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上(二十) - 南齐书品读 - 文笔生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齐书品读 >

第20章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上(二十)

南朝宋末,天下纷扰,萧道成以其卓越之才智与威望,逐渐成为众望所归之人。是时,宋顺帝欲禅让皇位,萧道成却三次推辞,其谦逊之态,令人敬佩。然王公及以下大臣,皆坚决请求萧道成接受禅让,朝野上下,一片期盼之声。

兼任太史令和将作匠的陈文建,深谙天文历数,他上奏符命,言辞恳切:“六,乃高位之数。观过往之史,后汉自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凡一百九十六年,而后禅让于魏;魏国自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至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凡四十六年,亦禅让于晋;晋国自太始元年(公元265年)至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凡一百五十六年,再禅让于南朝宋;南朝宋自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今升明三年(公元479年),恰六十年。此皆以六为终,亦以六为始,天道循环,昭然若揭。臣敢以职司之便,详陈符命之奥,愿陛下顺天时,应符瑞,以安天下。”

陈文建之奏,朝野震动。百官复又坚决请求萧道成接受禅让,尚书右仆射王俭亦上奏曰:“臣等接宋帝禅让之诏,经商议,认为应选定吉日,使陛下顺应天命,接受禅让。同时,臣等将撰写制定相关仪式与规定,以确保禅让之顺利进行。”

萧道成闻奏,沉吟良久。他深知,此时之决定,将关乎天下安危,万民福祉。他闭目凝思,仿佛能听到天地的呼吸,感受到历史的脉动。终于,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

“孤虽三次推辞,然观天时人事,此乃天下人之愿,亦天命所归。孤愿顺应天时,应和符瑞,以安天下。”萧道成之言,掷地有声,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是日,萧道成于朝堂之上,接受宋顺帝禅让之诏,正式登基为帝,大赦天下。百姓欢庆,万民归心,南朝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史臣说:

自古以来,天数难测,人事多变。据《太一九宫占》之秘术,可窥一斑。今略陈其事,庶几得见吉凶之变幻,人事之浮沉。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太一游于四宫。此宫主人客皆吉,先举者胜。是岁,高祖刘邦击败项羽于垓下,奠定汉室基业。高祖尝言:“吾乃天命所归,太一之佑,何愁不胜?”项羽闻之,慨叹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太一入七宫。七宫者,太一所居,天目辅之。是岁,安帝被桓玄逼迫,离宫出走。大将居一宫,参相居三宫,皆压制太一。经书有云:“压制者,政事已定,上下压之,不利于有为。安居之时,不利于举动。”桓玄篡位之心,路人皆知。其党羽曰:“今太一受压制,正是行事之时。”桓玄笑而应之:“天数如此,吾何惧哉?”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太一复在七宫。是岁,宋武帝刘裕击败桓玄,恢复晋室。刘裕言于众将:“太一虽在七宫,然吾观天象,知桓玄必败。吾等顺天应人,何愁不胜?”众将皆拜服。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太一游于六宫。六宫者,不利于有为。是岁,徐羡之、傅亮废黜营阳王。徐羡之私谓傅亮:“太一在六宫,吾等行事,恐有不吉。”傅亮笑曰:“天数难测,人事可为。吾等已谋定而后动,何惧之有?”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太一在八宫。八宫者,囚系之凶年也,大小将领皆不得立。是岁,到彦之北伐,初胜而后败,主客皆不利。到彦之叹曰:“吾观天象,知此行不利。然君命难违,吾只得勉力而行。今果然败绩,天数难违也。”

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太一在二宫。二宫者,主客皆不利。是岁,氐族人杨难当侵扰梁、益地区,次年仇池被攻破。杨难当谓其子曰:“太一在二宫,吾等行事恐有不吉。然机会难得,吾等只得冒险一试。”其子应之:“父亲所言极是,吾等当小心行事。”

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大小将领皆囚系不得立,凶年也。是岁,裴方明讨伐仇池,攻克百顷地区,然次年又失之。裴方明叹曰:“吾观天象,知此行不易。然君命难违,吾只得勉力而行。今虽然得胜,然天数难测,未来之事不可知也。”

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太一在二宫。是岁,大小将领皆被突袭,景和帝被废黜。一将领叹曰:“太一在二宫,吾等皆被突袭,此乃天数也。然吾等身为将领,当以死报国,何惧之有?”

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太一在三宫。三宫者,不利于先起者,主人胜。是岁,晋安王子勋反叛。子勋谓其党羽:“太一在三宫,不利于先起者。然而吾已谋定而后动,何惧之有?吾等当共赴国难!”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太一在六宫。是岁,桂阳王刘休范反叛,并被诛杀。刘休范起兵前,曾占卜天象,卜者曰:“太一在六宫,不利于有为。王爷此行恐有不吉。”刘休范怒曰:“天数难测,人事可为。吾已决意反叛,何惧之有?”然终败于朝廷之军。

元徽四年(公元476年),太一在七宫。七宫者,先起者客也,向西北而逃。是岁,建平王刘景素失败。刘景素起兵前,曾与其谋士商议天象。谋士曰:“太一在七宫,不利于客方。王爷此行恐有不吉。”刘景素沉吟半晌,终决意反叛。然终因天时不利而败。

升明元年(公元477年),太一又在七宫。七宫不利于客,安居之时,举事为主人利,宜为客。是岁,袁粲、沈攸之等人反叛,并被诛杀。袁粲起兵前,曾占卜天象。卜者曰:“太一在七宫,不利于客方。此行恐有不吉。”袁粲笑而应之:“天数虽不利,然吾等已谋定而后动。且为主人举事,何惧之有?”然终因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利而败。

同年,太一又游于杜门,临近八宫。八宫者,囚系之凶年也。是岁,宋顺帝禅让皇位。宋顺帝谓其近臣:“太一在杜门,临近八宫,此乃天数也。吾等当顺应天时,禅让皇位。”近臣皆拜服。于是宋顺帝禅让皇位于齐王萧道成,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