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宝玉应试寻前路,巧姐临难待救星 - 白话版红楼梦 - 球小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白话版红楼梦 >

第119章宝玉应试寻前路,巧姐临难待救星

宝玉的话让莺儿听得满头雾水,正打算离开,突然宝玉又叫住了她:“傻妹妹,我给你说明白吧。你姐姐有福气,你跟着她,当然也能享福啦。别太相信袭人姐姐,以后好好照顾我就行了。将来有啥好处,也算你没白跟我一场。”

莺儿听着前面还挺有道理,后面又有点混乱了,就说:“懂了懂了,我姐姐还等我呢。二爷想吃水果,让小丫头来找我吧。”宝玉点了点头,莺儿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宝钗和袭人都回来了,各自回房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考试的日子。大家伙儿都盼着宝玉和贾兰能写出好文章,一举夺魁。可宝钗眼尖,发现宝玉虽然学习挺不错的,但不知怎么的,总有点儿淡淡的,不像平时那么活泼。想想也是,这叔侄俩都是头一回参加考试,宝玉又自从跟和尚那段事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虽然看着他认真学习挺高兴的,但这变化太快太明显了,心里总觉得有点悬,怕他再出什么岔子。

所以考试前一天,宝钗忙得团团转,一方面让袭人带着几个小丫头和素云她们把宝玉和贾兰的考试用品都收拾得妥妥当当的,还亲自检查了一遍,生怕有什么遗漏。另一方面,她还特意去跟李纨说了,让王夫人多派几个家里稳重可靠的人手,理由是怕考试当天人太多,不小心撞了碰了。

宝玉和贾兰第二天换上了半新半旧的衣服,兴高采烈地来见王夫人。王夫人叮嘱他们:“你们俩都是头一回考试,可你们长这么大,一天都没离开过我。就算不在跟前,也有丫鬟媳妇们陪着,哪有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睡过觉。今天你们自己进去,孤孤单单的,一个亲人都没有,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早点写完文章出来,找到家人早点回来,也让你们妈妈和媳妇们放心。”王夫人说着说着就伤心了。贾兰点头答应,宝玉却一声不吭。

等王夫人说完,宝玉走过去给王夫人跪下,眼泪汪汪地磕了三个头,说:“妈妈养了我一辈子,我没什么能报答的,只能在考场用心写作,争取中个举人回来。那时妈妈高兴了,我这辈子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不好的地方也都掩盖过去了。”王夫人听了更伤心,说:“你有这个心是好的,可惜你奶奶看不到你了。”一边说一边拉他起来。

宝玉却坚持不起来,说:“奶奶看得到看不到,反正她都知道,都高兴,知道了,高兴了,就像见到了一样。只是隔了个身体,没隔心啊。”李纨见状,怕宝玉病发,也觉得气氛不吉利,忙过来劝:“太太,这是大喜事,何必伤心呢?宝兄弟现在很懂事,很孝顺,也肯用功,只要带着侄儿好好写作,早早回来,让咱们的老先生们看看,等着你们都报了喜就圆满了。”说着让人扶起宝玉。

宝玉却转身给李纨行了个礼,说:“嫂子放心,我们俩一定能中。将来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能戴凤冠穿霞帔呢。”李纨笑着,差点又说伤心的话,忙咽回去。宝玉笑着说:“只要有个好儿子继承家业,就是大哥哥看不到,他的后事也算完成了。”李纨看时间不早,不再多言。这时宝钗已经听傻了,这些话听着都不吉利,又不敢当真,只能忍泪不言。宝玉走到她面前,深深行了个礼。大家看他怪怪的,又不敢笑。宝钗眼泪直流。众人更是惊讶。

宝玉说:“姐姐,我要走了,你好生跟着太太,等着我的好消息吧。”宝钗说:“时候不早了,别说了。”宝玉说:“你催得急,我也知道自己该走了。”回头见惜春和紫鹃没在,就说:“四妹妹和紫鹃姐姐替我说一声,反正总能见面的。”

大家觉得他说的又像有理又像疯话,都说他是头一回出门,都是被太太的话影响的,不如早点让他走了算了,就说:“外面有人等你呢,再闹就误了时辰了。”宝玉大笑:“走了,走了!别闹了,完事了!”大家都笑着说:“快走吧。”只有王夫人和宝钗像生离死别似的,眼泪直流,宝玉却嘻嘻哈哈的,一副傻样,就这样出门走了。

