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预言成了真
那一年,王晋十七岁。先帝当即拍板,让王晋跟着祭司上了祭台,王晋着了一席月牙白色的长袍,与祭司一黑一白,而山风呼啸,王晋的长发就这么被吹散了。
他年纪尚小,未曾及冠,长发是以发簪束起的,自然是扛不住这凛冽山风。
而后,先帝当着所有朝廷重臣的面,封王晋五品相邦之位,下属左右丞相,总领百官。
就是在那个祭台上,王晋剪下一缕长发。
一半给了先帝,一半给了祭司。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大秦的男子,一生只允许剪三次发。
第一次,是男子在初次到中央任职官员,或者初次被封为诸侯王时,剪一缕长发,交给当朝君王,意思是,即便身在中央,也要像记挂家中父母一般,记挂地方百姓,为百姓谋福。
第二次,是男子成亲的洞房花烛夜,剪下一缕长发,是为了和妻子的长发结成一缕,此后会由妻子编成挂饰或者绣成荷包,挂在床头,寓意是夫妻结发,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第三次,则是去世之时,在下葬当天的日出时分,由自己的嫡子剪下一缕,包好放入祠堂,是表示儿子和后辈们的记挂和念想。
王晋的发没有在初次入职中央时剪,而是在那个祭台上,被那男生女相的祭司亲手剪下。
王晋是后来回到府中,才知道先帝带去所有朝廷重臣的意味所在的。
看来是那个隐世的大家提前告知了先帝,他的官员中,将来会有能力挽狂澜,一手撑住摇摇欲坠的大秦,并且把大秦重新带回巅峰之人。
所以先帝毫不犹豫的带着人去了,并且对于自己一个一国之君,也没有个座位这件事丝毫不曾在意。
那祭司起舞时,玄色的长袍明明已经将他从头盖到了脚,别人只能看见祭司那颜色浅淡的薄唇,可以说,祭司自己蒙了大半张脸。
他不可能隔着玄色的兜帽,还能看到人的。
所以先帝对此更加深信不疑,当场封了王晋相邦之位,然后……带着王晋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吃喝玩乐”。
对于王晋刚当上相邦没多久,就因与东瀛战败,搞死一大批官员的事情,先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他也参与其中。
但是不得不说,那祭司说得很对。
三年后的今天,王晋刚刚是弱冠之年,依然稳坐相邦之位,并且,内里已经换了一个人。
一个带着系统的,能挽救大秦之人。
祭司的预言成了真。
王晋睁开了眼睛,那祭司的眉眼似乎还在眼前,王晋深吸了一口气,问林一:
“隐世的家族,有预知能力的,是哪家?”
林一顿了一下,似乎是费力的想了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
“要去查吗?”
王晋却摇头,看了眼抱着腓腓在一边玩的义妁,
“时间到了,自然会见到的。”
王晋隐隐的有一种直觉,他还会和那个隐世家族有来往,而且不是简单地一面之缘。
只是不知道,那祭司还在不在,不过在的可能性并不大。
毕竟他们虽然是可以知道一些事情,但是往往在说出来之后,就会死。
那家族的祭司能提前告知先帝这件事,肯定是做好了自己赴死的准备,而为了让大秦在短短三年后能有一丝生机,他毫不吝啬用了自己的命去换。
若是王晋没有穿越过来,原身被暗算致死,才登基三个月的女皇赢月瑶再被高俅嫁给北羌国君,那大秦就彻底完了。
整个大秦,就被高俅轻飘飘的拱手送了人。
林一又给浴桶里的药液加了一次温,王晋又有些昏昏欲睡,可是义妁不许他睡,魏永年又和义妁站在一边。
王晋揉了揉眉心,只得乖巧的在药液中当一个雕像。
交给先帝的发,似乎被先帝收起来了,而交给祭司的,祭司当即吩咐了下面和祭司身着相同大斗篷的人,放在家族中的另一个祭台里。
王晋总觉得,那个祭司或许还给族人或者先帝留了别的话,但是碍于群臣在场,不能直接说明,也有可能是不可以泄露过多的天机,只能等王晋自己去找到他的族人,才能知晓。
但是王晋没有想起更多的事情了,不知道这次突然想起,是因为义妁,还是王晋自己。
不过,想要想起全部,还是得看义妁和【水玉紫烟古琴】的。
等到王晋终于从药液中出来,又重新洗了一遍之后,回房已经是后半夜了。
肩膀上的腓腓直接跳到了王晋的枕边,大尾巴一卷,直接睡了。
王晋感受着身上久违的舒坦,又感慨了一声义妁不愧是“大汉女国医”,这医术就是不一样。
王晋几乎睡了一天外加半夜,此时倒是不困了,就坐在了绣榻边上,将堆起来的资料翻了翻。
第一份就是关于贾家和东瀛间谍的事情。
赢月瑶看过证据,尤其是那份武器清单时,据说是当场“大怒”,直接下令即刻问斩,少了一个都不行!
贾家上下一百三十九口,外加东瀛间谍六十八人,尽数推出午门斩首,即刻执行。
据说,那午门之外血流成河,东瀛间谍试图反抗,却被尽数格杀,那血染红了一大片地砖。
而抄家所得,凡是银票、金银等,一律充了国库,赢月瑶却反手就把搜出来的宝物之类,全丢给了王晋,让王晋分别赏赐给参与的廷尉寺官员。
赢月瑶还专门让传口谕的太监说明,这些宝物器具之类,全凭相邦王晋处置,让王晋只消随意分给廷尉寺一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