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人族当兴(五十八) - 洪荒三帝史 - 彼方太史公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洪荒三帝史 >

第81章人族当兴(五十八)

第81章人族当兴(五十八)于是理所当然的,轩辕的声音就这么直接的传到了凌霄宝殿之中伏羲的而耳朵里,这可把伏羲下了一跳,毕竟任谁毫无准备地突然听到了一阵请求声,也一定会是和伏羲一样的情况的。

这和境界高低无,实在是这声音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就连已经是圣人的伏羲也有些措不及防,不过圣人和普通修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伏羲虽然吃了一惊,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

他并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而产生任何的过激反应,相反,他表现出的了足够的冷静,很快就明白了这声音的来历,这不用说也知道必定是墟狱搞得鬼了,只要他才能做到,也有他才回去做这件事。

既然知道了这声音是墟狱搞出来的,那伏羲自然就更是放松了,因为他心里清楚,墟狱既然这么做了那就必然是又有了一番算计,而自己对此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伏羲非但没有伸出什么无力感,反倒是乐见其成,倒不是伏羲生性凉薄什么的,而是因为他早就在天渊那里的道过保障了,无论如何墟狱再怎么算计,天渊都会负责兜底,不敢怎样不会危及到人族的根本利益。

同样的也不会对他们三皇产生什么危险性,只是这过程可能会曲折了些,既然有了天渊的保障,又加之伏羲也确实对于墟狱的种种算计都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式,他也就只能这样乐观一点了。

不然的话,在明知墟狱会有算计的情况下,而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改变,还有饱受这种感觉的侵蚀,那滋味实在是有些不好受,所以伏羲才会反而放轻松了起来,没必要为了这种事坏了自己的心情。

心态放平和之后,伏羲就开始仔细聆听起了那些传入自己耳朵里的内容,不得不说轩辕的祷词写的可谓是又臭又长,大篇大篇的都是关于三皇的赞颂,其中有用的信息着实是不多。

听得伏羲一阵皱眉,不过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伏羲不怎么喜欢轩辕的这种祷告方式,但是也不至于因此产生厌恶,而是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轩辕祷词当中的有用内容了。

毕竟天界和凡间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伏羲虽然也偶有关注,但是但多数时间都是在忙着处理天界事务,又出于墟狱的叮嘱,不敢把太多的目光投入到凡间去,生怕墟狱以此为由头做出些什么他承受不了的事。

所以在去过一次万妖祖城之后,得到了天渊的承诺,他就基本没管过人间事了,反正有天渊来牵制墟狱,应该是不会翻起什么太大的风浪的,所以伏羲甚至于都没有安排专人替他盯住人间。

主要伏羲是这么想的,现在的人族已经在人间有一份偌大的家业了,而强大的准圣大罗又都是被他打过招呼的,要是这个样子凡间人族都还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是他们自己确实是扶不起了。

不管怎么说伏羲毕竟是转世重修的,虽然他对于人族是有很深的感情,并且借助人族气运成圣,已经是和人族分不开的存在了,但是在他心里终究还是道在第一位,种族只能排在第二。

伏羲是不可能为了人族的昌盛而不折手段,甚至于不惜违背大道规律的,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是为人族做了这么多了,留给人族地东西已经是相当不少了,这样都还没法子自己抓住大道的走势,他也没办法。

所以这个时候轩辕这来自人间的祷告也算是稍微激起了伏羲的好奇心,在听完讲述之后,伏羲到是没什么触动,因为他觉得这些年发生的一切其实也都还算是在他的推演之中,倒也不怎么奇怪。

虽然他没有主动地去关注人间,但是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多有占卜,有着先天八卦和河图洛书的他说是这世间最擅长推演的存在之一也不为过,只不过没有办法得到人间的具体情况而已。

但是大概基本上都能够推演得到的,并且就算是不用推演,以伏羲本身的智慧大概也能知道会发生些什么,无论是人族分裂,还是九黎族灭,人族再次一统其实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巫混血受到歧视的问题从燧人氏的年代就一直存在,只是前面的三皇都能够很好地处理,所以矛盾一直都只处在很低的一个层面,其他各部之间的矛盾也大抵如此,根本就不会发生分裂。

而随着凡间权柄的下移,凡人领袖炎帝由凡人自行选拔之后,历代炎帝处理矛盾的手段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人族分裂几乎是一件必然的事,而自己被墟狱所迫宣告天界封闭更是成为了导火索。

正是因为这样压在头上的那座大山消失了,原本因为天界的缘故而不能真正自由的各部族顿时就解放了出来,于是很快人族就真的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乱世景象。

不过既然伏羲对此早有预料,那也就不奇怪了,上无掸压内无明主,分裂才是更加符合人族的总体利益的,而九黎被灭族也只能说是时也命也吧,毕竟半巫和纯血人族的仇恨差不多可以用不共戴天来形容了。

这么多年的彼此征伐,原本就积攒下来的矛盾只会愈加激化,会发展成血海深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伏羲对此虽然有些惋惜,但也能接受吧,毕竟人族总体还是存续了下来。

而人族的一统更是不用多说,这是分裂久了之后必然会导致的,因为对于人族而言分裂所带来的的害处会逐渐显现得越来越明显,这时候统一就又会成为一个共同的诉求,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

所以在了解了这一切之后,伏羲就把思考的重点放回了轩辕这个人身上,虽然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帮轩辕一个忙,回应这位一统人族的大功臣的请求,帮助他突破准圣境界,以及飞升天界。

