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会试 - 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 兔君闲谈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465章会试

三月初八,明日就是春闱日。

作为此次已经报名下场的考生,姜如初今日就要准备收拾考具等物,提前一日,进入处在盛京南边的贡院。

会试搜检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再加上赴考的人又多,今日几乎是天一亮,大家就要往贡院而去,相当于提前整整一日。

桂花正忙里忙外的给她准备笔墨考箱,贡院里能带进去的笔墨是有定数的,而且这一次也不是连考,所以倒不比乡试辛苦。

此次会试由礼部主持,共有三场,需考九日,但不同的是,此次每一场考完,都可以出来休息一夜,总共是九日六夜。

桂花有些庆幸的嘀咕道:

“不愧是盛京,连考试都少折磨人些,女郎你要是腿上不舒服,中间还能出来找个大夫瞧瞧.......”

去年乡试连考九日,自家女郎从考场出来时,那副差点快没的模样,险些将她吓坏,更何况,这一次女郎还有伤在身。

姜如初笑了笑,解释道:

“不光是因为在盛京的缘故,也有考生身份的不同,这世道,一个家族中才能出几个举人,每一个都是一方的人才.......”

身为举人,便已经是南壁的备选官员,朝廷自是不想折损任何一个人才,许多的地方县的举人数,甚至屈指可数。

所以他们在会试中,待遇自是不同。

比起乡试和之前的秀才试,会试中可以提供的东西也比较多,贡院里能提供吃食、蜡烛和被褥,无须考生自带。

但春寒料峭的三月,夜里可是还能冻死猪狗的,虽然按规定只能穿单层薄夹袄,但考生也是人,自然也允许带一些取暖之物。

桂花光是给姜如初的鞋袜,都缝了许多的细棉进去,还给她做了一副棉手套,当然,都是单层的,这也是以防夹带的规定。

终于到了会试这一日,姜如初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就像,她已经为这一日忧心许久,每天都数着日子过,提着心过......终于到这一日的时候,提着的心反而放下来了。

盛京贡院坐北朝南,为一处三进院落,听闻里面的号棚共有四千多间,专供考生在内吃饭住宿。

比起郡城三年才一开的贡院,这盛京处在天子脚下的贡院,明显要宽阔巍峨不少,瞧着也十分整洁崭新。

不仅有礼部提前半个月派人打扫过的原因,盛京的贡院,也有工部的人时不时前来维护的缘故。

桂花将自家女郎送到贡院附近,便只能退到后方三丈远的地方,贡院大门,若不是考生本人,不可靠近。

如今姜如初的拐杖用得也很有几分熟练,虽然也是一瘸一拐,但至少没有那种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倒地的感觉。

“放心吧,第一场考完,你还在这里还等我便可,你家女郎我届时一定完好无损。”

姜如初拍了拍桂花的头,安慰一句,便杵着拐杖背着考箱,往贡院门口走去。

桂花还是不放心,在后面扬声嘱咐道:

“第三天我一定在这里煮好参汤等着女郎你出来,女郎你可记得一定不要硬撑,身子骨最要紧。”

前方的背影头也不回的朝她扬了扬手,以示回应。

此处礼部派侍卫把守着,不光是桂花如此,所有送考的家属以及奴仆等,都只能止步于此,人人那脸上的依依不舍之态。

比起桂花,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郎君,你寒窗十载,就靠今朝了啊......”

“贡院里且冷着,我的儿啊,要是被褥不够,记得问监考官再要一床.......”

号棚里,每个考生的吃食被褥都是有定数的,哪能多要,这一听便就能知晓,这位考生定然也是头一回考春闱。

“我的儿啊,这样的苦楚,你都熬了这是第五回了,这一回你可一定要争气,咱争取不来第六回了嗷........”

考了五回,三年一回,满打满算也有十五年了,但比起许多考到七老八十的白头举子,十五年,便也似乎不算长。

可十五年,一个牙牙学语的幼童,都足以长成一个翩翩少年,这样再看,十五年又似乎包含了太多太多。

“郎君......”

“我的儿啊.......”

姜如初便伴着这一声声殷切至极,如同哭喊般的送考声,走进了第一道门内。

不光是在门口只听到一声声的“儿”和“郎君”,就是走到这贡院的大门口,她抬眼一扫,也几乎都是男子。

能到这里的都是举人,便也再没有瞧着十来岁的孩童,最年幼的也大概都有十四五岁的模样,这般年纪若再考中进士。

怎么,也配得上称一句天才少年了。

似姜如初这般年轻的面孔,刚满二十,此时若能考中进士,自然也是少有的英才。

但就她这个年纪站在这门口等候搜检的考生中,都算得上扎眼,更别提年岁更小的这些少年,可是说是凤毛麟角。

此次下场的,更多的是年岁三十左右的考生,但即便是这个年岁若能高中进士,在科举一途中,都算是佼佼者。

而到这个年岁,在场大部分考生也几乎都已经有家室,有的还是一边做官一边备考,繁忙之余考中的概率,又更加的渺茫。

因此,这才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就是,若五十岁的时候能考中进士,都可以算得上年轻。

可见进士科的难度,以及科举的艰辛。

而这个年岁,几乎没有来赴考的女子,便不仅仅是受世俗所累,除了才学之外,更多的,是受夫家所制,子女所制.......

男子可以考到七老八十,女子却不同。

为人妻为人母的一生,即使这些女子能看破世俗的偏见,也没有空闲和资格继续科举,这便是科举越到后面,女子身影越少的缘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