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79章让皇后一辈子背上骂名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一场因果。”穆昭昭听得小脸微微惊讶起来。她继而就也是笑了,“所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一旦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这报应,便是总有一天,一定会来的!”
就如皇后残忍杀害大白狮。
当初宫中事发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大白狮是被她杀的。
但她以为,这样就可以掩盖自己的罪行了吗?
还想利用大白狮,为自己赚取美名?
白、日、做、梦!
穆昭昭挖了个坑,坑里下了诱饵,要皇后自己心甘情愿地去祭拜大白狮,从而引发民怨,这民怨里,还要夹杂着关于她这个皇后的八卦。
百姓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
但他们会永远记得,这个皇后做了什么恶事!
这才是,穆昭昭真正的要做的……
为大白狮报仇!
让皇后赎罪!
她就是要让皇后此后漫长的一生,都背负着这样的骂名!
……
……
皇后和姜相一帮人挨了骂。
姜相甚至还因此,而失去了好几个心腹官员,朝中助力。
右相一派可谓损失惨重。
对此,左相一派,则是春风得意起来。
而洛相也算懂得感恩,在几个心腹之间,说了当日是安乐郡主有意提醒,他才没有做出如姜相那般失智之举。
否则的话,他们左相一派,今日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尽管左相一派还是明里暗里喜欢骂穆倦权臣当道,但至少口头上,对穆昭昭却是恭敬有加了。
毕竟这一次的事,让他们看到了后果。
那便是关系着身家性命,一生仕途,绝不是什么小事。
事后,左相一派几个智囊,还凑在一起,特意分析起了穆昭昭与皇后打赌,前前后后的整个计谋。
越是分析,便越是赞叹。
“所以,这主意,真不是宁侯给小郡主想出来的?”一名翰林院的官员,忍不住又一次询问起来。
“不是。”
另一人极为的肯定,“洛相私底下,找机会询问过贵妃娘娘了。
“贵妃娘娘说,当日打赌,总管王来福在场,他亲自告诉的贵妃娘娘,是小郡主自己提出来的,宁侯当时根本没有机会,替小郡主做任何的决定!”
此人一说,众人便又是连声的赞叹。
“这个小郡主,可真是不得了啊!小小年纪,多智近妖啊!”
“不愧是宁侯的女儿,虽然,我很看不惯宁侯那番霸道无礼的权臣做派,但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看来啊,小郡主这是天生的,遗传到了宁侯的智慧。
“只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又有一人感叹着,“便是宁侯小时候,也不如小郡主这般聪慧!
“才三岁半,敢布下如此大局,诱皇后入局,筹谋半年,为救过她性命、却被皇后残忍杀害的大白狮报仇,让皇后一辈子都在百姓之间,背上一个虚伪残暴的骂名……”
他这么一说,众人不禁都打了个哆嗦。
一番面面相觑之后,有人当即笑道:“嘿嘿,以后你们在小郡主面前,可都得注意点了,别得罪了她!小姑娘明显是记仇不说,还很有报仇的本事!”
“不敢不敢!再说了,小郡主对咱们,可谓是有救命的恩情,日后若有哪个敢对小郡主不敬,我汤某人第一个不答应!”
“……算我一个!”
于是。
穆昭昭小小年纪,在朝中百官之中的威信,便这么建立了起来。
而她显然是这一年当中,无论是在百姓还是百官,抑或是年轻书生学子当中,最受关注的存在。
不过在尚书房读了半年的书,便考了前三甲。
这样的成绩,一下子激励到了无数的读书人!
甚至有的人,还将她尊为“学神!”
“小学神郡主能行,我也能行!学!”
整个京城士子的学习热情,可谓是在大晋国历年来准备应试参加科考的学子当中,达到了一种空前绝后的盛况!
临近年关,天寒地冻。
清谈书舍里,炭火烧得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