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西行取经(一) - 洪荒三帝史 - 彼方太史公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洪荒三帝史 >

第257章西行取经(一)

第257章西行取经(一)就在他们还在反应墟狱所施展的法术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就见他们身体里曾经吸收进体内强化自己的肉身的信仰之力全都不受控制的被剥离了出去,并且还带走了相当多的法力,甚至于道树道果都被剥离了出去。

到最后他们的一切全都化成了一道道的信仰金光灌注进了墟狱身后的门户之中,而没有化作金光的就只剩下了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那几位圣人。

见墟狱一出手就直接解决了所有的异界圣人,接引连忙上前祝贺道:“恭喜老师得偿所愿,想必不日便可超脱,凌驾于大道之上。”其他圣人反应了过来,也齐齐上前来祝贺,只是目光看着墟狱的却是透露着恐惧。

毕竟墟狱一出手就解决了这么多的和自己同境界的圣人,这份神通实在恐怖得过分了,尤其是他所说的,若真的是和信仰有关的话,那自己等人岂不是也已经将性命交托在了墟狱的手中,所以自然是都有些揣揣不安。

不过显然墟狱也不会怎么在意他们的想法,而是转过身去,对天渊说道:“看来父亲你离超脱只有一步之遥了,既然如此,做儿子的就助你一臂之力好了,今日万界合一,助父亲你超脱大道如何?”

天渊只是冷冷地看着墟狱,回了一句:“可。”而后就消失在了天外,回到了自己位于万妖祖城的帝妖宫内。

墟狱见状也只是浅浅一笑,随即对接引吩咐道:“你回八宝功德池将我留在那里的无尽世界取来,填在北海海眼之中,到时候诸天万界自会与之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无比浩大的新世界。”

“可是这样不是会让天渊比老师你先超脱吗?老师你如今已经拿到了足够的信仰源,只要按部就班地炼化下去就能超脱,又何必让出这个先机呢?”接引有些不解,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墟狱要帮天渊先超脱。

“你不明白,父亲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地步了,我帮不帮这个忙他都是注定要超脱的,相反我要消化这些信仰之源却是需要不少时间,所以还是先成全父亲,这样他欠下我一份因果,之后我超脱的时候他才不会动手,这样说你懂了吧。”墟狱解释了一番后就要离开了,接引也回西方去了。

只留下一群圣人面面相觑,却是不知道之后要做什么好了,他们好像就打了个酱油,之后什么都没做这场大劫就已经过去了,饶是圣人,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

不过此时只见鲲鹏从万妖祖城之中走了出来,对众位圣人说道:“诸位道友要是不知道要做什么的话,我建议诸位往轮回里面走一遭吧,舍掉这具信仰所化的身躯,方能不受制于墟狱,不然的话,墟狱要是动了杀心,诸位可是一个都跑不掉。”

“这事我们已经是考虑过了,只是据说地府之中的六道轮回好像背后也有墟狱的影子,是以我们不敢前去,不然若是在轮回中了墟狱的算计,那就永无翻身之日了。”老子解释道。

“那你觉得现在这个情况,你们和永无翻身之日有什么区别呢?只要你们不肯舍弃这具已经被信仰污染了的身躯,始终都是将自己的性命操在墟狱手中,不如搏一搏,转世重来总归还是有机会的,不然连机会都没有。”鲲鹏劝解道。

“另外我这里还有天渊大人传授的功法,可以在轮回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不会为墟狱所算计,不过需得放弃记忆,不知道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若是下定决心了,我就将此法传授给你们。”

“我们怎么能相信你呢?要知道你口中的天渊大人,可是墟狱的父亲,难保他就不会连同墟狱一起来坑害我们。”元始却始终是是有些不肯相信鲲鹏会这么好心,他被坑过之后,是有些不再相信任何人的意思了。

“你愿意信就信,不信就算了,我又不求你,你若是不信现在就可以走了,就算你之后求我我也不会再传你了。”鲲鹏却是一点都不劝,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元始听了,脸色青一阵的紫一阵,只是碍于天渊实在太强,不敢和鲲鹏翻脸只得灰溜溜地走了,临走还带走了阐教的一种门人。

而其他的圣人则是选择了先听听鲲鹏所说的功法,先看看这功法再说,要是确实合用,转世重生也是无妨,诸位都是圣人,又怎么会没有这个决心呢?

