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师承李冰 - 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 - 栖白公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1章师承李冰

正是那日孙尚香的提议,王晋在愁何人扣下了徐正阳的奏疏时,孙尚香直言,只需要让人上一批奏疏,每一本各写上一件对某个人不利的事情,都往女皇陛下那里送。最后只需要去看女皇陛下那边,都收到了谁的奏疏,就大概知道了,是谁或者说是哪个阵营的人扣下了奏疏。

今日,这批各有针对的奏疏,已经从女皇赢月瑶那边传到了王晋这里,王晋只需要对照着手底下的官员给他写的名单,对应着收回来的奏疏看看,都少了哪几个人的,就可以把需要查的范围缩小一大圈了。

这一摞的奏疏不少,初步的和名单对照后,居然少了十几本!

好长的手!居然不仅扣下奏疏,还能一下子扣下这么多本?

王晋皱起眉,看了眼名单上,少的奏疏都是关于哪几个官员的内容。

是魏忠贤和赵高的,还有秦桧。

魏忠贤会扣下奏疏,早就在王晋的意料之中,毕竟魏忠贤身处大内,是距离女皇陛下最近的人,同样的,他的手也离赢月瑶最近,可以直接在赢月瑶的眼皮子底下扣下奏疏。

赵高也不算是很意外,毕竟赵高的情报网很密,皇宫大内有他的人并不奇怪,王晋只是惊奇,赵高的人居然能为赵高扣下整整八本奏疏,足足占了一半以上!

赵高的人不仅手很长,还很为所欲为。

关于秦桧的,只有两本,剩下的则都是魏忠贤的。

王晋将奏疏又推回一边去,虽然对于这件事的调查范围已经小了一大圈,但是王晋还是开心不起来。

先帝在时,从没有过这种情况。

负责奏疏的传递的,都是先帝的亲信,当朝的奏疏,落到先帝手上时一本也不会少。

但是赢月瑶的手段,显然没有先帝强。

王晋揉了揉眉心,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赢月瑶毕竟只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和在朝堂上和满朝奸佞对弈一生的先帝不一样。

她能安安稳稳的坐在那,不添乱,不昏庸无能,也不荒淫无道,王晋已经很是庆幸了。

要是赢月瑶和先帝表面上那般,王晋怕是要吐出一口老血来。

王晋将这件事情记下之后,将搁置在书架的一格,揉了揉眉心,正在琢磨如何应对貂蝉时,小厮来报,

“翰林书苑的人来了。”

王晋几不可察的叹了口气,“让他进来吧。”

来人并非名士,面板上很普通,长相倒是有些儒雅的味道,看起来就是个温文尔雅的帅大叔,至少得有四十岁。但是,他的身份居然是李冰之孙!

王晋眉梢动了动,而后示意来人,

“坐。”

李晓生落座,直言道:

“在下是冯谖大人所说的‘师承李冰’之人。”

王晋点头,为他倒了杯茶,这人是李冰的嫡孙,为何不说明身份?

看着那堪堪只有【67】的忠诚值,王晋眉目不变,淡然道:

“既然是有治水才能,那自然要重用,最近刚好有一地水患频繁,如果治理不好,可要牵连多地。”

李晓生抿了口茶,疑惑道:

“最近刚刚春天,大秦境内的河流都没到汛期,何来的水患?”

王晋淡笑,命人新拿两碟糕点来,才说:

“当地似乎有很深重的冤情,导致一县百姓化身流匪,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堤坝。”

李晓生看着新送来的糕点,随手捏起一个,边吃边皱眉,

“冰夷河沿岸都有祭拜冰夷之神的习俗,他们这么做,也不怕河神动怒,使他们灾害连年?”

王晋挑眉,看来李晓生对于河神的事情很了解,于是也捏起糕点,问道:

“何谓冰夷之神?”

李晓生抿了口茶,见王晋神色没有丝毫异样,心里对这个丞相多少有点满意了,要知道,这种未经允许,直接和当朝重臣边吃边说话,放到别人那里,少不得要治个大不敬之罪。

于是李晓生又咬了一口糕点,才说:

“冰夷河几乎贯穿了整个大秦的地界,从西南直到东南,传说冰夷河有河神,只要在河神选妃之时,将选中的女子嫁给河神,河神就能庇佑当地不发生大规模的水患。”

王晋点头,这一点他在徐正阳的奏疏当中已经了解到了,但是他并不知道那个有河神的河名叫“冰夷”。

王晋猛然想起,之前是不是收了一个宝物,名字叫《冰夷图》来着?

《冰夷图》和冰夷河神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王晋眉心轻轻皱起,只听李晓生继续道:

“河神选妃,大概十几年才会有一次,沿河的几个小县城也都非常听话,觉得将女儿嫁给河神是一种荣幸,所以,这么些年以来,冰夷河的水患规模都很小,而且往往在涨潮过后,河岸上会有很多的鱼搁浅。”

这好像不像是闹水患,更像是给沿河的居民送点菜。

难怪沿河的几个小县城,会这么听话了。

这种信仰,民众非要信,朝廷也不能明令禁止,他们都有他们的自由,而且这样的信仰让他们日子虽然清苦,却不至于贫困致死,也算是好事了。

那个所谓的“冰夷河神”,真的为他们带来了福祉,至少,比只吃饭不干活的地方官吏要强得多。

李晓生又抿了口茶,总觉得这茶的香味和翰林书苑的不太一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