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翌日一早,魏青晚被得芫唤醒,困倦的被迫离开温暖的床铺</p>
“您这趟出京也不知几日才能回来,奴婢们不能在身边伺候,您万事得当心点,晚上入睡时警醒些,胸前的束缚最好别拆了,以免被人发现了您的身份”这是她头一回出京办事,盛嬷嬷有些放心不下,在得芫为她梳头时,在一旁叮咛道</p>
得芫也面带忧心的说道:“是啊,您一个人出门在外,千万小心谨慎,尤其沐浴净身时,可不能让人瞧见”</p>
两人又再嘱咐了一番话,待她用完早膳后,这才依依不舍的送她离开寝宫</p>
魏青晚带着两名侍卫来到宫门口,瞧见已等在那里的韦殊寒,她带着笑,朝他拱了拱手,“本宫什么都不懂,这一趟出京,还要劳烦韦统领不吝指教”</p>
她压根没想到父皇竟会派她跟着韦殊寒去查案,她不免怀疑是不是韦殊寒向父皇说了什么,依照先前那几晚跟在他身边时发现的事,他似是想要利用她做些什么,她必须有所提防才行</p>
“七皇子客气了,请”韦殊寒摆了个手势,请她先上马车</p>
魏青晚上了马车,见他也坐进来后,问道:“韦统领,咱们这是要上哪儿查案?”</p>
案皇昨日下的那道口谕也没说要去哪儿、查什么案,她根本什么都不知道</p>
“洮县,约莫明天才能抵达”</p>
“是要查什么案子?”她再问</p>
韦殊寒简单答道:“有人密告,朝中有官员为了前程杀害糟糠妻子与两名亲生儿女,另娶名门千金”</p>
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的事她没少听过,但因此而狠心杀妻杀子的事倒是鲜少耳闻,难掩诧异,“这官员是谁?竟下得了这种毒手!”</p>
他淡淡的回道:“这事是真是假,在还未调查清楚前,不能遽然论断”</p>
魏青晚一副受教的表情,颔首道:“韦统领说的是”</p>
马车里就只有他们两人,此时的她,不像之前那般附在他的扳指上头,而是活生生的与他坐在一块,令她有些局促,她不着痕迹的移了下位置,想拉开些与他的距离</p>
韦殊寒似是没发觉,神色自若的问道:“七皇子可曾出京过?”</p>
“以前曾跟随父皇去蓬山秋猎过两次”换言之,她最远只到过蓬山,京城外其它的地方还不曾去过,她心忖,不如趁这个机会,在外头多瞧瞧,也好为日后离京之事做准备</p>
“那这趟出京七皇子可多走走看看,外头虽不比京城繁华,却也各有各的好,还能尝到一些京里尝不到的吃食”</p>
“听韦统领这么一说,本宫倒有些迫不及待了”</p>
“等调查完此案,得空时,臣可陪七皇子四处走走”韦殊寒示好道</p>
“那就有劳韦统领了”对他的刻意示好,魏青晚暗自警惕,但脸上仍带着一贯慵懒的笑</p>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后,魏青晚便闭上双眼,今儿个早早就起身,坐在马车里又有些摇晃,令她逐渐感到困意涌上</p>
韦殊寒见她只手撑着腮颊,长睫轻掩,靠着车壁似是睡着了,他打量着她的眸光也稍微放肆了些,几位皇子里,就数七皇子的模样生得最为俊美,她的五官肖似已故的眉妃,但少了眉妃的娇媚艳丽,多了分温润清雅</p>
平日里性子疏懒,不喜与人争宠,与其它皇子处得不错,但皇上却不喜七皇子,觉得七皇子懒散成性,不堪大用</p>
那日宗人府前来向皇上禀告五皇子大婚之事,顺道提了七皇子今年已十六,到了该出宫开府的年纪,请示皇上要安排哪座宅邸傍七皇子,他正好在场,觑了个机会刻意提起霓裳舞,果然令皇上想起眉妃,进而对七皇子也生起几分顾念之情,便将东华大街的那座宅邸赐给了七皇子</p>
