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下(六) - 南齐书品读 - 文笔生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齐书品读 >

第6章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下(六)

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春,正月,戊戌日(初一),朝霞映红了建康城的琉璃瓦,宫廷之内,一片庄严肃穆。

朝堂之上,百官肃立,等待着新一年政令的颁布。皇帝萧道成,身着龙袍,端坐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宣布:“朕即位以来,秉持仁政,今逢新春,特宣布大赦天下,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

群臣闻言,纷纷跪拜,山呼万岁。其中,司空、尚书令褚渊,面容沉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对百姓的恩赐,也是对自己多年勤政的肯定。正想着,忽听萧道成继续道:“褚渊听旨,朕封你为司徒,望你继续辅佐朕,共谋国事。”

褚渊一愣,随即拜谢:“臣褚渊,领旨谢恩,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随后,中军将军张敬儿、中领军李安民、中护军陈显达等人也一一受封,各自领命,心中皆涌起一股为国效力的豪情。

辛丑日,春风和煦,萧道成亲自前往南郊,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他站在祭坛之上,望着蓝天白云,心中默念:“愿先祖之灵保佑我齐国昌盛,百姓安康。”

祭祀完毕,返回宫中,萧道成眉头紧锁,似乎有心事。癸卯日,他终于下诏,语气沉重:“北魏军队侵犯淮水、泗水地区,边关告急。朕决定派遣各路军队北伐,举国上下,皆需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此诏一出,举国震动,百姓们纷纷议论,而朝中大臣们更是各怀心思,有的忧虑,有的振奋。

二月,丁卯日,寿阳城下,战鼓雷动,尘土飞扬。北魏军队如潮水般涌来,城墙上,豫州刺史垣崇祖手持长剑,目光坚毅。他大声命令:“放箭!保卫家园,誓死不退!”

箭矢如雨,北魏军队攻势受阻,最终不得不撤退。垣崇祖望着远去的敌军,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朝廷得知捷报,设立巴州,以巩固边防。壬申日,三巴校尉明慧昭被任命为巴州刺史,他接到诏书,心中激动:“吾将不负所托,誓守巴州每一寸土地!”

戊子日,宁蛮校尉萧赤斧、南蛮长史崔惠景也分别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和梁、南秦二州刺史。他们各自领命,准备前往新的任职地,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挑战。

辛卯日,宫廷之内,萧道成再次下诏,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西方边境传来捷报,朕心甚慰。即日起,解除紧急状态,百姓可安心生活。”

癸巳日,萧道成派遣大使巡视慰问淮水、肥水地区,特别关注徐州、豫州边境的贫困百姓。他深情地说:“对于那些因战乱而生活困难的百姓,刺史和郡守要酌情加以救济抚恤,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温暖。”

甲午日,萧道成再次下诏,语气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江西北部因避难而流离迁徙的百姓,朕命令你们返回本土,免除今年的租税。对于孤单贫困以及无依无靠的老人,朕将特别照顾,让你们的生活有所保障。”

三月,丁酉日,宫廷之内,气氛庄重。侍中西昌侯萧鸾被任命为郢州刺史,他接过诏书,心中五味杂陈:“郢州,乃重镇之地,我萧鸾定不负陛下所托!”

戊戌日,护军将军陈显达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吴郡太守张岱则升为中护军。他们各自领命,准备前往新的任职地,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挑战。

己亥日,春风和煦,乐游苑内花香四溢。萧道成在此设宴,邀请王公以下官员共饮。酒过三巡,他笑道:“今日春光正好,诸位不妨赋诗助兴,以表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憧憬。”

众臣纷纷响应,或吟咏山水之美,或抒发报国之志,气氛热烈而欢快。

辛丑日,宫廷之内,征虏将军崔祖思接旨。他被任命为青、冀二州刺史,心中既有激动也有不安:“青、冀二州,地处边疆,责任重大。我崔祖思定当竭尽全力,守护一方安宁!”

四月,丙寅日,宫廷之内,气氛庄重而热烈。高丽王乐浪公高琏的使者前来朝贺,萧道成决定晋升高琏的封号为骠骑大将军,以示友好。他笑道:“高丽乃我友邦,愿两国永结同盟,共谋和平与发展。”

使者闻言,连连拜谢:“多谢陛下隆恩,我王定当铭记于心,愿两国友谊长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