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那年寒苦 - 旧木逢春 - 一纸虚妄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旧木逢春 >

第六十五章那年寒苦

“孩儿啊,是你啊,咋这么客气啊。”老太太笑了,说话依旧温暖,就连脸上的褶子都带着和蔼可亲。大春把菜放在桌上,又对老太太说:“大娘,你等孩子回来啊?”

谁知道,老太太的脸色“唰”的变了,“没,没有啊,”

大春以为自己说错话,连忙问:“大娘我是不是说错啥了?”

老太太笑着摇摇头,“没说错,孩儿,我没有孩子了。我就那么一个儿子,后来啊,死了。”

听了这句话,大春心里一惊,若说是生离死别难熬,这白发人送黑发人岂不是更难熬?一时间大春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尴尬的站在那里,把盘子放在了桌上。

“孩儿,过来坐,”老太太拍了拍身边的炕沿,“我这很少来人。过来唠会嗑吧。”

大春听话的坐了过去,老太太就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我老家是河南的,年轻的时候家里那边闹了蝗灾。任凭谁家就算是有良田百亩,也扛不住这颗粒无收。

我们家就更别提了,后来我们整个村上,难得出去讨饭,孩子和女人在家里等着,把家中能吃的,能换钱的都准备着。好让男人们拿出去卖了,之后换点粮食。”

老太太拿起盆里的一张饼,轻轻的摩挲着,又道:“那个年月,我儿子最喜欢我做的饼。可是,没有粮食啊,别说饭,就连地头上的草都没有了。”

“草没了,树也没了啊。”

“孩子饿啊,我们就等着,我对孩子说,儿啊你等着,你爹回来咱就有吃的了。可是那个时候,我和他爹都已经好几天没饭吃了。仅剩的一点粮食都给孩子吃了。”老太太说的很平静,大概真的像是她说过的话一样,时间久了,虽不会忘,却也埋在心里了。

大春坐在老太太身边,老太太慢慢给大春卷上一张饼递过来,等着大春接过了,又继续说着她的故事:“我等了两天,我家那口子也没见回来,别人家和他一起走的人都回来了,可是只有他没回来。我就去问,第一家没有告诉我,我就去第二家,他们都不告诉我。”

大春已经想到了老太太丈夫的结局了,可是他没讲话。

“他们不告诉我,我就挨家挨户的去问,后来我才知道,我家那口子没有讨到饭,回来的路上人就饿死在了路边。我一瞬间就像是傻了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不知道未来的日子该咋活。”老太太叹了口气,那双玻璃花色空洞的眼睛,更没有了生气。

“后来啊我回了家,也像你似的万念俱灰,可是我不能倒下啊,我还有儿子。

我得活着啊……

带着孩子往东北走啊,都说东北有吃的。

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

唉……

可是老天爷对我像是闭上了眼睛,我儿子饿极了和一群小孩子去了路边的庙里,跟着几个孩子扒了观音土吃。”

老太太伤心,又道:“那观音土哪是人吃的啊,孩子没有轻重,最后,最后……”老太太终于哽咽了,“我那苦命的儿子,就活生生的给撑死了。”

她喘息了两次,调整了呼吸,那双干涸的眼睛似乎也流不出泪水了。

大春没想到,原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各自都不相同,吴师傅一声为情所困,瞎眼的老人竟然也有这么凄苦的往事,“那你的眼睛……”大春问。

“眼睛啊……先没了老伴儿,后没了儿子……就是那个时候天天哭,哭到后来就瞎了。我这一辈子啊,就像是那说书人的本子一样。后来又能咋的,还不是要苟延残喘的活下去吗。”老太太说着,又叹了一口气,

“孩儿啊,我和你说,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不会把眼睛哭坏了,也绝不会让我家的娃他爹出去,更不会让孩子去观音庙啊!可是,哪有后悔药啊。后来,我们村里的人组织最后还活着的人往北走,于是我就来到了这里,活了这几十年啊。”

大春听了老太太的故事,整个人都震惊了,“是啊,没有后悔药可吃,只能好好活着,日子要往后过。”

“你能想明白就最好了,我老婆子活了一把年纪,也算是尝尽了人间的冷暖。前段时间我住的那地方整改,我才搬过来的。”

老太太又恢复到了那副慈爱的模样。

大春道:“我以为那天送你来的人是你家孩子。”

“不是,是我原来住的地方的委主任,一直都很照顾我,怕我换地方不习惯,帮我搬家的。”老太太轻轻说。

大春“哦”了一声,又对老人道:“大娘,我也是一个人,以后有啥事,咱娘俩互相照应。我叫陈庆春,你叫我大春就行。”

“好,好,大春,万事要想开,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知道吗?”老太太说的情真意切,大春郑重的点点头,又想到老人看不见,又应了声“知道了。”

从老人那回了家,大春整个人都像是活过来一样,老人的话说的有道理,“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这是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总结出来的话,和老人相比,自己这些遭遇又算是什么。

吴师傅的隐忍执着,爷爷的坚强独立,吴冬薇的乐观开朗,春雪的朝气向上,都是大春应该学习的。这些都是他们留给自己的,自己何苦忘了这些只顾自怨自艾呢!

终于想明白的大春把吴冬薇给自己的信,折好放了起来,随后躺在炕上,安心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大春看了看天,难得的晴空万里。

大春拿着两块板子,在院子里轻轻锯着,比量过后,又给板子镶了两个横梁,做好后来到了老太太家门口:“大娘啊,你开门我给你做了一个缓坡。”

老太太年岁大了,没什么觉,听见大春叫门,慢慢的过来开了,“孩儿啊,啥事?”

“昨天看你走道差点摔了,我给你做了一个缓坡,这样你上下那两阶楼梯就不怕摔倒了。”说着,大春就把缓坡摆在进门的地方,两个横梁刚好压在楼梯上严丝合缝,怎么动都不会翻,也不会动牢固的很。

大春抬手扶着老太太在缓坡上走了几圈,直到老人习惯了,才打算回屋。就在往回走的时候,万所长的声音响了起来,“大春啊,你这地方可不真不好找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