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蟹圆糕 - 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 兔君闲谈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70章蟹圆糕

柯娘点点头,低若蚊蝇似的声音响起:“......蟹圆糕。”

没了。

“柯婶婶,你方才在灶台前明明说得头头是道的,怎么一放下手中那锅铲,连话也不会说了......”

桂花站在她娘旁边,也忍不住跟着着急。

安氏无奈的看柯娘一眼,扭头对上姜如初的笑眼,忙替不善言辞的厨娘解释道:

“柯娘不常出来待人,不怎么会说话,女郎勿怪.....但她的心思和手艺可是一绝,巧在心里头,没在嘴上。”

姜如初点头一笑,拿起一块“小螃蟹”,解元糕?

却是看向旁边一脸通红的厨娘,询问道:“这糕点做得像只螃蟹,所以才取的这个名儿吗?”

柯娘红脸摇头,欲言又止,旁边的安氏急得低低的“哎呀”一声,忍不住赶忙替她出口道:

“其实咱是为了这名儿,特地做成这螃蟹样儿的,外头瞧着像螃蟹,里头的馅儿是干桂圆和的......”

“咱是特地为了配女郎你这解元的名头。”

安氏曾在街头做过竹编生意,讨过生活的人,确实比旁的妇人能说会道几分,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明白。

她解释道:“现下大街小巷闻名的那‘绣才糕’,便是咱们登糕铺的招牌,都是借了女郎你的名头,这两年火遍凤台。”

“这些也多亏柯娘的巧手,至今还每日都做不够,城中书塾许多的读书人都来吃呢,都说考试前吃一块,能跟女郎你当年一样中那什么,头名那个......”

“县案首。”旁边的桂花适时补上。

安氏顿时连连点头,欣慰的笑看女儿一眼道:“对对对,是这么说的,吃‘绣才糕’,中县案首,步步登高!”

姜如初不由看向方才桌案上琳琅满目的糕点中,有一款方方正正绣着花纹的糕点,正中间落有一个大大的“才”字。

顿时忍俊不禁道:“方才我吃的这个,就是你们的秀才糕?”

后头的桂花乐出牙花子,“女郎,你刚刚还吃了一大块,竟没有发现,这绣上一个“才”字,可不正是‘绣才糕’。”

姜如初笑着皱眉道:“方才我还觉得这糕点有些发腻,不想竟还是有名堂的,当真能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么腻的糕点?”

身后的姜掌柜终于忙完,拿着一大堆的账簿走过来,闻言笑得意味深长道:“人家吃的是这个意头,你嫌发腻,可知一糕难求?”

旁边不善言辞的柯娘,这时难得低声憋出一句:

“.....要配苦茶。”

姜莲华笑着点头道:“柯娘说得不错,这款糕点原先做出来,本是要配上咱们凤台县地道的苦茶,才能佐甜腻,口味正好。”

“但现下这季节已过苦茶最好的时候,配上反而不足,当初做出来时,咱几个谁都没能想到还能一年火到头.....”

不过如今火遍这街头巷尾,大多都是冲着这个意头来的,许多读书人都是考试前匆匆忙忙来吃,也顾不上配茶。

姜如初本正想说自己也配茶尝尝,听母亲这样说便立即作罢,她母亲在品鉴这些吃喝上,她若说不足,那定然不必再尝。

苦茶正好的季节,大概得春始时分吧.....她瞬间怔住。

竟正巧是每年二月县试的时候,这个季节的绣才糕,佐上凤台有名的苦茶,配上涌进城来赶考的许多外乡读书人,再差也不至于卖不出去。

可见,绝不是“正巧”。

她扫眼看向桌案上这许多极具巧思的糕点,也早就留意到装着糕点的不是寻常的瓷盘,而是带着样式的竹编花盘。

不用想,便知是出自安氏之手。

姜如初有些佩服的看着眼前这几个妇人,心下为她们努力挣扎向上的韧劲感动,她在书院苦读时,旁人原来也早就各有精彩。

安氏笑着感慨道:“这条街上,跟着咱们做绣才糕的铺子也有好几家呢,但可没有一家能越过咱们家去。”

“来来往往的读书人,都只认咱们登糕铺,谁让咱家有个活招牌呢,连中三元的女秀才,可只此一家。”

桂花一脸骄傲的点点头,这可不是呢,只此一家!

姜莲华不由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心下熨贴,笑而不语。

姜如初摇了摇头,轻声笑道:“这是母亲和两位婶婶的功劳,我这个没有出力的闲人,可不敢居功。”

凤台县的秀才不少,糕点铺更多,从前也不是没有打着各式高中名头的糕点,可哪家能做出如此有名的“绣才糕”......

“所以啊,今年你这两个婶婶想再趁热打铁,想出这个蟹圆糕,就等你你来呢,让你先尝尝。”

姜莲华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赶紧尝尝。

一旁默不作声的柯娘闻言瞬间点头,低声补充道:“里头的干桂圆和了肉泥,要趁热......”

姜如初这才恍然,难怪这柯婶婶不声不响的,方才却频频看她,原来是急着想让她趁热吃到最好的滋味。

她就算要撑破肚皮,此刻也立马拿起一块蟹圆糕,小小的咬上一口,细细品味。

正巧这时,铺面上早已挡上的门板却响起“咚咚咚”的拍打声,几人顿时闻声回头,姜如初也看过去。

挡上门板便已表示打烊,竟还有客人上门?

安氏赶紧擦了擦手跑过去,见怪不怪的喃喃道:“这些个人,肯定又是来买绣才糕的,幸好咱今日特地留了一锅。”

门外果然响起几个年轻人有些着急的声音:“婶婶快开门,咱知晓你们在呢,要紧事,真的是要紧事......”

姜莲华回过头来,有些好笑的摇摇头,让姜如初吃自己的,“你安婶婶会去顾,什么要紧事,吃块糕点的事。”

这些凤台的读书人,可不管你打不打样,不管是旬考、月考还是岁终考,总之临要考试了,必须得吃一块带着吉兆的糕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