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天文下(十一) - 南齐书品读 - 文笔生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齐书品读 >

第11章天文下(十一)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十月,天空如洗,星辰璀璨。癸酉之日,夜幕低垂,万籁俱寂之中,天际突然划过一抹奇异的光芒。那是一颗流星,其体积之大,竟如同人间三升之容器,通体散发着耀眼的白色光辉,宛如天界遗落的明珠。它的尾巴,长及五丈,如同神祇挥舞的绸带,划过夜空,留下一道绚烂的轨迹。

这颗流星,自南河星座的东北方缓缓升起,位置精准,恰在星座东北二尺之处。它仿佛带着某种使命,一路向北,穿越浩瀚星河,途经舆鬼星座的西侧,那里的星辰仿佛都在为它的到来而闪烁致意。然而,就在它即将触及轩辕星座后星之时,却突然消失了,如同昙花一现,令人扼腕叹息。

但奇妙的是,流星消失之后,其中心部分并未立即消散,而是弯曲如车轮,宛如一个微型的宇宙漩涡,静静地悬挂在夜空中。不久,这个漩涡逐渐化为白云,轻盈飘逸,仿佛是天界对人间的一次温柔抚慰。这朵白云,久久不愿离去,似乎在诉说着流星的传奇故事,直到很长时间后,才终于消散在茫茫夜色之中。

人们称这种自下而上升起的流星为“飞星”,寓意着它们如同飞翔的鸟儿,自由穿梭于天际,不受任何束缚。飞星的出现,总是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让人对浩瀚的宇宙充满敬畏与好奇。

建元三年(公元481年)十月丙午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造访。这一次的流星,更加壮观,其大小竟如同月亮一般,赤白相间,色彩斑斓。它的尾巴,长及七丈,如同一条巨龙在夜空中翻腾,气势磅礴。

这颗流星,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目标直指紫宫星座。它的光芒,照亮了紫宫星座的墙壁和屋檐,使得整个星座都沐浴在它那神秘而庄严的光辉之中。人们仰望星空,只见流星与紫宫星座交相辉映,仿佛是天界的一场盛宴,让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建元四年(公元482年)的正月,辛未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倩影。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三升之容器,颜色赤红如血,从北极星座第二颗星的北侧一尺之处缓缓升起。它一路向北,行进一丈后便消失了,留下一道短暂而绚烂的轨迹,让人回味无穷。

同年九月,壬子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造访。这一次的流星,如同鹅卵般大小,从柳星座的北侧悄然出现,然后优雅地滑入轩辕星座的怀抱。紧接着,又有一颗流星如瓜般大小,从西方腾空而起,然后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六月己酉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盛宴。这一次的流星,如同二升碗般大小,从紫宫星座中翩翩而出,向南行进后在氐星座消失得无影无踪。它的出现,仿佛是天界对人间的一次温柔问候,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永明二年(公元484年),三月庚辰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倩影。这一次的流星,同样如同二升碗般大小,但它却是从天市星座中腾空而起,向南行进后在心星座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它的轨迹,如同一条神秘的纽带,连接着天界与人间,让人对宇宙的奥秘充满无限遐想。

永明四年(公元486年)的二月,乙丑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造访。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一升之容器,虽然体积不大,但光芒却异常耀眼。紧接着,戊辰之日,又有一颗流星如五升容器般大小划破夜空,它的出现,仿佛是天界对人间的一次深情凝视。

到了四月丁卯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盛宴。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一升之容器,从南斗星座的东北方向缓缓升起。它向西行进,经过斗星座后,最终滑入氐星座的怀抱。它的轨迹,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让人感受到宇宙的韵律与和谐。

六月丙戌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造访。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鸭卵般小巧玲珑,从匏瓜星座的南侧悄然出现。它行至虚星座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道短暂而美丽的轨迹,让人回味无穷。

八月辛未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倩影。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三升之容器,从觜星座的南侧腾空而起。它向西南方向行进,最终进入天濛星座并消失得无影无踪。它的出现,仿佛是天界对人间的一次神秘暗示,让人对宇宙的奥秘充满无限好奇。

转眼间便到了十一月戊寅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造访。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二升之容器,颜色洁白如雪,从亢星座的东北方向缓缓升起。它行进后进入天市星座,仿佛是天界的一位使者,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信息。

到了十二月丁巳之日,夜空再次迎来了流星的盛宴。这一次的流星,大小如同三升碗般大小,颜色洁白如玉,从天市星座的帝座腾空而起。它向东北方向行进一丈后便消失了,留下一道绚烂而神秘的轨迹,让人对宇宙的奥秘充满无限敬畏与向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