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抚边
第43章抚边
因为正值中秋,紫禁城中灯火通明。康熙陪着太后喝过一杯薄酒,逗弄了一会儿几个已经长成的皇孙,心情很是放松。他喝得有些微醉,回到乾清宫正打算休息一会儿,就收到了边关传来的急报——喀尔喀蒙古三部在恪靖公主和土谢图部汗王敦多布多尔济的指示下,出兵攻打准噶尔部,准噶尔部已灭。
除却刚收到这个消息时灭掉西边大敌的欣喜,康熙只感觉到浓浓的恐惧,是谁准许恪靖公主和额驸出兵准噶尔部的,为何他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恪靖公主能在朝中众人悄无声息之间灭掉准噶尔部,那她是不是也可以凭借喀尔喀蒙古的兵力跨越漠南,攻入紫禁城!
尽管大清一直以部落之名称呼准噶尔部,在心里上蔑视准噶尔部,但不置可否,准噶尔部实际上确实是一个强大的汗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足半年就被恪靖公主灭国,康熙怎能不心生惶恐?
康熙知道自己现在被怒火和恐惧包围,所思所想并不理智。恪靖是他的女儿,若是她敢带兵攻入京城,就是不重君父,她手下的兵不一定会听从她的指令。可是,万一呢?史书上又不是没有出现过杀君弑父之人,他怎么能断定他那个野心勃勃的女儿会没有这份心思?更何况六丫头似乎一直和太子不和。
康熙知道恪靖公主似乎和太子之间存在矛盾,毕竟之前索额图意图谋反的线索就是恪靖和四阿哥提供的,而之后太子手下的御史攻讦恪靖,也验证了这一点。他虽然不清楚恪靖公主和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从何而起,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消除两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擡头看了一眼挂在内殿的万寿毡画,那是去年六丫头为他的五十大寿亲自准备的寿礼。自从小五把它带进宫,康熙就一直命人挂在这里,以示对恪靖公主的恩宠。
康熙叹了口气,这次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恪靖公主出兵准噶尔部,消灭大清多年来的心腹大患,乃是大功一件。至于过错,则是事先没有和朝中众人商议,私下出兵。这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喀尔喀蒙古和准噶尔部一直摩擦不断,只是这次打过火儿罢了。
但康熙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惩戒恪靖公主,毕竟她确实立下了大功。这些年在恪靖公主的约束之下,喀尔喀蒙古三部一直安心内附大清,守卫边疆,恪靖公主居功甚伟。更何况,比起兵权在额驸敦多布多尔济手里,康熙倒是宁愿兵权在恪靖公主手里。只是他不能放纵这个女儿的野心,必须对她进行限制。
“梁九功——”康熙喊了一声。
梁九功弯腰低头:“奴才在,请万岁爷吩咐。”
康熙沉吟了一下:“十格格如今何在?朕记得她前些日子病了,身体好些了吗?”
梁九功不慌不忙,笑着答道:“格格的身体好多了,如今正在大殿上陪着纳喇贵人呢。”
康熙心里想到,漠北要稳住,漠南也不能丢,养了这么久的女儿,也是时候该出嫁了。
中秋次日,康熙下了四道赐婚的旨意,封十格格为和硕纯悫公主,赐婚在征战准噶尔部□□劳甚大的喀尔喀台吉策凌;封十三格格为和硕温恪公主,赐婚漠南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封十四格格为为和硕悫靖公主,赐婚散秩大臣、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孙承运;封直郡王大格格为郡主,赐婚喀尔喀台吉莫日根。
这一年,纯悫公主二十二岁,温恪公主二十岁,悫靖公主十八岁,直郡王大格格十九岁,四个女孩的命运就在这几张薄薄的圣旨中发生改变,驶向未知的远方。
这四道旨意中,纯悫公主和直郡王大格格都嫁到了漠北蒙古,温恪公主嫁到漠南蒙古,悫靖公主嫁到甘肃,而这三个地方相互临近又地处西北,都是大清边陲。
翊坤宫里,宜妃觉得有些头疼。
自从恪靖公主出嫁之后,宜妃就接手抚养了已逝庶妃章佳氏的女儿十三格格和十五格格。旨意传到后宫,宜妃吓了一跳,这赐婚的旨意也未免太突然太急切了些。她原想着如今蒙古安稳,十三格格也就是刚封的温恪公主还能在她身边多呆几年。但如今这赐婚的旨意来得如此匆忙,这嫁妆也还没攒好,只能临时让内务府赶制。但出嫁的有三位公主一位郡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在内务府那里抢到好东西。
虽然温恪公主和宜妃没有血缘关系,但养了这么些年,宜妃对她也是有感情的。再加上温恪公主温柔懂事,宜妃自己的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未免有些移情怜爱。
宜妃看向身旁的大嬷嬷:“两位格格知道这个消息了吗?”
