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放榜
终于到了放榜日。
这一日天朗气清,前些日子接连大雨,这两日一晴,便是万里无云,艳阳高照。
一早,姜如成便从万府带着几个小厮奴仆浩浩荡荡的过来,接姜如初母女以及姜知望,一同去府衙前的茶楼等待放榜。
“如初妹妹,万府老太爷昨儿个夜里特地嘱咐兄长我,一定要在这茶楼给你定一个雅座......”
见姜如成面有难色,姜如初扭头一笑,似乎并没有不喜,
“大表兄,代我谢过万老太爷,多谢他老人家如此周到。”
万府不待女客,本也不是特地针对她一人,姜如初只是不想上门打扰,并非有任何不快的意思。
她只是不想平添人情,难为万府如此周到盛情,若是再推辞,那就是真不给人脸了。
姜知望也扭头,让大兄一并道谢,毕竟这次等着放榜的是他和姜如初两人,自己也占了万府的便宜。
姜如成笑着点了头,“为兄一定替你二人带到。”
府衙对面这座望云楼有两层,位置正好对着放榜的方向,遥遥相望,正好能瞧见府衙前等候的人群。
今日放榜,茶楼内早已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万府特地在此处的大堂订了一个位置,有几扇屏风隔着,与旁边的客人隔开,便简单的成了一个雅间。
但旁边有一扇窗,视线正正好。
姜如初知道,光是这里都得费不少银钱,还得多亏万老太爷在府城有一定名声,不然她哪能坐到这般正巧的位置。
真正的雅间包厢在二楼,此时大堂内都是高谈阔论,二楼的雅间却是一片静谧无声。
听旁边的读书人议论,据说是凤台县霍氏豪气出手,早将二楼全部包下。
姜如成叫小二上了几盘精致的茶果,姜母无心吃喝,扭头望着窗外不停的张望。
姜如初虽吃着茶果,但还是忍不住留意着外头的动静。
姜知望尤其淡定,静静的坐着一动不动,就像是这要考秀才的人不是他一般。
院试放榜非同寻常,此次上榜的可都是秀才之身,高中者可入县学就读,从此便都是圣人弟子。
因此放榜前,知府和学政大人都要起仪仗,去城外的文庙拜祭先贤圣人,当着众官员和先贤的面亲自填榜。
随后,专门报喜的衙役才会快马飞奔回来,张贴榜单。
日头渐高,茶楼内以及府衙前等候放榜的读书人皆躁动不安,空气中都布满了考生们的焦急。
高谈阔论的读书人们都静了下来,但低低的议论声还是不绝于耳。
正在这时,外头人群忽然躁动起来,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
“来了来了,红案出来了!”
“发榜了发榜了!”
热锅下油,望云楼内忽的就沸腾起来,“刷”的一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纷纷朝外激动的看去。
姜如初立马就放下了手中的茶果,心下狂跳,而姜母已经跳了起来,激动的跑到窗前扒着往外瞧。
姜知望扭头看去,姜如成呼吸一滞。
就见远处一名穿着红衣的衙役骑着骏马,他一手高高的举起一卷厚厚的红榜,飞驰而来。
远远的就扬声高唱:“院试放榜,闲人勿近~”
姜如初强忍着情绪站起来,走到窗前,只见不远处的府衙前,那红衣衙役将手中的红榜交给门口等待已久的两位士兵。
两位士兵一人快速刷浆糊,一人动作利落的张榜,身后还有两排士兵手拿长矛,呵斥着拼命往前靠近的人群。
“放榜了放榜了......”
“天呐,我中了我中了!”
茶楼内再近,也不可能在此处将名单看清楚,许多读书人已经忍不住狂奔出去,只为快些看到榜单结果。
一旁的姜如成也按耐不住,忙叫来一旁的小厮,急声吩咐道:“快快,看榜去!”
然而不等小厮跑回来报喜,远处的人群已经爆发出一阵惊天的高喊声和贺喜声。
“案首出来了!”
“天呐,竟然是她......”
“凤台县无尾巷,姜如初,高中头名!”
凤台县,姜如初,案首......这几个字眼落在姜如初的耳朵里,一下就在她的脑子里炸开,炸得她一时回不过神。
是她,竟真的是她。
她竟然真的拿下了案首。
姜如初心中翻涌难以言说,只觉万般滋味心头涌过,愣神间,她已被激动的姜母一把用力抱住。
姜知望震惊的望着这一幕,不敢相信的愣愣的瞧着姜如初。
一旁的姜如成也是瞬间如释重负,随即心中又升起巨大的惊喜,他万万没料到姜如初竟然能再次拿下案首!
忙起身恭贺:“恭喜如初妹妹,高中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