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画眉困在八角笼
莫怀仁心情复杂。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罗英终究不是土司,只是个读书郎,可以为莫怀仁着想,但不可能为土司着想。
这就是现实。
莫怀仁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但“请”刘三姐,还是要“请”的。
罗英在莫府所说的那一番话,已经传到十万大山部分地区,对土人的影响相当大。
一方面,十万大山那些山歌手,经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发现罗英说得对,农人要尽快让种田不用交租税的日子早日到来。
只有这样,农人才算真正过上好日子。
另一方面,十万大山的众家土司叫来平日养的读书郎,经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发现罗英说得对,李隆基也是要让种田不用交租税的日子早日到来。
要知道,只要农人还要交租税,则人口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改朝换代,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毕竟地越来越少,不交租税都难养活自己,何况还要交租税呢?
只有到了罗英说的那种盛世,农人种田不用交租税,还能拿到补贴或者高工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个怪圈。到时候,粮食是能够确保的,而从业范围别说三十六行,怕是三千六百行都不止,也不怕没事干赚不到钱。
但这对众家土司来说,那就不可接受了。毕竟这是要割土司的肉,这事必须坚决对抗。
于是,众家土司纷纷造势攻击罗英:“荒谬!”
“简直是谬论!”
“他是输给刘三姐,自己的面子下不来,就故意造谣生事呢。”
“我看他是仇视皇室,故意借机出皇家的丑。”
……
说什么的都有,都想把罗英置于死地。
紧接着,众家土司纷纷给莫怀仁来信:“莫公切莫相信罗英那一套歪理邪说。”
“罗英安的可不是什么好心,莫公别上当。”
“罗英这是利用莫公,成全他自己的才名呢。”
……
当然,莫怀仁也是傻瓜。眼下,众家土司可没有性命之忧,只有自己有性命之忧,罗英恰是可以救自己命的人,不相信罗英相信谁?相信众家土司,自己就完了。
但这么多土司来信,莫怀仁的压力也大。莫怀仁索性把这些来信全都一把火烧了,眼不见为净,也不给众家土司回信。
刘善云听了李老汉的话,打算学一下打渔,就在家门口,拿起篾刀破竹篾,打算织个鱼筐,回头跟李老汉去江上试试打渔。
刘善花则是一大早,就叫上舟妹去山上砍柴。
姐俩来到山上,开始砍柴。舟妹看到刘三姐开始砍柴,唱歌说:“姐砍柴来妹相帮,问你砍柴砍几长?”
刘善花就回歌说:“长长短短呐一下砍,哪个带了尺来量?”
舟妹点点头,就去砍松树。
刘善花自己砍了几刀,砍下来一跟柴禾,拿起来看看边上有没有人,要把柴禾丢到一边,忽然看到舟妹在砍松树,马上叫她:“舟妹。”
舟妹停手,“嗯”了一声。
刘善花唱道:“砍柴莫砍岭上松,小小松树有大用,有日松树哇撑天起,敢挡东南西北风。”
舟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应一句:“哎!”去砍别的树。
刘三姐第一天到家里,就告诉过自己松树柴的坏处,自己第一次来给她帮工,却把事给忘了。
刘善花看到舟妹不砍松树柴了,才自己又去砍柴。
山脚下,阿木、阿祥、阿斌他们听到刘三姐在唱砍柴歌,也把柴禾担子歇在山路上,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才走。
莫进财那天受了莫怀仁的命令,要来“请”刘三姐,当天就叫上四五个身强力壮的家丁。
这几个家丁都是外县招来的,平常也不出莫府,当地人不认识他们。
莫进财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把大背刀,带上他们出来“请”刘三姐。
一连好多天,莫进财都没有得手,只能继续盯着刘三姐的举动。
直到今天,刘三姐跟舟妹上山去砍柴,莫进财认为机会来了,又带着这几个家丁来盯梢,等到阿木、阿祥、阿斌他们走后,看看四下无人,就在路边埋伏起来,等候刘三姐下山。
刘善花和舟妹一人砍好一担柴禾,挑下山来,还一边走一边唱山歌:“进山听见斑鸠叫,出山又闻鹧鸪啼,一声山歌呀唱出口,气死深山老画眉……”
姐俩边唱歌边赶路,走了一段路,刘善花关切地问:“舟妹,你累不累?”
舟妹还小,虽然也干体力活,但是似乎并不是肩挑类的体力活,刘善花怕她挑担子时,肩膀吃不消。
舟妹回答:“不累。”
体力活干多了,本来就有力气,加上以前种田的时候,也试着挑过秧苗的,虽然比柴禾轻的多,但是现在个子也比以前高多了,力气也比以前大多了,挑这么一担柴禾,自然是不累的。
莫进财大老远看到刘三姐来了,对几个家丁轻声吩咐几句,就先回了莫府。他也不赶留在这里,毕竟舟妹认得他,万一被喊破了,就糟糕了。
家丁全都点点头,分开一点,其中一个家丁去埋伏在前头,剩下三四个家丁去埋伏在后头,就等刘三姐过来。
刘善花走在前,舟妹走在后,与家丁埋伏的方向是相对的。
等到姐俩走进埋伏圈,埋伏在前头的那个家丁出来,去扒拉舟妹身上的柴禾担,吓得舟妹叫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