大嬷嬷答道:“自从皇上下了这四道赐婚的旨意,后宫就把这消息传遍了。”大嬷嬷谨慎地看了宜妃一眼,小声道:“如今十五格格正陪着十三格格在后殿里哭呢。”
宜妃叹了口气,这两个小姐妹像去世的章佳氏,性子软和又不爱与人争抢,不如六丫头恪靖外柔内刚、坚强果敢。如今皇上下了旨意,姐姐温恪公主嫁到漠南,想必再过几年,妹妹十五格格也是要出嫁的。她们俩这样的性子,该叫人怎么劝啊。
“罢了,”宜妃站起身,吩咐身边的大嬷嬷,“随我去后殿看看吧。”
宜妃进了后殿十三格格住的屋子,两个小姐妹正坐在塌边哭哭啼啼,好不伤心。十五格格年纪小,见宜妃走了进来,立刻向宜妃跪地,连连磕头哀求:“宜娘娘,您去求求汗阿玛,不要让姐姐出嫁好不好……姐姐身体一向不好……漠南苦寒之地,姐姐的身体怎么受得了……我……我……我替姐姐出嫁……您去求求汗阿玛好不好……”
十五格格毕竟是皇上的公主,宜妃怎么敢受她的跪拜之礼,连忙避让开,让嬷嬷上前扶十五格格起来。
十三格格也在一边搀扶十五格格,一边向宜妃解释道:“宜额娘,十五妹妹只是太心急了,她只是担心我而已,没有恶意的。”
宜妃点头:“十五丫头关心则乱,我明白的。”
十三格格见宜妃没有发怒,松了一口气。等她出嫁之后,妹妹还要在宜妃娘娘手下讨生活,可千万不能得罪了她。
她训斥十五格格道:“妹妹,我知道你担心我。可这是汗阿玛下的旨意赐的婚,天子一言九鼎,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更改的。你不要无理取闹,让宜额娘为难。”
十五格格的声音里尚且带着哭腔:“可是我不想要姐姐出嫁……姐姐不要离开我好不好……”
十三格格上前抱住十五格格,安慰道:“妹妹别担心,我会经常写信给你的。”
十五格格哭累了,宜妃让嬷嬷带她下去休息,自己则陪着十三格格。
宜妃向十三格格招手:“温恪,过来陪本宫说说话。”
十三格格微微有些发愣,赐婚的旨意是刚下的,她对“温恪”这个封号还有点不习惯。她是个聪慧的孩子,立刻就反应过来宜妃叫得是自己,走过去坐到宜妃的身边。
“宜额娘……我害怕……”十三格格小声道。
虽然她刚才强装镇定安慰了哭闹的妹妹,但她到底还只是二十岁的小姑娘,生长在深宫之中,二十年来从未踏出过宫门。母亲去世之后,她和妹妹被交给宜妃娘娘抚养。宜妃虽然不是她们的生母,但在饮食待遇上也没有苛责她们,再加上宜妃娘娘多年圣宠不衰,她们姐妹有时也能见见汗阿玛,不会再被人轻易欺负。如今汗阿玛下了赐婚的旨意,要她不远万里离开亲近的家人,嫁给一个她从未见过的陌生男人,她的心里怎么会不惶恐?
宜妃伸出手拍了拍温恪公主的肩膀权做安慰:“温恪,宜额娘抚养了你这么些年,跟你说几句真心话。”
温恪公主柔声道:“宜额娘请说。”
宜妃闭上眼睛长叹一声,她睁开眼睛看着温恪公主:“温恪,你要认命。”
温恪公主心里发酸,原来宜妃娘娘只是要和她说这个。她强颜欢笑道:“我明白的,宜额娘。我命不好,不能像温宪姐姐那样受到太后娘娘和汗阿玛的喜爱,所以她可以嫁在京城,随时随地都能进宫看望德妃娘娘,但我只能远嫁蒙古,因为这是我的命,我认。”
宜妃笑道:“但是,温恪,你又不能认命。”
温恪公主有些疑惑,宜妃娘娘这话不是前后矛盾吗?
宜妃继续道:“当年你六姐姐出嫁时,她也认命。但她只认嫁到漠北的命,不认死在漠北的命。温恪,我的话,你能明白吗?”
温恪公主有些发愣,她是知道这位六姐姐恪靖公主的。恪靖公主也是由宜妃娘娘抚养长大,她嫁给了漠北蒙古的土谢图汗部汗王。那是真正的不毛之地,恪靖公主是第一个嫁到漠北的公主。然后,她成了归化城的王……
“可是……”温恪公主犹豫道,“宜额娘,我没有恪靖姐姐那么厉害,我什么都不会。”
“不会,那就去学,总能学会的。”宜妃说道,“更何况,你嫁的地方是漠南,你的几个姐姐,纯禧公主、荣宪公主、端静公主都在那儿,她们会帮你的。归化城离漠南不远,恪靖也会帮你的。”
温恪公主还是有些迷茫,但为了自己,为了妹妹,她不能再害怕下去了:“宜额娘,我有些懂您的意思了,我不会自轻自贱、轻易放弃的。”
宜妃看着她身边乖巧坐着的温恪公主,笑道:“温恪,你长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