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灭佛 - 暴躁的大隋 - 江火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暴躁的大隋 >

第257章灭佛

第257章灭佛

“走吧!”旬卿永远都只说这句话。

不可能止步不前,所以只能说走。

孩童跪地恭敬的磕了几个头,再把树上的绳索解下,牵着青牛,跟在旬卿身后。

遇山则登,遇水则濡。

师徒二人,一人骑在青牛背上,一人扛着大包袱。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便从周齐两国的边境走了出来。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年幼的来护儿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抛弃了一些原有的东西。

时值盛夏,知知蝉鸣。

山涧里,浓浓的水汽从前方的瀑布涌上。

一只只蜉蝣迎着上风口飞卷着,颤着薄翅,扇着仅比它们的身子小上那么一丁点的水珠。

瀑打白蜉,金色斜光刺目的从水珠中透过,射向白蜉的翅膀,迸发出那么一丝生命之意。

如洪流般的蜉蝣群,一群群的迎着瀑布倒飞而上,又被水汽打落水涧。

嗡嗡的水声之中,旬卿闭着眼睛,盘坐在牛背上,口中诵起孩童听不懂的诗句。

他诵了许多佛经、道经、还有儒家经典。

如临太极之境,此刻的旬卿已不在世,无内无外,坐而忘道。

生命从瀑布下方的水涧中迎难而上,又被瀑布的水汽打落。

如此循环往复,不正是众生的挣扎之意?

即便再微小的生命都有挣扎之意,即便拥有再卑微的力量,它们都要向天地寻求一丝解脱之法。

孩童呆呆的望着牛背上的老师,眼中渐渐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他闭上眼睛。

忽然变了一个模样,变成了一个青年。

因为这是旬卿利用易筋经制造的梦境,一切随心而变,所以来护儿唤醒了青年时期的模样。

也解开了心中的一丝疑惑。

北周武帝为何灭佛?

他明白了,旬卿也醒了过来。

他们继续北上,旬卿只一个念头,两人身前的景象就换了模样。

师徒二人出现在一间古风古色的青铜大殿中。

殿内盘坐着一位和尚,一位道士,还有一位身着紫金袍子的中年男子。

那男子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而面前的和尚和道士又是灭佛中辩论的双方。

三人已经辩论许久,大殿内匍匐着大量的官员。

谁都没有注意到旬卿师徒的到来。

青牛将旬卿驼到一张案子前,探出牛头就开始吮吸一金樽中的美酒,颇为悠然自得之意。

青年来护儿紧跟上老师的步伐,端坐在案子前。

他已经明白了这是个梦境,只是他不愿醒,也想与这位既是老师又是敌人的人在这梦境中决出个高低。

而旬卿已经认可了这名弟子,自然放弃了暗害的想法,他从一开始所探求的就不是生死之争,而是见证。

大殿内的第一次辩论一共进行了七天之久,佛门略占上风,但宇文邕还是通过种种手段将皇城内的一部分佛家高手暗杀在此。

一个月后,又是一场辩论。

道门的那位先生一开始便搬出植根于本土的老子,也引用诸多经典,由于佛门中的高手已被宇文邕暗杀的缘故,这场辩论最终以道门获胜。

但大殿王座上的宇文邕始终不放心,捋着胡须,悠悠道:“佛门在原周齐两国的地界内有多少寺庙?又有多少人不事农桑,有多少人像草寇一般寄居于世,不时的吞吃着黎民的血汗?”

那和尚道:“陛下但可放心,我佛门只求一传教之地,但求温饱,窃不会对大周的任何一寸土地动心思。”

一旁的道士说道:“我道门自古居于深山,自给自足,倒也不会像佛门中人出外化缘,也不会以妖言普渡任何一名国众,大师说你们只求传教之地,怕是要把陛下也普渡了,让陛下把整个周国交到你们手里?”

“绝不是!一定不是!”

和尚一脸说了两句,被道门中的辩论高手击中内心,老和尚的脸色逐渐变得蜡黄,安放在案子下的双手也有捏不住佛珠的趋势。

王座上的宇文邕静静的听着,五指来回敲击在木椅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谁都不明白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只是那双阴霾的眼下,却出现了一丝血光。

过了半晌,他慵懒的起身,在几名侍女的搀扶下走到殿下,从大殿内的剑架上抽出一把环首直刀低语道:“朕戎马半生,寿元已不多,所以……”

没等宇文邕说出下半句话,和尚便激动的起身,高呼道:“我佛门中有一部经书,可以延长陛下的寿命,但求陛下给予我佛门一片立足之地,那本经书我佛门定当亲手奉上!”

道家的辩士更狠,直接重重的拍着桌子道:“我道门也有一种丹药可以延长陛下的寿元,只要陛下灭了佛门,那种丹药的配方和道家经典任陛下随意拿取!”

宇文邕收回环首直刀,算是默认的点点头,说道:“一个月后还有一场论道,若佛门胜,就留佛门,若道门胜,就留道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