,还是前朝的事情了,而且陈旺跟他说过,要自家建立一支新的陈家,陈瑞也就没有多放在心上了。

转而看向另一幅奇奇怪怪的地图。上面写着颍川二字,足以说明这和陈家密切相关。

陈瑞自从当了官之后,其实也稍稍打听了颍川陈氏的消息。

这时候哪还有颍川陈氏呢?就算是那一等一的士族,在全国性的战乱下,也会化为灰飞。

更何况陈家人才逐渐凋敝后,到前朝末期也不过就是个二流士族了,又怎能保证家族传承不灭。

纵使现在还有人说自己是颍川陈氏子弟,但若是说其中有谁当官了的,陈瑞是没有听到过的。

现在朝堂上名气最大的陈氏,就是江州义门陈家了,再往下数,可能就到陈瑞这个同义陈家了,颍川陈氏属实已经败落了。

那么这份和如今的陈家有关,但又没有那么有关的地图,实属鸡肋。

而且那时候,陈瑞过完年假后,就得回到任地,忙着涟县的事情了。

便随手将两封纸夹在了自己书里,放到了最里层的书架上了。

已经空了的镯子,陈瑞转手就交给了白筠收了起来,这毕竟也是陈旺留给陈瑞的老物件了。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等陈瑞接到了调任到颍川的消息,才想起了那地图,此次来颍川,他就带着那图纸一起来的。

陈锐也没有对这个抱有太大期望,毕竟这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图纸了,期间还经历了战乱,饥荒,天灾。

地图上表示位置的地方,这时候能变热出来已经是不得了了,还能指望里头有什么东西留下嘛?

而就算给自己的心理预期做了这么多,陈瑞依旧带上了图纸,来到了颍川。

涟县毕竟是个小地方,陈瑞纵使在那边做了好些有利于百姓的事,颍川的普通百姓大多还是不知道的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官的。

颍川的其他官员,消息毕竟还是灵通点的,知道他在涟县的政绩极好,百姓夹道跪送,是个极能干的清官。

而且陈瑞刚刚才在京城出了好大一场风头,陈瑞的同僚和下属一个个都对他殷勤的很。

陈瑞到了颍川后,也没有第一时间看自己那张图。

而是多在颍川当地暗访走动,瞧瞧风俗人情,看看百姓民生,以及思考着切合本地的特色。

发现这边适合种植药类,若是有红薯的话,凭着这边的气候与土质,颍川真就是个种它的好地方。

说到红薯,土豆和玉米,陈瑞在恢复记忆后,与封家有了些关系后,就拖着帮忙在外邦找找相应的种源。

其实前几年就已经算是找到了原始种。但陈瑞现在根本不能将它们拿出来。

现在人常的五谷,稻、黍、稷、麦、豆,是经过多少代,几乎是上千年的人为筛选,才有了这些有固定性状的种子。

陈瑞拿到的那些原始种,第一年在自家田庄里开辟了近十亩地用来做实验,产量极低。

若不是陈瑞先前就说过了,这是特意挑选的新种,只是试试,说不准田庄里的农仆们都要来跪陈瑞,求老爷别糟践庄稼地了。

红薯和土豆还好,这两个毕竟是块茎种植,就算长得小,或者是不太适宜这边的温度和土质,第一年量少了些,后面再多筛选几年,也就是可以试试上献良种了。

而玉米育种选种就非常难了,仅仅是原始种玉米的话,新长出来的穗轴上的玉米粒少的可怜。

陈瑞已经筛选了好几年的种子了,那个产量依旧只能达到如今水稻产量的一半多。

颍川这个地方,虽然适合种红薯。但是百姓们并不知道红薯的产量如何,忽然让他们换了粮种,百姓们肯定不会愿意的。

而且现在红薯的产量和水稻的产量比起来,只能算是仿佛。陈瑞还得再筛几年,才能达到自己还算满意的结果。

所以除了依照常规的教民众那些种田技艺及沤肥技术,其他的也只能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特色产业了。

陈瑞在颍川待了将近三个月后,忽然接到了家中传来的信,白筠有孕了,以及陈珑将才会说话的儿子送到了京城来,说要给白筠抚养照顾。

白筠有孕这件事倒是个极好的消息,她和陈瑞成亲也有七八年了,可二人现在仍只有一个女儿,在外人看来,这就是白筠的过错。

就算是说陈瑞一直在外做官,难得回来。而白筠在京城奉养公婆,无法前去陪伴丈夫,那就应该安排妾室去伺候陈瑞,绵延子嗣。

只不过陈瑞还是比较参照着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对于女色并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忙公务都忙不过来了,也不会主动提这事儿。

白筠看着公婆不提,陈瑞不想,自然也不会给自己添堵,弄这些麻烦事儿。

虽然白筠也心急于自己没能给陈瑞生个男孩,传承家业。但孩子都是缘分,她自己心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陈瑞没给她太大压力,白筠也能稳得住。

白筠这几年的身体,一直不算太好,葵水时来时不来的,找了大夫来调养也没什么结果。

而陈珑将牙牙学语的儿子送到京城时,把已经许久不管事的陈万都惊动了。

自从有了陈珑的消息,陈才和李氏才安稳了下来,然后就听到儿子跟他们说,自己要去小方盘城游学,要将儿子交给京城大伯那边抚养。

他们夫妻俩气了个眼冒金星,直呼自己算是白养了这个儿子。

小方盘城地处偏远辽东,又不是江南文化鼎盛之地,去那边游什么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