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序
却说孔明在五丈原自感身体隐患极重,便扶病出帐,仰观天象,不由大惊失色;入帐后便对姜维说:“吾大限将至,命在旦夕矣!”姜维惊道:“丞相何出此言?”孔明叹道:“我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姜维说道:“天象虽然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用以增加寿命?”孔明道:“我虽然知晓祈禳之法,却不知到天意如何。你可带领我蜀中战士四十九人穿甲披胄,各手执黑旗,身穿黑衣,按照七星之阵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我寿命可增十二年;如果灯灭,我身必死。一切需要的物品,只令二小童搬运便,他人不可入内。”姜维便领命而去,自去准备安排。
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带领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己在帐中设香摆坛、施花祭物。孔明在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材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
孔明便拜天祝地说道:“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尽犬马之劳,誓讨国贼,兴复汉室。不想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炽,使得能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拜祝完毕,就帐中跪地俯身等待天明。次日,带病处理军中大事,却是吐血不止。
就这样,白天计议军机,商讨战略,晚上则步罡踏斗,引借天地之力。匆匆六日便过。
……………………………………
那司马懿在自己营中坚守,忽一夜仰观天文,不由大喜,急忙对夏侯霸说道:“我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只怕不久便要死去。你可带领一千兵马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中之人攘乱且不出接战,孔明必然身患重病。我等当乘势击之,拿下蜀中有望。”夏侯霸便立即领兵而去。
诸葛亮在帐中祈禳已经六夜,见主灯依旧明亮如旧,心中大喜。姜维进到帐中,见诸葛亮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时过六夜,灯亮依旧,知道先生续命已经成功了九成。
心中正高兴之时,忽听得寨外呐喊,正准备命人寻问,魏延飞步进来告道:“魏兵打来了!”魏延一是匆忙,脚步太急,竟然将主灯撞倒,灯芯瞬间泯灭。诸葛亮弃剑长叹道:“死生有命,不可强求!”魏延惶恐万分,连忙跪地请罪;姜维忿怒不已,拔出宝剑,就欲杀魏延于帐中。
诸葛亮阻止道:“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姜维恨恨不已,双眼通红瞪着魏延,良久方才收剑,一双眼睛犹如要择人而嗜。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在床上,对魏延说道:“此是司马懿料我有病,故意令人来探视虚实。你立即带兵迎敌。”魏延领命而去。姜维来到诸葛亮榻前问安。
诸葛亮说道:“我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怎奈天意如此,我旦夕将死。我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我察看了所有将军将士,均无人可授,独你可以传我之书。切勿轻视!”姜维哭拜而受。
诸葛亮又说道:“我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你可依法造用。”姜维亦拜受。
诸葛亮又说道:“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又唤马岱前来,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道:“我死之后,你可依计行之。”马岱领计而出。
少顷,杨仪入。诸葛亮将他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道:“我一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你与他临阵对战之时,方才打开此囊。那时自有斩杀魏延之人也。”又将众人唤到跟前,命姜维将案桌上的长型紫檀木盒子拿来,对众人道:“我今一死,天下必然又有劫数,此乃我呕心力作之‘八阵图’,此图开启,虽能令天地动摇,日月无光,但是需要我之精血,方才能开启,且需要十个甲子之后,你们当要谨记,务要保护好此图,万万不可落入奸人之手。”众人皆垂泪应答。
诸葛亮咳嗽数声,又呕出血来,姜维连忙上前搀扶,道:“军师请放心,我等一定一一牢记遵循。”诸葛亮点点头道:“此盒中有秘籍一部,你们可以自行取去,或自己修炼,或寻找正义之人传之。”心中却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听从我师水镜先生之言,认真修炼此书,又哪有今日之疾。”
诸葛亮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上表奏至后主。后主闻奏大惊,急命尚书李福,星夜至军中问安,兼询后事。李福领命,趱程赴五丈原,入见孔明,传后主之命,问安毕。孔明流涕说道:“我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轻易更改;我所用之人,亦不可轻易废除。我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我之志,为国家出力。我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便是。”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
诸葛亮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说道:“再也不能临阵讨贼了!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吩咐事宜。
诸葛亮令人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表略说道:“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如今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忱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诸葛亮写毕,又嘱杨仪说道:“我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我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我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我阴魂便会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我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若司马懿来追,汝可布成阵势,回旗返鼓。等他来到,却将我前时所雕刻木像,安置于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见之必将惊走。”杨仪一一领诺。
是夜,诸葛亮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说道:“此乃我之将星。”众人观看之下,见其色彩昏暗,摇摇欲坠。孔明又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中便已经不省人事。然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此时,天空忽然乌云齐聚于营帐之上,隐隐有雷电闪烁。
众人见孔明进帐,全都跟进来,见其晕倒,口不能言语,双眼已紧闭。众将大惊,近前视之,已然薨矣。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十四弟日也,寿五十四岁。
后杜工部有诗叹曰:“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白乐天亦有诗曰:“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后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