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有点不对劲
第234章有点不对劲我跟徐璐在医院潇洒了一晚上,对于我来说,那都是家,人啊,在做事上必须讲究,在生活上,别太讲究,那些提倡生活品质的人啊,都是商人,都是坑你钱的。
走的时候,我去看了黎爱英,她还在睡着呢,她妈妈醒了,没舍得叫她,看到我来了,她妈妈想要叫醒黎爱英,但是我拦着没让。
我跟她妈妈说,有事就找叫黎爱英找我,让她别客气,她妈妈很感谢我,我也没多说什么。
都是为人子女的,能给点帮助就给点帮助。
这世界上最傻的就是拿心换心,但是最热乎的也是拿心换心。
换的到,多一个红颜知己终生良友,换不到?
就当喂了狗了。
走的时候,我又找杨静跟他说了一声,让她多照顾点,我把所有的事都给安排好了,我才去找郭瑾年的。
到了公司,我跟郭瑾年汇合,他在精神状态上还行,看样子是开怀了不少。
郭洁一件纯色的连衣裙,这是一件休闲装,但是她能把休闲穿出ol知性范儿,那是他的本事,我看一眼就受到了震撼,郭洁就是有这本事,漂亮的女人大概都这样吧,知道什么绿叶能搭配自己。
这件衣服裸色系是对肤色最好的陪衬,因为相近所以能悄悄衬托出白皙和自然,材质的顺滑为露肩提供更多风情万种的可能。
加上郭洁带上大墨镜,我感觉,那一线大明星也没她这么靓丽。
齐岚站在她身边给她拎包,我都觉得差点。
我跟郭瑾年上了车,去机场。
郭瑾年说:“老程给我通气了。”
昨天的事,程文山应该都给郭瑾年说了,这就是老板,大家相互利益瓜葛,大小事都会通个气,所以,作为下属,千万别在别的老板面前骂你老板,也别骂别的老板,告诉你啊,你今天说的话,老板都有渠道跟机会知道。
骂人啊,就骂在心里。
郭瑾年说:“这件事牵扯的有点广,做的了就做,做不了咱们就躲一下,把这事给淡了。”
我笑着说:“郭总,事我都捋顺了,坑也挖好了,人也跳进去,老板的钱也到位了。”
郭瑾年看了看我,笑了笑,他说:“行。”
郭瑾年不多说,一个字就够了,作为下属呢,别跟老板说那些曲折的东西,也别说你有多不容易,就说重点就行了,老板需要知道那些头疼委屈的事吗?
人家不需要,跟谁哭,也别跟自己的老板哭,关系再好,也不能哭自己多不容易,这是你办事能力不足的表现。
老板要是体谅你,也只可能是在生活上体谅你,工作上,老板是无情的。
我们也不多说了,到了机场上飞机,直接去瑞丽。
下飞机之后,郭瑾年跟我说,今天不在瑞丽赌,今天去瓦城,冯德奇跟郑立生在那边物色到了好石头。
瓦城是缅甸最大的翡翠半成品销售中心,在瓦城只要你有钱,什么样品种的石头都能买的到。
包括帝王绿,那边人做生意,你随处可以看到一大群人手里拎着成捆成捆的钱,但是都是不值钱的缅币,当然了,老人头在那边是最受欢迎的。
基本上内地大部分翡翠商人,都会在瓦城进货。
我们下了飞机之后,又去转机,直接飞瓦城,瓦城跟内地有航班的,不像是其他的地方,你只有开车过去。
瓦城水陆交通便利,其实从昆明能够直飞到达,每一年都有很多翡翠商到瓦城推销,缅甸大部份翡翠矿主和商家也居住在瓦城。
瓦城呢300公里外就是矿区,所以在瓦城买翡翠买赌石,那绝对是一手的货源,对于安全的问题呢,不像以前了,以前人心惶惶的,现在就比较安全了,因为那边大部分都是华人在做生意。
华人嘛,是吧,到那都讲究一个安定。
我们到了瓦城,出了机场,就看到郑立生还有冯德奇穿着一个花衬衫还有隆基在等我们呢,而且穿着拖鞋,很有当地人民的特色。
其实在缅甸,一般人还真不穿隆基,只有那些有点钱,还不怎么忙,闲的的蛋疼的人才穿隆基。
就跟中国人一样啊,穷人谁穿汉服啊?都是有钱人才穿的,而且也是闲的没事的时候才穿。
我们见面之后,客套一阵子,冯德奇还是很对郭洁很殷勤啊,问她热不热,需不需要雇一个专门给她打伞的,那叫一个殷勤。
郭洁说没必要,要我给他打伞就行了,我也没推迟,就站在边上给郭洁打伞。
我们客套完了,冯德奇就说,他在瓦城的毛料市场看到了几块不错的料子,都是朋友,想要叫我们过去看看。
我们也没多想,都是朋友,喜欢玩石头的,遇到好石头,肯定会叫上彼此的。
我们上了冯德奇安排的车,帕罗杰,这种车在缅甸,那就是神车,就像是在国内,你在村子里开劳斯莱斯一样,立马引起轰动。
因为这种车是越野车,矿区呢经常下雨,他们的路不好,很烂,只有帕罗杰这种大马力的车好用,不怕路烂,所以各大矿区的老板都以拥有一辆帕罗杰而自豪,因此这种车在城市出现,比你开奥迪宝马还要威风。
车子到了玉器街,我们下车,门口很大,周围的房子也挺有特色的,但是这玉器街就显得有点寒酸了,跟瑞丽的玉器街根本不能比。
瑞丽的玉器街是皇宫,这里就是农村,但是人非常多,路边上都是摆摊的,缅甸的翡翠加工业十分落伍,能称得上有劣势的废品就是蛋面。因而大部分翡翠商到缅甸来进货,次要都集合在原石毛料和蛋面这两类。
瓦城玉器街十分粗陋,但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摊上,放着的可都是价直不菲的原石毛料。
我第一次来,觉得挺稀罕的,我更稀罕的是,这里的西方人特别多,我看着几个中年老外,拎着包在街上走来走去的,他们一出现,那些摆摊的立马就蜂拥过去了,都会说英语,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跟那些西方人推销。
郭瑾年笑着说:“还是老外吃香啊,他们到那都是爹啊,在这里基本上都会说英语,但是会说中国话的很少。”
我笑了笑,我说:“这是历史的原因,这地方以前是西方的殖民地,他们会英文是正常的。”
郭瑾年说完,就看到几个老缅背着包过来了,手里用锡纸还有报纸包了一些翡翠,跟郭瑾年推荐,郭瑾年也是熟客了,随便问问价。
那些人开的价格,都吓人,都是几亿几十亿的,虽然是缅币,但是也感觉在杀猪,我们都没搭理,冯德奇就带着我们去看私活。
瓦城的翡翠买卖次要分两种,一是玉器街的档口,二是中介带去分布瓦城的各个小房间,也叫私场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