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宝玉和贾兰一出门考试,贾环就气得牙痒痒,心里暗想:“这回可得给咱妈出口气了。家里男人都不在,大太太都听我的,我还怕谁啊!”他一拍大腿,找邢夫人去了,一进门就甜言蜜语地拍马屁。邢夫人听了,高兴得不得了,直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那巧姐儿的事,本来该我拿主意,你琏二哥却犯浑,不找自家奶奶,反而找外人!”邢夫人抱怨道。

贾环一听,立刻接话茬:“人家说了,就认我们这门亲。现在事儿定了,还要送大礼给太太呢。太太您有了这么个藩王孙女婿,还愁大老爷没大官做吗?我得去问问巧姐儿,看她是不是也这么没良心。”

邢夫人点头说:“是该告诉她,让她知道你的好。平儿那个糊涂人,竟然说这事儿不好,还说你太太也不同意,肯定是怕我们得意。你琏二哥回来要是听了别人的话,这事儿就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环一拍胸脯:“事儿都定了,就等太太您给个八字。王府规矩,三天就娶亲。不过,就怕太太您不同意,那边说犯官的孙女不能明娶,得悄悄的办,等大老爷官复原职,再大办宴席。”

邢夫人一挥手:“怎么不同意啥,按礼行事就是。”贾环一听,乐得合不拢嘴:“那太太您就给个帖子吧。”邢夫人一笑:“你这个小糊涂虫,家里都是女人,让芸哥儿写一个就是了。”贾环连忙答应,跑出去找贾芸,拉着王仁一起去外藩公馆办事去了。

没想到刚才说的话,早被邢夫人的丫鬟给听去了。这丫鬟可是平儿帮忙才选上的,一抽空就跑到平儿那儿,把事情一五一十都给说了。平儿早就知道这事儿不妙,已经跟巧姐详细解释过了。巧姐哭了一整夜,铁了心要等她爹回来做主,大太太的话她是不会听的。今天又听到这话,她立刻就大哭起来,非得找太太理论。

平儿赶紧拦住她:“姑娘,你先别急。大太太可是你的亲奶奶,她说琏二爷不在家,她能做主,还有舅舅在那儿撑腰。他们都是一伙的,你一个人哪里说得过他们啊。我毕竟是个下人,说话也不顶用。现在咱们只能想法子,可不能鲁莽行事。”邢夫人的丫鬟也急匆匆地说:“你们得赶紧想办法,不然就要被抬走了。”说完,就走了。

平儿回头一看,巧姐已经哭成泪人儿了,她赶紧扶着巧姐:“姑娘,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琏二爷又不在,听到他们那些话——”话还没说完,邢夫人那边就派人过来告诉:“姑娘,有喜事了。让平儿把姑娘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如果是陪嫁的话,之前说好了要等琏二爷回来再办。”平儿只能答应下来。

瞧见王夫人过来,巧姐儿赶紧抱住她,眼泪鼻涕一把,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王夫人也忍不住哭出声来:“妞儿别急,我可是为了你跟大太太说了不少好话,可她就是不听啊。咱们只能先稳住她,赶紧派人去告诉你爹。”

平儿这时候插嘴说:“太太还不知道吧?今早三爷跟大太太那儿说,外藩的规矩三天就过去了。现在大太太都让芸哥儿把名字和生辰八字送过去了,还等什么二爷啊?”

王夫人一听“三爷”这两个字,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愣了半天才连声让人去找贾环。找来找去,有人说:“今早跟蔷哥儿和王舅爷一块儿出去了。”王夫人又问:“芸哥呢?”大家伙儿都摇头说不知道。巧姐屋里的人都是干瞪眼,一点办法也没有。王夫人也没法和邢夫人争,只能抱着头和大家一起大哭。

一个婆子走进来说:“后门那头有人说,那个刘姥姥又来了。”王夫人一听,忙不迭地说:“家里现在一团糟,哪有工夫招呼客人。随便找个理由打发她走吧。”平儿却道:“太太,您还是让她进来吧,她毕竟是巧姐儿的干妈,也得让她知道一下情况。”王夫人没吭声,那婆子就把刘姥姥领进来了。大家礼貌地打了招呼。

刘姥姥见大家眼圈红红的,心里纳闷,过了一会儿才问:“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大家都想念二姑奶奶了?”巧姐儿一听提到她妈妈,哭得更凶了。平儿忙说:“姥姥,别提这些了。你既然是巧姐儿的干妈,有些事你也该知道。”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刘姥姥听完后也愣住了,半天才笑着说:“哎呀,这么聪明的姑娘,没听过鼓词吗?这事儿方法多得很,有什么难的。”平儿急忙问:“姥姥,您有什么好主意快说吧。”

刘姥姥说:“这事儿简单,偷偷地走,让他们谁也不知道,不就完了。”平儿说:“这哪行啊,我们这样的人家,能走到哪里去?”刘姥姥说:“只要你们愿意,就到我屯里去。我可以把姑娘藏起来,让我女婿找人,让姑娘亲笔写封信,送到姑老爷那里,他肯定会来的。这样不行吗?”