很快鲲鹏传出的“大梦轮回决”就已经被诸位圣人参悟了一番,他们也没有立即答应要去转世,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便是鲲鹏传授了他们功法,他们也不是那么放心,而是先全都各自回府,先把事情安排妥当再说。

不过鲲鹏又叫住了女娲,对她说道:“女娲道友对人族和妖族都有大恩,受享一些信仰也是无妨,又因果在此,墟狱牵引不动你体内的信仰之力。”

而后又对人族三皇说道:“人族的几位道友都是早就见识过墟狱的手段,是以都没有吸收信仰之力,而是用这些力量来打造兵器,这很好。不过既然身在火云洞就注定要收墟狱制约,这却是没办法的事,如今你们连元神都被火云洞困住了,想要轮回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诸位还是要放心,没有因果牵制,墟狱是不敢肆意妄为的,不然城主大人第一个不放过他,如今你们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安安心心地待在火云洞中就是了,等到墟狱超脱之后,你们没了价值,自然会被释放。”

三位人皇都是明事理的,自然是不会因为鲲鹏说了些不客气的实话,就对他有什意见,而是都点头称是,回了火云洞中去。

就在这场虎头蛇尾的大劫结束后的不到半天里,其他的世界就已经通过了北海海眼和这个世界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浩渺大世界,不过万界心核一时间却还在酝酿之中,没有孕育出来。

只是世界融合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天外天中,有一个难以想象的强者诞生了,那是大道也无法包容的超脱者,只是不知为何他却是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呆在天外天。这自然不会是别人,正是帝妖天渊。

而墟狱在不可知之地感知到了天渊已经超脱之后,便叫来接引,让他带着准提前去转世,既是那一份气运,也是为末法劫做好准备。

这一干神圣下凡间轮回转世,也就导致了人间出现了第一次空前的繁荣,被世人称之为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便是如此来的。只是这一帮子却是没一个闲得住的,这么些年不知道搞出了多少大事出来。

最先动手的就是老子,他凭借着先发优势,转世后没多久,就直接就用风火蒲团带着多宝道人往西方去了,抢在接引转世的释迦牟尼之前,先立了佛教,分走了气运。

接引自然是不能就这么受了这个鸟气,于是就让燃灯动作起来,拉了一大帮子人就转世之后立地成佛,立马就把损失的声望和气运给找补回来了,而后这些转世的神仙就开始掐起来了,把整个凡间都搞得乌烟瘴气的。

但是这些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却是另一件。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因为龙凤初劫,祖龙和始凤初凰之间的打斗将元陆打碎,于是世界之间,便分为了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以及中央元域。

我们要说的事就发生在这东胜神洲之上。东胜神州的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盘古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而那座山的正当顶上,又有一块仙石。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乃是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而二丈四尺围圆,则时候按政历二十四气。上还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排列。

这石头的四面更无树木遮阴之处,左右方倒有些芝兰仙草相衬。约莫是自从盘古开辟以来,每日都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了些灵通之意。内中孕育出一个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而这一日正好是天渊的超脱之日。

这石卵见风,就化作一个石猴。只见这猴子,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立马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之后。只见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而去。竟是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他驾座出了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众仙卿,见下界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二人开南天门来观看。

二将奉旨出了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之后,回报玉帝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玉帝已知这猴子与天渊有关,却是不敢随意插手,只得装出一副垂赐恩慈的样子,对众卿家说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只见那猴在山中,学会了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于石崖之下,朝游于峰洞之中。真个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这一朝,因为天气炎热,这石猴正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玩耍。你看他一个个的: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趴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链;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

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以猴语说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于是只听得喊了一声,群猴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这溪水的源流之处,见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但见那: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潺留瀑布,真似挂帘帷。

众猴见状,皆是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有一猴子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如此连呼了三声,忽然看见丛杂之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

只见他他瞑目蹲身,而后将身一纵,径直跳入这瀑布泉中,感觉脚踏实了之后,忽然又睁睛抬头来观看,却见那里边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有一架桥梁在当中。于是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见原来是座铁板桥。

这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而后又倒挂着流了出去,是以遮闭了整座桥门。这石猴又欠身上了桥头,再走再看,见此处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是个好所在。但见那: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钵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