他已选上魏青晚成为他日后的傀儡,这是他示好的第一步,但要让魏青晚听任他的摆布,还得一步一步来</p>
初春空气中仍带着一丝寒意,见她身上虽披了件枣红色斗篷,似乎仍觉得冷,微微缩起身子,韦殊寒拿起搁在车里的墨色斗篷,轻轻为她盖上</p>
对于能为他所用的人,他从不会亏待,日后只要魏青晚乖乖的遵从他的吩咐,他会扶持她登上那至尊的宝座;但倘若魏青晚不能为他所用,那么二皇子的下场就是她的殷鉴,这可是当年他与魏青珑连手完成的计划</p>
抵达洮县已是日落时分,两人没住进驿馆,而是找了处客栈落脚</p>
翌日一早,韦殊寒已去查案,吩咐侍卫转告魏青晚,待他起身后再到县衙与他会合</p>
晏起的魏青晚慢条斯理的洗漱后,在客栈用了早膳,也没赶着去县衙,自顾自的在城里四处闲晃</p>
她不知为何韦殊寒没差人叫醒她,兴许是碍于她皇子的身份,抑或是有别的原由,她也不在意,不用跟着韦殊寒一道,正合她心意,至于查案的事,有他在,哪里轮得到她操心</p>
前日离京时,关于他们来洮县要查的案子,他只简单说了两句,其它的也没多提,由此便可知,他应是不想她插手干涉</p>
走在陌生的城镇里,她处处觉得新鲜,听着货郎和小贩们的吆喝叫卖声,还有孩童的嬉笑声,这里虽没有京城的繁华,但平淡中却透着一股朝气,那是一种能自由自在过日子的人才有的活力,就连长在墙角处的杂草,在她看来似乎都比京城里的更加鲜活</p>
踩在青板石铺成的街道上,她脸上带着淡雅的微笑,不着痕迹的望着周遭的一切,将经过的茶馆、酒肆、粮行、医馆以及作坊,甚至搭乘驿车的地方都——默记在心</p>
她自小长在深宫里,以往纵使出了宫,也顶多是在京城那几条繁华的大街上转转,鲜少能去其它地方,自是不太熟知一般百姓们是怎么生活的</p>
此时,魏青晚好奇的站在一间铺子前,看着里头展示的那几身男女衣裳,她的衣裳全是由宫里的织坊量身而作,她不知道原来坊间还有卖这种裁好的衣裳她的目光在那些衣物上头掠过,而后多看了一袭秋香色的衣裙几眼</p>
她打小就穿男装,不禁好奇的想着,不知自个儿穿起女装会是什么模样</p>
东家瞧她驻足在门外,堆满了笑容出来招呼道:“客官可是要买衣裳?咱们店铺里有京里最时兴的款式,您要不要进来瞧瞧?”</p>
魏青晚迟疑了一下,走了进去,让侍卫在外头等着,不久再出来时,手里多了包衣物她买了两身灰色和蓝色的男子衣袍,样式和布料都十分普通,与城里的百姓所穿的相似,这些是为了她日后离京所做的准备</p>
这时,她听见不远处传来啜泣声,擡目望去,看见一个妇人带着一个约莫三、四岁大,瘦巴巴的男孩站在路旁,两人前面摆着一块青色的粗布,上头放着数十把木梳</p>
“娘知道你饿了,可咱们的梳子一把都没卖出去,没钱给你买吃的,回去我再煮两个地薯给你吃”妇人面色憔悴消瘦,抱起儿子,低声哄着</p>
“娘,我不要吃地薯,我想吃包子”孩子抽抽噎噎的说</p>
“咱们哪来的银子买包子,梳子要是再卖不出去,咱们连租金都缴不出来,要被陈大娘给赶出门了”</p>
魏青晚走了过去,挑了几把木梳</p>
熬人见状,赶紧把孩子放下来,把梳子包起来,欣喜的道:“多谢公子”</p>
魏青晚看着怯怯的拽着娘亲裤脚的瘦弱孩子,问道:“这孩子几岁了?”</p>
“六岁了”</p>
“怎么看起来才三、四岁模样?”她讶异的多看了那孩子一眼,心忖莫非这孩子有病在身,才会长得这般瘦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