但是由于他祷告的祷词是通过墟狱的手段,传到自己耳朵里的,这就让伏羲不得不犹豫了起来,思考着轩辕是不是和墟狱有什么联系,要是自己帮了他这个忙,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

只是伏羲又转念一想,既然墟狱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那多半是想要自己帮轩辕一把的了,而要是自己不按照墟狱的想法去做的话,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所以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管上一管吧。

反正既然是在情理之中,又把握不了不这么做的后果,伏羲也就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了,帮了后果还不知道,不帮是一定没有什么好后果的,这么一分析自然也就只能选择帮了。

不过虽然伏羲选择了回应祷告,帮轩辕解决他现在面临的问题,但是他也不是就这么直接的出手,而是采取了一种迂回的方式,甚至于都没有直接给轩辕回话,反倒是使了点小手段。

于是凡间泰山之上,天空中出现了大蚓大蝼的影响,其色尚黄,正是土德之兆,于是群臣皆是贺喜道:“恭喜陛下,有此异象必然是上天也认为陛下你乃是人族正统,故而现此土德之相,正和黄帝土德。”

可轩辕却并不怎么开心,他要的可不是这种华而不实的异象,他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回答,或者物品,这给个异象算是怎么回事,半点实用价值都没有。

至于正统这个东西,轩辕简直是嗤之以鼻,就算没有这异象来确立他的正统又如何,现在的他根本就不需要这玩意,他已经是受万民爱戴的黄帝陛下了,这种程度的锦上添花根本就不放在他眼里。

所以轩辕并不怎么满意祈祷祭祀的结果,只是既然没有这方面的回应,那就说明是天界的那位没有这个意思了,那轩辕能有什么办法,毕竟是他在求人,人家不给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就在轩辕已经是放弃了这次泰山封禅的行动,想着就当做一次出游好了,准备招呼群臣和随从们四处逛逛,总不能就这么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啥都不做就回去了吧,那不是显得跟脑子有病一样吗?

而就在这时,轩辕的脑海当中出现了一个声音:“你的那两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你得先成为准圣,而后再炼制一件真正的国之重器,到时候自会有人带你飞升的。”正是伏羲的传音到了。

虽然轩辕对于伏羲没有立刻当着众人的面告诉自己这件事有些奇怪,但是既然有人回应了自己的祈祷,那就是好的,总是比没人回应好得多了,所以他也以心声与伏羲交流道:

“不知道是哪位人族先辈在与我对话,不知可否告知名姓,也好称呼。”轩辕见既然有人回话,也就没那么着急了,反正肯回话那就代表着会解答自己的问题,所以反倒是讲起礼数来了。

不过伏羲却不怎么想和他客套,虽然轩辕是一统人间的人族功臣,但是一想到他可能和墟狱有着不明不白的联系,心里就有些膈应,并不怎么想和轩辕多交谈下去:

“我是谁不重要,我只是负责给你解惑而已,你听着记好就行,我只说一遍。”伏羲说完还顿了顿给轩辕一点准备的时间。

轩辕到是没有想到伏羲会这么直接,居然连请教姓名这种小事都不愿意透露,不过他也没愣着,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那自己记着就好了,于是也振了振精神,准备好记下记下来伏羲所说的每一句话了。

伏羲大概也能通过感知知道了轩辕已经是做好准备了,所以他也就没墨迹什么,直接就开始讲了起来:“你的功法有缺陷只能修炼到大罗境界,要是想要更近一步的话就要去找到一门能够修炼到更高境界的法门。

我给你的建议是去崆峒山找一个名叫广成子的仙人,他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自然是有能修炼到准圣的法门的,你可以去求他一求,相信他是不会吝啬这一卷能修炼至准圣的经书的,还能落下人族一份善缘。

而等到你得了广成子的功法之后,勤加修炼争取早日得证准圣,在这之后才可开炉炼制一件镇压国运的社稷神器,到时候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我会另行通知你的,其他的事就下次再说吧。”

伏羲一说完,还没等轩辕问什么问题呢,声音就已经断了,他是真的不想和轩辕有什么交流,免得又落到了墟狱的算计之中,所以说完就撤了,果断得吓人,这倒是让轩辕有些迷惑了。

他试着在脑子里问了句“前辈,还在吗?”发现没人回应他了,就知道伏羲是真的走了,可是他还是有些问题想问的,这就让轩辕很是不知所措了,怎么也没想到会走得这么快,简直就像是避之不及一样。

不得不说轩辕确实是猜对了的,伏羲就是对他避之不及,只是伏羲先前又迫于墟狱的压力不得不来,又给了轩辕很大的迷惑性,因为他觉得要是真的这么不待见我的话,为什么还要来回自己的话呢?

由于轩辕不知道墟狱的存在,所以根本就没往伏羲是被逼的这方面想,他只是做了一点猜想,但是又限于条件有限,所以得不出结论,最后也就只能作罢了。

不过既然是从伏羲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虽然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还是有所缺漏,但是轩辕也基本上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了,所以也不打算游山玩水了,而是直接启程准备去昆仑山了。

这个命令一下达,原本已经准备还要好好在泰山玩玩的群臣和随从们都有些不乐意了,觉得轩辕这不是出尔反尔嘛,作为炎黄的国君怎么能这样呢?

但是碍于轩辕的身份,他们也就不得不听从了轩辕的命令选择了全体向崆峒山进发了,而轩辕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什么地方做错了,因为他现在一心想着的就只有准圣和飞升,哪有空闲去在乎他们的看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