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九十一章“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
第92章第九十一章“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
道路蜿蜒在群山之中,官兵所护送的马车内,隋瑛一手搂着林清,一手掀开车帘,遥望外面的山峦和农田。
隋瑛双眉紧簇。
宁中地区,靠近顺天城,已是富庶安生之地,而临近初夏,农田却不见葱茏之色,多有荒废。行路过程中,隋瑛只见到三三俩俩扛着锄头走在树荫下的农民,个个面黄肌瘦,形销骨立。此地在宁中西边,靠近益州,若是闹起饥荒,为何不见上报?
隋瑛心情沉重,不免想起阁内关于东州的一些奏疏。
东州竟在赵瑞的压榨下困顿成了那等程度,地主勾结官府,大肆兼并土地,农民们没有饭吃,便是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给一口口粮。是以买卖人口盛行,诸多女子、童子都与双亲分离,囿于烟花柳巷,还被用来贿赂东羌。
和平的表象之下,已是拦到了根子里。尽管这一回给当地官员系统来上一次换血,可就如当初他把刑部里的职员上下轮换一遍,根烂了就是烂了,无论怎么换土施肥,俱是收效甚微,徒劳而已。
他想起了陆渊临终前的嘱托,改革势在必行,吏治、税赋、土地、还有拖垮了大宁朝财政的宗禄……诸多问题,正在侵蚀他们的国家。
可如今,他已经深陷在党争之中。但转念一想,党政也不过是必经之路,只有有了权,才有行改革的空间。否则在宗亲代言人的张邈王鄂面前,他所谓的改革变法,不过就是纸上谈兵。单他隋瑛一人,对付不了整个保守集团。
困扰他心的又何止于此,看向怀中闭眼休憩的林清。离道观所在之地还有十余里,好不容易这一次得了空,他希望那不出山的道人可以为他们开上一道门。
无论付出什么他都愿意。
马车停下,林清在他怀里幽幽醒来。路途遥远,从顺天城至此,已是花了三天三夜。临行前崔大夫是嘱托再三,切勿劳累,林清方才养好了气血,怕是劳累伤身。
“另外——”崔大夫私底下叮嘱隋瑛,“切莫使他情绪激动,否则那惊厥之症定是再犯,每犯病一次,都是对心神的莫大伤害,越发不能好了。”
隋瑛颔首,说有自己在身边,林清时常都是平静的。
又是绕过几个山头,林中更显幽静。终于来到了崔大夫所说的南明峰下。这南明峰于崇山峻岭之间,巍峨险峻,马车行到此处,好似无路可走。隋瑛便下了车,背着林清走上一条羊肠小道,韩枫则在一边帮扶着。
不久之后,他们便见密林深处有一小道童拿着扫帚垂首扫地,便知寻对了地方。
隋瑛将林清放下,林清便坐在韩枫随身带着的一个小板凳上。
“天儿热起来了。”林清掏出帕子给隋瑛擦汗,此际已是黄昏时刻。
韩枫便上前去问小道童,“敢问小师傅,有没有道路上去?”
小道童长得面面团团,灵动可人,看了一眼韩枫,又看了看隋瑛和林清,以及他们身后的一众官兵。
“这不是道路么?”小道童指着这延伸至峰顶、数千余级的青石台阶,回答道。
“要能走马车的。”
“那没有,要上去,只有这一条路!”
“这非得走上一夜!”韩枫瞪大了眼睛,“你莫不是开玩笑!”
小道童却咧开一口白牙,笑道:“我今儿个还是一早从上面扫下来的哩!我走得,诸位走不得?”
韩枫为难地看向隋瑛,只见隋瑛上前,恭恭敬敬朝小道童拱手,道:“在下乃顺天城远道而来的求医之人,不知舍忧道人可在山门?”
小道童垂首扫地,“在不在,您上去瞧一瞧不就知道了?”
“你!如此多的台阶,若是上去了不在,岂不是白跑一趟!”韩枫对小道童怒目而视。
隋瑛却伸手制止了他,“小师傅所言极是,在不在,还得我等亲自去探。”
“主子!这……”
隋瑛摇了摇头,道:“背上行李,带着点干粮和水,我们上去罢。”
“这约莫要走到天黑!”
“天黑又如何,天亮又如何,这条路总归是要走的。”隋瑛看向林清,蹲到了他面前,笑道:“晚儿上来!”
“你……”
“难不成我一个人上去?”
“难不成你要背我上去!”林清看向那望不到尽头的台阶,一人攀爬都是困难,何况还得背个人?
“不然呢?”隋瑛回头看他,“这荒郊野外,我可请不到轿夫,就算请到了,这台阶如此陡峭,我也不放心把你交给他们。”
见林清犹疑,隋瑛起身刮了刮他的鼻梁,问:“小看哥哥不是?”
“我没有……”
“没有就上来!”隋瑛猛地抄起林清膝弯,将他抱在怀里,“可是不愿意我背,要我抱了?”
说罢,隋瑛就三两个踏步上前,对身后官兵说道:“山门乃修道之人清静之地,你们不便上去,就在此处找个地方歇着,候着,我若要下山,自会知会你们。”
这一行人都是信得过的,隋瑛又嘱咐了几句,就抱着林清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
来时是黄昏,金光斜斜透过密林,落在行路人身上。而此际已是夜色深沉,浓雾四起。
而台阶依旧无止境。
南明峰上,掩映在树林后的道观似乎遥不可及,少年苦皱着脸,双膝酸软,已是再爬不动,瘫坐在台阶上,大剌剌地伸直双腿直喘气。
而台阶上方,隋瑛背着林清,好似不知疲倦,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挪移着。
缥缈雾气萦绕在他们身上,好似也带着重量。
“歇一歇罢。”林清心疼地揩拭隋瑛额间的汗水,“你的膝盖受不住的。”
“无妨,可不能叫你在这里过夜,湿气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