平儿问:“大太太知道吗?”刘姥姥说:“她们知道我来了吗?”平儿说:“大太太住在后头,对下人挺刻薄的,有什么消息肯定不会让她知道。您要是从前门来,她可能就知道了,但您是从后门来的,就没关系。”刘姥姥说:“那我们说好了,我让我女婿准备车来接。”平儿说:“这事儿刻不容缓,您先坐着。”

她急忙进去,背着人把刘姥姥的话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想了半天,觉得不妥。平儿说:“只有这样了。您就装作不知道,回头再问大太太。我们这边赶紧准备,二爷应该回来也快。”王夫人没说话,叹了口气。巧姐儿听后,忙对王夫人说:“只求太太救我,爸爸回来只会感激您的。”平儿说:“别说了,太太您回去吧。回头派人看住屋子。”

王夫人说:“小心点,你们两个人的衣服被褥也要准备好。”平儿说:“得赶紧走,否则等她们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王夫人点点头,说:“行了,你们快去准备吧,有我呢。”于是王夫人回去,找邢夫人聊天,先把邢夫人绊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儿这边派人去准备,叮嘱说:“别避人,有人来问,就说是大太太吩咐的,要辆车送刘姥姥。”这边又叮嘱看后门的人雇了车。平儿把巧姐儿打扮成青儿的样子,匆匆忙忙地走了。平儿也假装送人,趁人不注意,上了车。

最近贾府后门虽然开着,但只有一两个人看守,加上家大业大,人手不足,空荡荡的,谁能照顾得到。邢夫人又不体贴下人,大家都感激平儿的恩情,所以一起帮忙让巧姐儿逃走了。

邢夫人还在和王夫人聊天,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王夫人不放心,聊了一会儿,悄悄地去找宝钗,心里还是放不下。宝钗见王夫人神色不对,问:“太太心里有什么事?”王夫人就把事情悄悄告诉了宝钗。宝钗说:“这事儿太危险了!现在得赶紧让芸哥儿去阻止才行。”王夫人说:“我找不到环儿。”宝钗说:“太太您先装作不知道,我找人去告诉大太太。”王夫人点点头,让宝钗去想办法。先不说这些。

再说那些个外藩,本来是想买几个使唤的女子,听了媒人的片面之词,就派人去看了看。那些去看的人回来报告了藩王。藩王一问,大家都不敢隐瞒,只得实话实说。外藩一听,这家人可是世世代代的贵族,吓得他直拍大腿:“这可了不得!违反了禁忌,差点儿就捅了大篓子!我朝觐都结束了,马上就要选个吉日出发,如果再有人来说这个,赶紧给我打发走!”

就在这天,贾芸和王仁他们正在递送年庚,府里的人就大嗓门儿地说:“王爷有令,谁敢再用贾府的人冒充民女,抓住就严惩不贷。现在可是太平盛世,谁敢这么大胆!”这一嗓子,把王仁他们吓得抱头鼠窜,一边跑一边骂那个多嘴的人,最后没劲地散了场。

贾环在家里干等消息,突然听说王夫人叫他,心里那个急啊,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见贾芸慌慌张张地回来,他赶紧追问:“事情成了没?”贾芸急得直跺脚:“糟糕啦,糟糕啦!也不知道哪个家伙泄了密!”然后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贾环气得目瞪口呆:“我今早跟大太太说得多好听啊,现在可怎么办?全都是你们这伙人把我给坑了!”他正发愁呢,就听见屋里乱糟糟的,有人叫着贾环的名字:“大太太二太太叫你们呢。”他们俩只好硬着头皮进去。

一见王夫人脸色铁青,气得要命:“你们俩干的好事!现在巧姐和平儿都被逼死了,快去给我把尸体找回来!”两个人赶紧跪下。贾环不敢吭声,贾芸低着头说:“我们哪敢啊,都是为了邢舅太爷和王舅爷要给巧妹妹说媒,我们才去跟太太们说的。大太太答应了,我才写信的。人家还不愿意呢,怎么就逼死妹妹了呢!”

