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讲课 - 全球医药帝国 - 火火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全球医药帝国 >

第270章讲课

相比较华老,他更敬重也更害怕医科大的这位老校长。毕竟,这位他如今的顶头上司,也是这位老校长的得意门生啊!

想到此,中年男人突然有些后怕了,他怕罗天把刚才的事说出来,可罗天就像压根不记得有他这号人物一般,上课铃声一打响,就开始讲课了。

“在中医领域当中,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患病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不能用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病情。

必须用普遍、动态的观点来指导临床诊断,以此获得对病情最基础的认知,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此。

不过,在正式授课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中医诊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理……”

顿了顿,罗天转过身,拿起粉笔刷刷刷写了十二个字。

底下的学生只觉得罗天的粉笔字写的好看,可华老和老校长,还有不知何时赶来的汪主任,看到罗天的粉笔字后,顿时一脸的惊讶!

“都说见字如见人,罗老师这字,简直跟他的人如出一辙!”汪主任感慨道。

“霸道、锋利、不拘一格!”老校长笑着给出评价。

很快,回过身的罗天,环视了底下的学生们一眼,笑着说道:

“首先,就是司外揣内!在华夏古老的哲学领域中,有一种观点叫‘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个观点被那些前辈应用于医学,便形成了‘司外揣内’的说法。”

顿了顿,罗天干脆合上了教科书,笑了笑,冲着学生们款款而谈道: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有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中,把病人的内脏病变与外在表现,比喻日月之投影,水镜之照形,击鼓之有声。

体现了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医者通过观察病人外部的症状,推测病人体内不能直接感觉到的病机,就是司外揣内的具体运用。

第二个原理,见微知著,出自于程钟龄老前辈所著写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意思是观察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出整体明显的病变,这又回到刚才所说的整体性。

既然是整体,任何一个小零件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

最后一个原理,是以常达变。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至为法”。

就是以常人的情况衡量病人,比如,我身体健康,所以我每天吃得饱睡得香。

可有些人吃不好睡不着,这显然就是患病了,用我健康的状态,去判断病人是否患病,这就是以常达变!”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的确是中医诊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理。

课本上也是这么写的,不过相比起来,课本上的介绍虽然详细,但却显得有些复杂。

以至于学生们死记硬背可以,但真正理解还是很困难的。

可罗天又是引经据典,又是深入浅出的解释,甚至还拿自己举了例子,顿时就让学生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相比于他们,爱德华访问团的成员,就听的一头雾水了。

哪怕是昨天被罗天的点穴给折服的约翰逊团长,此时英俊的脸上,也写满了问号。

一旁的翻译也很苦逼,光是那十二个字,他就翻译了好久,至于什么黄帝内经,他想了半天,干脆用拼音代替了。

尽管这样,约翰逊等人还是不能理解。

这不能怪翻译水平不够,也不能怪约翰逊等人理解不行,就连教室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完全听不懂。

那些听不懂的学生,几乎都是西医系跑来凑热闹的。

当然,也有一些是听懂了,但却对这些原理,不屑一顾的。

“罗老师,我尊重你的观点,可你难道不觉得,司外揣内这个揣字,太不严谨,太不科学了吗?

包括你说的黄帝内经,我承认这部医学著作很牛逼,也称得上医之始祖,可这些到了现在,你真的觉得还有用吗?

我甚至都不用去看,也不用花时间去学,只需要一台x光设备,有没有病,哪里有病,一看便知!”

说话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看到他站起身,顿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隐约间,罗天还听到了西医系学霸的称号。

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道:“这位同学,你说的挺对,揣字的确不太严谨。

现在的科学水平,一台x光机器,的确要比黄帝内经有效便捷的多。

但黄帝内经,能成为你口中医之始祖,它的妙用,远不是一台机器可以媲美的。

我甚至可以这么跟你说,未来也许会有越来越先进的仪器,也许有一天,x光机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但黄帝内经在医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不会有任何的动摇!”

“就算真有那么一天,中医说不定已经彻底没落了!”

学霸男的话,引起了不少的附和。

就连中医系的学生,也几乎没有反驳的,他们来学中医,很多都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至于就业?

要是有就业压力,他们早就报考西医系了。

“这也是我想跟你说的,尽管你的医术我很佩服,我也因为你,相信中医不是一门伪科学。

可如今,像你这样年纪轻轻又有本事的中医,又有几个呢?我估计,偌大的华夏,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吧?也许更少。”

顿了顿,约翰逊直视着罗天,继续说道:“尽管有些无情,但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