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旧日故事 - 洛阳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旧日故事 >

第1章

陈景同发病时,癌细胞已经布满了他的咽喉。

他拒绝治疗。不到一周便卧床不起不能言语,医生断言撑不过十天,但至今已经半个月,仍吊着一口气。

黎明时分,他突然出声,叫醒睡在地上的独子陈逍,“外面有个僧人,你让他进来。”

陈逍起来,靠近油尽灯枯的陈景同,发现他说完这句后又发不出声音。

从主楼走到大门要几分钟,陈逍叫佣人把路上的灯全部打开。他刚上高三,个子很高,最近因为照顾病人瘦了很多,肩胛骨在t恤离若隐若现。

陈逍打开门,堆在门外的鲜花和礼物涌进来。从陈景同生病的消息传出后,明心山庄每日如此,他是久负盛名的学者,探病者络绎不绝,闭门谢客也无济于事。

陈逍用脚驱了驱,走出大门,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一位褐衣僧人。见陈逍出来,僧人走过来朝陈逍揖礼,问自己能不能进去看一看老朋友。

陈逍看不出此人年龄,似中年又似老年,身形高,姿容稳,声音陈厚,袖袍揣着一束八月菊。

灰白暮光之下,八月菊花瓣卷曲,像已随采花人行路许久。

陈逍将僧人带到卧室,在陈景同床头叫了两声,陈景同动了动手指表示自己醒着,陈逍便退到门口,让僧人靠前。

僧人褐衣垂地,从衣袖中拿出那束八月菊,一共五朵,置于床侧,久凝半阖双眼的陈景同,低声问:“你还记得我吗?”

隔着檀木架,晨光下,衣着朴素灰暗的僧人变得鹤骨松姿。陈逍随着他的目光看向陈景同,被病痛折磨到形容枯槁的父亲似乎恢复往日的儒雅随和。

一股超越死亡的气息流动。陈逍一动不动,那僧人仿佛在现神通,让他感觉不到时间与空间。

陈逍就是在这样一种灵魂出窍的状态下,听到僧人开口,并听完了这段往事。

陈景同,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但是我记得你,永远记得你。

一个月前,我出寺来见你,路上星河鹭起,日风扶摇,有关你的一切像刚发生时一样清晰。

前日晚,我在郊外看到一片翠菊,露水挂在叶梢,花朵可爱。我为她们诵经一晚,早上摘下五朵,以还你当年那束。不过到这里花朵有些蔫了,想来你也不会介意,你一向宽容。

陈景同,佛见佛欢喜,我见你亦欢喜。我跋山涉水,来跟你讲一讲往事,让你不必遗憾。

先从这束八月菊讲起。

那天金滩上秋景繁繁,红黄一片。带刺的野枣树枝把我打倒在地,野核桃像炮弹一样从山坡上往下砸,砸到我头上,发出钝响。这些人像小红卫兵,分工明确,有人用武器,有人用拳脚,有人宣布我的罪行,“劳改犯的儿子,长大也是劳改犯,跪好……”

“你们几个,干什么!”你骑着自行车。金滩小路上荡起灰尘,衬衫白的晃眼,车把上的粉花颠动,跳舞一样,我脸贴在树枝上,以为神仙来了。

你把那几个学生赶走。笑着跟我说你不是神仙,是下乡知青,在金滩中学教书。我当时十岁,分的清现实与虚幻,但执意叫你神仙。

“不要乱叫,被听去是要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的。我叫陈景同,你可以叫我陈老师。”

我听到扣帽子就吓得浑身发抖,我父母就是因为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关进监狱。我坐在泥土里,哭着把这件事讲给你听,你叹了口气,安慰我,“都会过去的。”

我用袖子抹了抹眼泪,问你什么时候过去。

“等你长大。”你把那束粉花给我,让我拿回家,“家里至少还有奶奶在,照顾好奶奶,别跑这么远玩儿,碰见这群学生要知道躲。”

然后,我坐在你的自行车后座山回家。路边的榆树下起黄叶子雨。

我奶奶留你吃饭,红薯干熬的稀粥。你推辞。我奶奶抹泪,“按说该给你做白面馒头,可家里实在没有,就这粗面还不一定能撑到过年,陈老师,你千万别嫌弃,不然我过意不去。”

