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兄弟情谊
伴着列车员温柔而清晰的播报声——“终点站宝鸡站已到,请各位旅客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车厢内渐渐弥漫起一股即将踏上新旅程的微妙氛围。窗外,晨光如细丝般温柔地洒落,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车厢内,各式各样的旅客或整理行装,或满怀期待地望向窗外,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同的光芒——那是探亲归心似箭的急切,是游子归乡的渴望,是打工者对新生活的憧憬,也是公差在身的无奈与坚韧。
尤羽缓缓站起身,舒展着因长途旅行而略显僵硬的身躯,他的目光掠过身旁仍在梦乡中酣睡的三位伙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责任。他轻轻以臀部轻触王明知,随后又伸出手掌,轻轻拍了拍薛东明的肩膀,两人的动作默契而无声,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需言语的唤醒仪式。待三人相继醒来,收拾好各自的行囊,曹瑞已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面前,四人相视一笑,尽管一夜的舟车劳顿让他们的面容略显疲惫,但那份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兴奋却难以掩饰。
随着人流,他们踏上了宝鸡站的坚实土地,步伐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坚定。穿过检票口的那一刻,曹瑞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几分豪迈与不羁:“宝鸡,我们来了!”这句话仿佛是对这座城市的宣言,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走出车站,王明知环顾四周,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宝鸡车站,真是气势恢宏,让人眼前一亮啊!”眼前的景象确实令人震撼: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行囊与背包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有的旅客步履匆匆,目标明确;有的则驻足等待,眼神中满是对即将相见的亲人的期盼;还有的则忙着向车站工作人员咨询路线,脸上写满了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与好奇。
尤羽四人站在广场边缘的花坛旁,望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既有初来乍到的迷茫,也有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无限憧憬。曹瑞此刻已悠然自得地蹲在花坛的花墙上,从口袋里掏出了坤哥赠予的蝴蝶泉香烟,那动作娴熟而自然,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仪式,以此来纪念这段旅程的结束与新的开始。王明知见状,也不由自主地跳上花墙,笑着向曹瑞伸出手:“来一根,兄弟,咱们也得有点仪式感。”两人相视而笑,那份默契与友情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尤羽望着面前略显疲惫却仍满怀期待的伙伴们,轻声道:“既然大家都饿了,那我们就先去找个地方填填肚子吧。”王明知一听要去吃饭,手中的香烟轻轻摇曳,马上附和道:“对对对,这肚子都快贴后背了,得赶紧找地儿搓一顿。”曹瑞与薛东明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四人之前便已达成共识,出门在外,需团结协作,凡事共商对策,而一切开销则由尤羽负责。此刻,尤羽环视四周,只见车站不远处,各式小餐馆与地摊琳琅满目,热闹非凡。有卖详尽地图与杂志的,有售卖新鲜水果与解渴饮料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编织袋与背包,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飘散着诱人香气的餐馆。
四人缓缓踱步,逐一审视着这些摊位,正犹豫不决时,一位身着时尚、操着浓厚陕西方言的女子款步而来。她约莫三十余岁,身材娇小,一头披肩大波浪卷发显得颇为时髦,上身半透的吊带衫透露出几分妩媚,下身则是一条略显油渍的乳白色长裤,脚踏一双沾着面粉的黑色扣带小皮鞋,别有一番风味。
“几位小兄弟,是要吃饭吧?来咱家店里尝尝,咱家饭菜分量足,价格公道,种类丰富,保证满意。”她热情地招呼着。王明知一听有面,眼睛顿时一亮,急不可耐地问道:“大姐,您这儿有面吗?哪种面最好吃?”女子笑答:“一看你们就是初来乍到宝鸡的,来这儿怎能不尝尝咱岐山的正宗臊子面?那味道,保管你们吃了还想吃,分量足,味道正。”
说话间,一行人已随她来到了这家不起眼却人气旺盛的小店。店内几乎坐满了食客,热闹非凡。尤羽接过菜单,只见臊子面的价格赫然写着大碗五元,心中不禁暗暗盘算,四人一顿便是二十元,虽不算巨款,却也让他略感肉疼。正犹豫间,王明知已大声向那大姐点了四碗大碗臊子面,催促着快些上。尤羽虽感不悦,但转念一想,这是四人同行在外首次聚餐,且大家确实已饥肠辘辘,便也只好作罢。
不一会的功夫,四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臊子面便被端上了桌。王明知迫不及待地接过一碗,凑近鼻子深吸一口气,赞叹道:“这味儿,地道!”随即,四人便不顾一切地大快朵颐起来。薛东明最先吃完的,高声喊道:“大姐,再来碗面汤!”王明知紧随其后,也将面碗见底。尽管正值青春,胃口大好,一碗面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考虑到价格确实不便宜,众人皆默契地没有提出加面的请求。
大姐见状,迅速端来两碗面汤,笑盈盈地提醒道:“小心烫嘴哦。”薛东明与王明知几乎是同时接过面汤,不顾其滚烫,几口便喝光了大半碗面汤,仿佛连那汤水都透着满足与幸福。尽管食物简单,但四人围坐一桌,共享这份短暂却又简单的快乐与满足,也算是这趟旅途中最温馨的记忆之一。
四人吃饱喝足,尤羽掏钱结账后,一行人起身准备离开。此时,店内的大姐热情地跟了出来,她的笑容温暖犹如春风,亲切地送上一句:“欢迎各位下次再来!”四人纷纷回头,以微笑和点头回应,那份对面食的满意与对服务的认可尽在不言中。
就在这时,曹瑞突然想上厕所,略显尴尬地向大姐询问起附近卫生间的位置。大姐爽快地指引道:“往左前方走两百米便是,不过那是收费的。”曹瑞一溜烟的小跑去找洗手间,薛东明和王明知也跟了上去。
不久,一座专为高密度人群区域设计的便捷式移动卫生间映入眼帘。这种设施虽简朴,却在这繁忙地段显得格外实用。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略感意外——等待使用的人群已排起了长龙,至少有十余人之多。轮到曹瑞时,一位中年大妈例行公事般询问:“大便还是小便?”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曹瑞心中生出几分反感,他暗自嘀咕,难道这小小的行为在收费上还真有讲究?于是,他略带无奈地回答:“两者皆有。”
大妈面无表情,只是机械地从旁边抽出两张手纸递给他,同时冷淡地告知:“五毛。”曹瑞虽感不悦,却也只好从口袋中掏出两张一元纸币,说到:“后面还有两位朋友,我一起付了。”大妈示意他将零钱投入一旁的塑料筐中,随后用夹子夹出一张五毛纸币递还给他。曹瑞接过零钱,迅速闪身进了卫生间。
不一会的时间,三人相继走出,曹瑞忍不住摇头苦笑:“这大城市,真是处处都得花钱,就连上个厕所解决一下生理需求,也要被收五毛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琢磨着,将来回老家了,也得在人多的地方摆几个这样的移动厕所,一定会很赚钱的。”王明知听后,不禁捧腹大笑,打趣道:“曹瑞啊曹瑞,你的志向可真是远大,这是要当‘厕所所长’的节奏啊!”一番话,让周围的空气都多了几分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