王夫人火冒三丈:“环儿不是跟大太太说过,三天之内就要把人娶走吗?说亲是这样的吗?我不跟你们废话,快把巧姐儿交出来,等老爷回来再算账。”邢夫人这时候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默默流泪。王夫人指着贾环骂:“赵姨娘那么混账,生下的儿子也是这么混账!”说完,让丫鬟扶着回了自己房间。

那贾环、贾芸和邢夫人三个家伙,互相指责起来。有人就说了:“得了,现在别光顾着埋怨了,巧姐儿肯定没死,估计是平儿带她躲到哪个亲戚家去了。”邢夫人就把家里的仆人们叫过来一顿臭骂,追问巧姐儿和平儿去哪儿了。

谁知道那些下人异口同声地说:“大太太,您别问我们,您去问那些当家的爷们就清楚了。您也别太闹了,等我们太太问起来,我们自有话说。要罚就大家一起罚,要罚就一起受罚。自从琏二爷走了之后,外面闹得简直不像样子!我们的月钱月米都不给了,还赌钱、喝酒、闹小旦,甚至还把外面的女人接到家里来。这不是那些爷们干的事吗。”这话一出,贾芸他们都没话说了。

王夫人那边又派人过来催:“让爷们快去找人。”贾环他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又不敢去问巧姐那边的人。他们心里明白,大家肯定把巧姐儿藏起来了,但这种话哪敢在王夫人面前说出口。只能四处去亲戚家打听,但就是找不到巧姐儿的踪影。家里有个邢夫人,外面还有贾环他们,这几天闹得是日夜不安。

眼看着到了宝玉和贾兰考试结束的日子,王夫人心里就盼着他们俩能平安回来。结果等到中午,人影都没见到,王夫人、李纨和宝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忙不迭地派人去他们住的地方打探消息。派了人去,却也没带来宝玉和贾兰的消息,连去的人也不见了踪影。于是又派人去找,还是没回来。三个人急得像心里熬着热油,一直到傍晚,才有人回来,是贾兰。大家急忙问:“宝二叔呢?”贾兰一脸泪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二叔不见了!”

王夫人一听,整个人都傻了,半天说不出话来,直接躺床上不动了。亏得彩云她们在后面扶着,好歹把她叫醒,她还是哭个不停。宝钗也是一脸惊愕。袭人她们已经哭成了泪人,一边哭一边骂贾兰:“你个糊涂蛋,你跟二叔在一起,他怎么就不见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兰说:“我和二叔住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考试的时候,我们也没分开,就在一块儿。今天早上,二叔的卷子早早写完了,还等我呢。我们一块交了卷子,从龙门口一出来,人一挤,回头就不见他了。我们家接场的人都在问我,李贵还说看见的,就几步远,怎么一挤就不见了。现在李贵他们正在四处找,我也带人把各个号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所以我这阵子才回来。”

王夫人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宝钗心里也明白了个大概,袭人还是一个劲地哭。贾蔷他们不等吩咐,也急忙分头去找。可怜荣府的人,一个个都急得要死,准备的接场酒饭也白准备了。贾兰也忘了自己累不累,还要自己去找。王夫人拉住他说:“我的儿,你叔叔不见了,你可不能再出事。好孩子,你去歇会儿吧。”贾兰哪里肯听,尤氏她们也劝个不停。

只有惜春心里明白,但又不好说出来,就问宝钗:“二哥哥带玉了吗?”宝钗说:“那是随身的东西,当然带了。”惜春听了没再说话。袭人想起那天抢玉的事,也觉得可能是那和尚搞的鬼,心里难过死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回想宝玉以前对她的好,有时候气他,他就生气,但也有让人心里暖暖的地方。那时候宝玉气急了,就会发誓要去做和尚,谁知道今天竟然真的应了誓!看看天色,已经快四更了,还是没消息。

李纨担心王夫人身体吃不消,极力劝她回房休息。大家都跟着伺候,只有邢夫人回去了。贾环躲着不敢出来。王夫人让贾兰也去休息,结果一晚上都没睡。第二天一早,虽然有人回来,但都说找遍了所有地方,就是找不到宝玉。于是薛姨妈、薛蝌、史湘云、宝琴、李婶她们一个接一个地过来问候,打听消息。

接连好几天,王夫人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茶饭不吃,生命垂危。突然,家里有人跑回来报告:“海疆那边来人了,说是统制大人派来的,告诉我们家三姑奶奶明天就到京城了。”王夫人一听,哎呀,探春要回来了,虽然这宝玉那块心病没法治,但心里总算是稍微宽松了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