我父亲是队长,因为带着社员卖柿子,连带母亲也入狱。我们全家却找不出一双不带补丁的鞋,连粮食都不够吃。

你留下喝了一碗粥,帮我处伤口,跟我奶奶闲聊,我竖着耳朵偷听。

你十八岁,父母在最动荡那年吊死在牛棚,没人跑关系,你被下放到这里当知青,回去渺无希望。

我又难过又高兴。你回不去就只能在这里,我就能天天见到你。

我因为父母的事情已经很久没去上学,但是第二天我跟奶奶说要去学校。我沿着金滩盘山路走了十几公里,翻过山坡,坐在中学围墙外的土坡上看你。红旗飘展,我看了半晌,你下课时才出来,从这间教室走到那间教室,一分钟都不到,我心里却充满狂喜,我什么都不懂,却被丰富的情感湮没。

我坐着看了一天,一点都不饿。那时最幸福的事就是过年吃到麻油炕饼,梦里都是香味。我看到你,每个毛孔都被香味塞的满满的。

放学前,我一溜小跑到前一天遇见你的地方等你。为了不遇到那群学生,我爬上核桃树,扒开树叶观察路上的情况,过了一拨又一拨的人、牛和架子车,直到天黑也没见你。我不甘心,靠着树杈继续等,我看不清人,但能听见自行车响。

我第一次看月景。

往后很多年,我睡不着时也看,但没有一次记忆这样深。核桃叶子像抹了一层油,山和树在华光中泛着黑影,月亮就像昨天一样圆,好像撑不住要坠下来,皎洁的月光就像你的脸。

我奶奶跟邻居打着手电满山坡找我,我还没等到你,不想下去,准备在树上睡觉。我听到奶奶哭着叫我父母的名字,想到父母,我心里不是滋味儿,只好从树上跳下来。

那天的月景难忘也有可能是被奶奶用破鞋打了一顿的缘故。

往后两天,我仍跑去看你。鞋子上的洞本来只露大脚趾尖,现在两个脚趾都钻出来,我心疼鞋,就光着脚走回家。我已经听大人说了,你在中学的宿舍弄好了,不用再回社里住,我琢磨着哪天等学生放学,我进校园找你。

那天晚上,我就着油灯挑脚上的刺,奶奶收拾仅有的家当。凌晨光景,院里的鸭子呱呱叫,一辆汽车停在门口,我睡眼惺忪被人抱上车,我那个多年前因为怕影响到成分对外宣称死了但实际跑出去的大伯连夜将我和奶奶接到香港。

我们先坐车,后坐船,我吐的席梦思床垫上到处都是。船舷外碧波浩渺,欧鸟嘻戏,奶奶哭,我也哭,我大伯劝奶奶:“唔好喊了,很快就会变政策了。”

我哭我永远也见不到你了,港口的铁丝网隔断了我的少年时光,此后直到再见到你,都是一片暗淡。

我在香港的生活你一定没有兴趣,我便略去。只是你有一年受邀去香港讲学,在九龙,一定走过海庭道,你晴天去,也许踩过我雨天留下的脚印。

我大伯说的没错,我上中一时,内地开始吹开放的风,离铁丝网最近的深圳先行。我大伯在香港做家居行业已经很有经验,第一时间在内地投资办公司,那两年频繁往返,一边是为生意,一边是为我父母的事情奔走。

没多久,我父母的案子重审,无罪释放,作为时代的眼泪灼伤的最后一批人,他们得到了相应的补偿,以工人身份进入外省一个钢厂。他们拒绝我大伯的邀请,欢天喜地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前铁饭碗的最后荣耀中。

英国学制下,中五假期很长。我大伯费了很大力气,把我和奶奶送回内地跟父母团聚。我七年没见父母,几乎认不出他们,他们比奶奶还要苍老,抱着平反后出生的弟弟。

第二天,我见到了父母出事后不敢露面的大姐二姐,她们也很苍老。

他们见面都要哭,我木木地站着,流不出泪。我只在离开金滩时哭过。

我与父母无话好说,他们的生活井井有条,上班工作忙碌,下班有弟弟让他们笑,我常常显得多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