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人杰地灵灵石县,李可的消息(二合 - 重生1977大时代 - 凤山鹤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425章人杰地灵灵石县,李可的消息(二合

第1425章人杰地灵灵石县,李可的消息(二合一章)

接下来,方言还和眼前这位干部聊了一会儿,方言也没打听他的姓名还有职位,只是和他聊了一下现在地方上的一些中医情况,相较于在太原那边卫生部门了解到的,他说的又呈现另外一番景象了。

两人聊起基层中医情况,那干部脸上的轻松神色淡了些,吸了口烟,语气沉了下来:“农村缺医少药,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山西这地方,也就是太原那地方周围好点,真正到了偏远一点的村里,连个像样的看病地方都难找。”

“就说赤脚医生吧,”他掰着手指说道,“一个公社能有两三个就不错了,好些还是半路出家,跟着老中医学了三五个月就上岗,号个脉都摸不准,开的方子也就是些常见的感冒药、止泻药,遇到肝炎这种慢性病,根本不敢接手。”

他顿了顿,想起什么似的,接着说:“就说前阵子我知道的一个事儿,那是一个公社下面,一个村里的农妇肚子痛,吐黑血,赤脚医生看了,根本不敢治,让她去县城。可县城医院离村里有三十多里地,她家里穷,连辆自行车都没有,丈夫还是个残疾人自己照顾自己都够呛,最后送到城里的时候,那人直接没了。”

“别说,我也听过一个类似的……”这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兴趣,一旁的人也加入了进来。

方言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

基层医疗的缺口比自己想的还大,不光是药材分配的问题,医疗人才,各种情况都有。

“那当地也不是没有老中医,没人传吗?”方言问道。

“传啥呀!”一个干部摆了摆手,“学中医又慢,没个十年八年出不了师,还赚不到钱,聪明的都读书去了,不聪明的让他学也学不会啊。”

“而且前些年动荡,好些老中医的医案、秘方都被烧了、丢了,就算想传,也没东西可传了。”他语气里带着惋惜。

接下来,陆陆续续停靠了好几个站,又上来一些人,听到方言他们这里讨论,还知道方言是京城来的,于是也开始参与到了聊天中,给方言说起了基层的情况。

方言又掏出烟来,给众人发上,听着他们讲述。

大家见到方言这从京城来的大学生态度好,也就打开了话匣子,方言这才了解到,这年头基层医疗的不容易。

正聊着,火车又开始减速,车厢广播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前方到站介休站,有下车的同志请提前准备!”

那干部站起身,对着方言说道:“我们到地方了。大学生同志,你去灵石要是能见到那些真正干事的医生,多帮帮他们,咱基层老百姓,还是得靠他们才行!”

方言点点头,握着他的手说道:“您放心,我一定记在心里。”

然后大部分人在义棠站停靠的时候下车了。

方言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还有一站就到灵石了,方言之前想的是把李可李老平反后,询问他愿不愿意回京城,现在他有些不太确定了。

地方上其实很需要李可这种医生,他一个人可以培养更多的人出来。

如果自己把他带去京城了,李可的命运倒是改变了,但是没有了他,这里原本能活下来的人,可能命运又会改变了。

怎么选?

方言自己问自己。

一时间他也没有答案。

等到上午十点二十的时候,火车终于抵达了灵石县。

车站的站房是一栋低矮的红砖平房,墙面上的红砖裸露在外。

房檐下挂着一块木质站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灵石站”三个大字。

这地方和太原的车站比,实在简陋的有点过分了。

“走吧,下车!”方言招呼李冲他们三人。

四个人一起下车后,这边还有人陆续上车去往下一站。

方言看到站台上大多是背着包袱、提着网兜的旅客,还有几个穿着深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应该是从附近煤窑过来的。

灵石这地方产煤,空气中总飘着若有若无的煤屑味,连站台边堆放的麻袋上,都沾着一层淡黑色的粉末。

之前方言还笑老娘说话有些夸张,现在看好像也不是太夸张。

这时候几个穿着灰布棉衣的车站工作人员来回走动,手里拿着铁皮喇叭,时不时喊两句:“下车的同志慢着点!别挤!下了车往这边出站!”

方言他们听到声音,就顺着他们的指引朝着出站口而去。

灵石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整个县的面积有一千二百平方公里,从隋朝建立县城开始,已经快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所以当时方言选择这么个地方作为试点,其他人也没觉得突兀。

说起来这里还出过不少名人,有华夏四大藏书家的耿文光,著名法学家和京城副市长张友渔。

还有后面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家何泽慧,这位是华夏核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钱三强的妻子。

另外除何泽慧外,灵石何氏还出过多位人才,包括物理学家何怡贞、生物学家何泽涌、植物学家何泽瑛,属于是一门多杰,只不过没有何泽慧那么出名而已。

灵石何氏是大家族,这个家族在清朝出过15名进士,山西当地有个“无何不开科”的美誉,就知道这个家族有多厉害了。

出了车站后,方言他们就看到有人举着个“方言同志”的牌子在等他了。

举牌子的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件深蓝色棉衣,袖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冻得通红的手里紧紧攥着硬纸板,上面“方言同志”四个字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工整。

他看到方言一行四人,眼睛立刻亮了,快步迎上来:

“您就是京城来的方主任吧?我是县医院的干部,专门来接您的!”

说着他还掏出了自己的证件给方言展示。

方言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接人的,他瞄了一眼对方的证件,上面写的名字叫何阳,职位是县医院的副院长。

三十多岁混到副院长,还是有点本事了。

前面说过灵石这边何家是大姓,这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本地的。

“何院长您好!”方言上去和他握了握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