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勿相忘 - 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 兔君闲谈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46章勿相忘

席散之际。

同科们都热情的邀姜如初一起赴明日的秀才宴,后日的同乡宴,大后日的说文宴,以及各式各样名头的席宴。

一旁的姜知望皱着眉头,正要上前为她挡回去。

姜如初已经笑容满面的一口回绝:

“多谢各位盛情相邀,不胜荣幸,只是在下族中正置办席面,要为在下考上秀才作贺......”

“在下着急回家宴客,分身乏术,就不打扰各位欢聚了。”

她言辞周到,理由又十分充分,让人挑不出错来。

众人秀才只能作罢,“也是,姜案首是头名,家中席宴肯定隆重,不知多少人来贺。”

有人玩笑般说道:“将来姜案首平步青云,可别忘了咱们这些同科啊。”

苟富贵,勿相忘!

姜如初一笑,熟练敷衍:“各位抬爱了,以后还得仰仗各位同科,遗憾不能赴宴,各位勿怪。”

众人还不忘客套两句,“缺了你这案首,咱们这宴也就没几分意思,我等也只能等有缘再聚......”

实则在谢师宴后聚会是惯例,相邀的秀才都不会缺席。

同科之间以后各自天南地北难得一见,向来都是借着随后这几场席宴拉近关系,腾达后也有个照应。

本想邀上这炙手可热的女案首,可众人都心知肚明,带上个女郎,往年的许多环节都有些不便,比如夜不归宿就肯定不行。

众人本就迟疑,听她拒绝,虽失望却反倒松了一口气。

席散时已然深夜,姜如初和姜知望二人一同回到客栈。

姜母到此时还未入睡,在姜如初的房里已等候多时,她忙了一天一夜,都在忙着置办行头。

为明日的“衣锦还乡”做准备,等着回去让亲戚们好好艳羡一番。

姜母这两日在府城买了两身衣裳和鞋面,都是当下最时兴的样式,府城女郎最爱,女儿一套,她自个儿一套。

听闻是新晋女案首要穿,那制衣行的掌柜眼睛一亮,特地给她选的端庄大方的样式,上乘衣料,袖口裙摆都是精巧绣艺。

姜母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在选首饰衣物上眼光尤其独到,一眼就瞧出这家店没有夸大其词,拿出的都是上好的货色。

掌柜的为结善缘,还特地给她打了折,只收了个不亏本的价钱。

原本今日的谢师宴,姜母就打算让姜如初穿上这一身,体体面面的前去赴宴,谁知女儿执意要穿那弟子服,她这才作罢。

这衣裙也并非白买,明日回凤台县,席上宴客时,才是真正派上用场的时候。

姜母到此时深夜还兴奋难掩,反反复复的去摩挲那上好的料子,一副久未谋面的稀罕样。

她忍不住轻声感慨了一句:

“母亲这都多少年,没再穿过这般好的衣料了.......”

何止衣裳是灰衣粗布,姜母这些年头上戴的簪子都是素得不行,连个样式也无,灰头土脸与乡间妇人无异。

阔别已久.....久到她都快要想不起,年少时做官家小姐的派头。

姜如初正在擦脸,扭头瞥见一旁母亲伏在桌案上,脸贴着那新衣裳悄悄落泪的模样。

动作一滞,心下忍不住一酸。

她回过头来,若无其事的开口道:“母亲,以后我每月的廪银都给你支配,你要是想穿什么衣裳抹什么脂粉,就去添置。”

廪生作为一等秀才,不光是脸上有光,以后每月都能领朝廷发放的廪银一两,廪米若干,是真正的由朝廷供养,吃上公粮。

其下的增生和附生都没有这等待遇。

姜母一听,忙偷偷擦了擦眼角抬起头,笑着嗔怪道:

“你这孩子,母亲一把年纪,半老徐娘的还擦什么脂粉,你的廪银母亲会替你好好攒着,咱们以后不是还得再考乡试。”

“去郡城,去盛京都要花不少银钱呢......你上次给母亲的那十两银子,这趟府城早花得差不多,咱们娘俩可得省着点。”

姜母说着就准备去拿算盘,转眼又瞧见自己面前这精致的衣裙,瞬间又肉疼起来。

“早知就给你买一套就好.....”自个儿随便买一身寻常些的,左右族里那群妇人也瞧不出多大的好赖。

姜如初坐到床边,闻言轻咳一声:“其实母亲你也不必如此节省......”

她当然不会说自己还藏着一大笔银钱。

“我这个做女儿的穿好料子,却不让自己母亲穿,叫姨母们看到像什么样子,母亲你难道想让姨母们觉得女儿对你不好?”

“当然不是!”

姜母立马反驳,她可就等着回去好好扬眉吐气一番,让族人亲戚们都瞧瞧,她女儿带着她在外头过得不知多好!

尤其是要让如初那几个表姨母们瞧瞧,她生一个女郎,比她们生多少个儿郎都过得要更好。

“对,这一处的银钱绝对不能省......”

姜母又高兴的拿着衣裙在身上比划,还让姜如初也上身试一试,对自己左看右看满意得不行。

唯一就是头上没有像样的首饰,看起来有些素。

姜母可不是忘了置办,而是能上台面的首饰头面都太贵,她现在就算是能舍得,也拿不出那么多银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