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传歌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二十二章:传歌

农人就是这样,平日里一盘散沙,一旦因为某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所向无敌。碰到凝成一股绳的农人,官兵又有什么用?最闲的反倒是牛家土司治下的各个寨子,知府、和知县、牛画树实在是让刘善花叫出蛟龙给吓怕了,再不敢来逼租,而是绞尽脑汁想其他办法。

但是刘善花并不得闲,别家土司治理的乡镇,每个寨子都有农人来请刘三姐去传歌。什么壮民啦,苗民啦,瑶民啦……全都有人来请:“刘三姐,乡亲们叫我来,请你去我们瑶寨传歌的。”

“刘三姐,乡亲们都说叫我请你去我们苗寨,给大伙传歌。”

“刘三姐,你是我们壮民,还是去我们那边的壮寨,给大伙传歌吧!”

……

传歌,就是教别人唱山歌。

刘善花这个寨子,最近每天都要接待好多从外乡来的农人,他们全都是来请刘三姐去传歌的。刘善花分身乏术,就给这些来请的农人传歌,唱道:“哎嘿!支支山歌只四句哎,东搭西搭唱得去哎,莫怕山歌唱不好哎,好好歪歪有人听吔!”

“哎嘿!唱歌不管是谁人,只要脑壳转得赢,别看只有四句话,好多书生唱不成。”

“哎嘿!唱歌不是随口哼,唱的全是随心声,心里有话就唱歌,想唱什么唱什么哎。”

……

来请刘三姐去传歌的人,跟着刘善花学歌。这歌学起来很快,一下子就能学会。跟刘善花学歌以后,又回去教本寨的人唱歌。十万大山,到处都知道刘三姐在给土民传歌。

这一段时期,唱得最响亮的山歌,就属刘三姐传的歌。尤其是那五首《骂皇帝》,已经成为十万大山土民闹民变的一面旗帜了。

各家土司,还有各州、县的州官、县官,一个个急得团团转。

州官、县官和各家土司互相埋怨,这边说:“都是你不好,你要是同意执行当今皇帝的减租政策,哪会有这种事?”那边说:“你还有脸说?你要是把高祖皇帝的圣旨执行到位,哪会有这种事?”

州衙、县衙、土司衙门,一个个当官的全都急坏了,就连一向只负责跑腿和押运的武官,也参与进来埋怨。事情闹成现在这样,已经没有办法收场了。

有人提出:“不如我们把那个什么刘三姐给……”比划出杀头的动作。

马上就引来一片的反对声:“等你打得赢那条龙再说。”

“你以为会仙术的人那么好杀?”

“你都能想到,别人怎么会想不到?就你聪明吗?有本事,你去杀一个试下,看看能不能成?”

“行,你去吧。你真要能杀了她,土司们一定感激涕零,绝不会亏待于你的!”

……

秋老虎的季节本来就热,加上心里有急事,这些官老爷现在基本上就是大热天被架在火炉上面烤的滋味。

宜州府衙,知府把宜山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召集起来,包括州府本级的,还有下面县里的,以及各家土司。

刘三姐传歌,名气响遍十万大山,土民闹民变是一浪高过一浪,一波强过一波。十万大山各州、县,还有各家土司,全都问宜州府要个说法。这压力,知府也顶不住,再这么整下去,只怕岭南道台就要拿自己开刀了。知府只能把属地官员全都叫来开会商量要怎么应对。

知府开门见山地说:“众家土司,现如今的状况,大家都清楚,现在不是官家不出兵帮你们去逼租,而是你们也看到了,官兵就打不过那些土民,所以本府还是那句话,你们还是松口退一步,这样才能把民变平息下去,把租税收上来。”

土司全体反对:“府台大人,此事万万不可。你想想,官兵打输了,就向那帮刁民妥协,岂不是助长那些刁民的气焰?这样下去,他们还不得寸进尺,以后稍不如意就闹民变?这怎么要得?要不得,千万要不得。”

知府说:“现在的问题是,官兵打不过他们,如果不妥协,你们怎么把租税收上来,又拿什么来交税、交贡?不妨暂时向他们妥协,先把这一季的租税收上来,剩下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

土司还是不同意,都说:“不行不行。皇帝要给他们减租,那是皇帝爱民如子,这钱就该皇帝来出,不应该让我们土司减收。”

“就是就是,我们土司太亏了。”

“对,这钱凭什么叫我们土司出?”

……

等全体土司发完言,知府又劝:“众家土司,这不是没有办法吗?你们现在是讲理讲不赢,顶多勉强算个平手,然后动武也打不赢啊!不退让一点,你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土司叽叽喳喳好一阵说:“府台大人,那刘三姐骂皇帝,煽动乡民造反,抗交租税杀官兵,哪一条不动摇官家的执政基石?就算按照太宗皇帝、高宗皇帝的说法,不追究她骂皇帝的事,就算她抗交租税是我们土人内部事务,皇帝不管,难道她杀官兵,皇帝也不管?我等会和十万大山各州府的土司一起联名上书,要求皇帝再派大军前来,惩处刘三姐。我等就不信,凭皇帝手握的雄兵百万,良将千员,还打不过十万大山的区区土民。”

“对,我等会联名上书,请皇帝惩处刘三姐。”

“不错。大唐军何其英勇善战,我们宜州的官兵会败给乡民,只是吃亏在人实在太少而已,只要多调一些兵马过来,哪有打不赢土民的道理?”

……

校尉在座,听得头都大了,开口叫停:“众家土司听本将说几句。”

土司停下来,看着校尉说:“大人有话请说。”

校尉说:“你们想过没有,人家为什么跟官兵拼命?不就是白劳还要打倒贴,没有活路吗?就算朝廷派大军来,打败这些土民不在话下,但是人家横竖都是一死,到时候只会是尸山血海,而不会是人家白劳打倒贴,就算把他们全都杀光了,那又有什么用?你们还怎么收租税?还不是全都得饿死?所以呀,你们还是听府台大人一句劝,稍微退让一步,人家有条活路,自然就会与你们皆大欢喜。”

土司马上反对说:“大人,你这一碗水没有端平,凭什么那帮刁民可以不退让,我们土司就得退让?”

“是噢,大人,你这一碗水得端平才是。”

“没错,大人,你何不去劝那帮刁民退让一步呢?”

……

校尉无话可说。这圣旨跟圣旨打架的事情,当官的劝不和,那就只能由皇帝裁决。很有可能皇帝都难以决断,要开朝会决断。自己区区一个州府的武官,对这种事情肯定是没有话语权的。

知府也没办法,只好说:“那就依众家土司,你等联名上书好了,本府也会据实上报,跟你等一起等候圣裁。”

牛画树说:“不行,至少府台大人和天河县爷得跟我们一起联名上书。”

知府、和知县连连摇头拒绝:“我们又不是土司,跟你们联名上书干什么?”

牛画树问:“你们好意思不联名?”

知府说:“在座这么多人,凭什么叫我俩跟你们联名?要联名那也得大家一起联名才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