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把所有的筹码拿出来
132把所有的筹码拿出来
韩启贤带着姜云倩走上辩护席,转身向郑彦宁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郑彦宁回头看了看旁听席,她的家人,她的朋友,都向她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田检站在候审间里看着法庭的一切,对旁边的审判长说:“这个庭我一点也不想开。”
审判长淡淡的说:“这是我们的职责。”
审判席后面的门被推开,公诉人和合议庭的法官一先一后入场,郑彦宁本能的绷紧了神经,挺着肚子站在被告席上,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母狮子。
田检的目光一直回避着郑彦宁,她飞快的坐下,视线转向辩护席,她的书记员在她身边坐下,挡住了郑彦宁的目光。
郑彦宁完全理解田检的心情,她以前也有不得不开的庭,可能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强行起诉的案件,也可能是与领导的意见不一致却不得不服从领导意见起诉的案件。
她这个案子,内行人都能够看出来有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而且有领导的明确指示,公诉人的为难肉眼可见。
审判长是个中年男人,穿着法官袍,认真打量了一下郑彦宁。旁边两位审判员也是法官,一男一女,年纪都挺大。
郑彦宁知道,自己这种案子不可能让人民陪审员坐庭,也不可能让年轻法官参与合议,资深的法官见过世面,不会添乱。
“郑彦宁是吧,”审判长一脸严肃,口气却很温和,他说:“法律规定,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在量刑时酌情从轻。你在审查起诉阶段一直没有认罪认罚,今天在法庭上,是你最后的机会。郑彦宁,你是否认罪认罚。”
郑彦宁声音洪亮的回答:“我无罪。”
法庭上沉寂了片刻,审判长又认真的看了看郑彦宁,转过头看了一眼田检,目光中满是同情。
接下来正式进入庭审程序。
田检飞快的念了一遍起诉书,然后审判长问郑彦宁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有没有异议,郑彦宁滔滔不绝的说了一长串,合议庭的三位法官和公诉人都耐心的听着,一句都不打断。
郑彦宁心中一动,突然明白,他们这是在给她体面。
她草草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和韩启贤对视一眼。
韩启贤努力挤出一个鼓励的笑容,他也感觉到了。
审判长问田检是不是需要当庭讯问,田检很干脆的说不需要。
审判长又转头问韩启贤,是不是需要当庭提问,韩启贤打起精神来,按照开庭预案问了几个问题,郑彦宁否认自己和周南辉认识,并且陈述出问题的案卷经过多人之手。
审判长和田检对于郑彦宁的话没有任何表示,默默的走流程。
之后的庭审质证环节,田检按部就班的出示了证据,最后干巴巴的说了一句套话:“本案所有证据均具备客观性,真实性,与案件的关联性,形成完整的证据体系,足以证实郑彦宁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在此向法庭提交。”
对于郑彦宁和韩启贤提出的质证意见,田检一律视若罔闻,拒不答辩,审判长也不提任何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审判长觉得公诉人必须答辩,会当庭提出要求,但是今天的庭审……
一切不符合常理的行为都在昭示,开庭只是一个形式,他们早已给她定下了结局。
但是,她还是要把该说的话说出来,以后她就是罪犯了,她说的话没有人会认真听。
前一天晚上的南城,欧楠妮打开了平板电脑上的一个视频。
视频上胖胖的年轻男子崔景豫不认识,徐幸在一边低声说:“这就是黎敬明。”
黎敬明大约二十五六岁年纪,个子不高,笑呵呵的胖脸上生了一双精明的眼睛。
他看着摄像头说:“您想从我这里知道的东西,是我能到您这里来工作的资本,也是我保命的秘密。”
不知道他对面的人说了什么,黎敬明呵呵一笑,说:“我可以把事实跟您说一遍。”
黎敬明当年是唐朝阳的书记员,和郑彦宁一起跟着唐朝阳办案,周南辉故意伤害案送到刑检以后,是黎敬明从内勤手里接过来,送到唐朝阳的办公室里。
唐朝阳先把案卷看了一遍,然后市局的季大过来,两个人关着门在办公室里说话。
后来季大离开唐朝阳的办公室,去找郑彦宁,黎敬明这才知道季大是郑彦宁的男朋友。
唐朝阳要黎敬明把周南辉案交给郑彦宁办,黎敬明在出门的时候顺手把装满了的垃圾桶拎了出来。
他把案卷丢给郑彦宁,就去垃圾房倒垃圾,一低头,突然看到垃圾桶里有一张盖着鲜红指印的纸被撕成了几片。
黎敬明吓坏了,这一看就是讯问笔录的原件,如果不小心遗失了,可是要出大问题。
而他这样的书记员肯定会第一时间被推出来背锅。
黎敬明不顾垃圾桶里的烟灰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垃圾,把几张碎纸片拿了出来,拍干净烟灰,又用卫生纸小心翼翼沾干净上面的茶渍,拼起来一看,居然是侦查机关的讯问笔录的第一页,犯罪嫌疑人一栏写着“周南辉”的名字。
还有两张纸,是前科材料的说明,盖着公安分局的公章,也是原件。
这种东西通常都是装订在案卷里面,怎么可能掉出来,还被刻意撕碎。
黎敬明赶快把纸片放进口袋。
他扔掉垃圾,把垃圾桶送回唐朝阳的办公室,然后进了郑彦宁的办公室。
郑彦宁已经跟着季天杰离开,黎敬明打开放案卷的柜子,找出周南辉的案卷,翻到碎纸片上的页码标示的那一页。
案卷里有一张和碎纸片内容相仿的讯问笔录第一页,也盖着鲜红的手印,和碎纸片的唯一区别是少了一段前科材料的回答。
黎敬明又仔细比对了两张纸,案卷内的这张,行间距调整得宽一些,但是看起来也很正常。
至于前科材料的说明,是案卷的最后两页,在证据目录上归纳于其他材料中,根本看不出来缺失。
“我这时候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黎敬明对着镜头说:“唐朝阳和季大一起,对案卷材料动了手脚。”
黎敬明年纪虽然轻,跟着唐朝阳已经有两三年,以前也做过协警,这些门道,一看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