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步步为营(今日三更求收藏)
第47章步步为营(今日三更求收藏)宛城,位于南阳盆地最富饶的地方,凭借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人口稠密,经济富裕。在这大汉普遍灾害的时候,依旧是大汉重要的赋税来源。
作为南阳郡首府,宛城的城池规模堪比襄阳,城墙高达六仗,城墙上角楼林立,防御设施更是齐全看着就让人生畏。
有如此高大的城墙,加上完善的防御器械,宛城怎么都不可能被黄巾军攻破。
然而事实上,黄巾军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攻破了城池,再次证明了那句千古名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太平道打着反抗暴政的名义,喊着天下太平的口号,众多吃不饱饭的百姓加入其中。
不反抗就要死。
连死都要来了,谁还顾忌什么礼仪法律?
谁还会怕那一身赤皮?
所以,这群心中有了信仰的黄巾军攻无不克。
即便是朝廷精锐的五军、禁卫军,也被一群汉民杀得丢盔弃甲。
然而,起义过去了一个多月,黄巾军也开始发生变化。
高举的旗帜依旧飘扬,信仰却已开始涣散。
战斗过后,富户被屠杀,粮食被分食,豪绅躲在城里,他们呢,依旧是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太平道只是喊得好听,他们这些小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压迫的对象。
贫农小户或许愚昧,但并不是傻子。
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关心的是拿到手的好处。
当好处不再,或者看着别人享受利益的大餐,自己只能和以前一样啃着树皮青菜时,人心就变了。
此时,宛城周围的黄巾军,数量已经高达三十万。
但在城中,真正的黄巾主力,不过三万。
更多的人,只是想用这个身份,‘正大光明’的抢夺别人的食物和财货。
此时的宛城到处都充斥着暴力。
一群精力过剩的汉子,没有法律的制裁,没有了道德的束缚,又没有人站出来管理,烧杀淫掠便习以为常。
初始,张曼成还会约束军队,因为他清楚,这不是他想要的世界。
但这种约束,只是明面上的管理,大家私底下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归根结底,黄巾军这种宗教的管理形式,无法有效的约束部下,大家都是头目,都是渠帅,凭啥就要听你的?
没了军规,没了约束,在有外力压迫的时候还能团结起来。
但没有外力时,这些人就会变得斤斤计较,为了利益面红耳赤。
头目们如此,手下更是猖獗。
一些人,会带人集体掳掠,将宛城周围的村子青壮掳来,拉起一直队伍自己当个头目。
这些人,享受着以前不曾有的生活,美酒佳肴,大家闺蜜,恣意的生活。
黄巾军腐败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张曼成的预期。
此时,张曼成坐在太守府上,只是看着手下送上来的情报,眉头紧皱。
桌案上一共两分情报,一份是颍川渠帅波才派人送来的。
一份是宛城周边的情报。
波才派人来诉说长社战场的情况,他们已经将长社围住,虽然皇甫嵩和朱儁两人合兵一处,但人数不多,攻破城池指日可待。
另外传来大贤良师的情况,在冀州连败官军,更是连杀朝廷多为大将,战事一片良好。
最后询问宛城境况,南阳是否可以占据,能否北上汇合直捣洛阳。
张曼成叹息一声,若是先前拿下宛城时,自己会毫不犹豫的给出时间,率领大军直捣洛阳。
但现在,出现了一些列的变故,自己派赵弘取育阳城没了音讯,最近才知道育阳城被朝廷的荡寇将军评定,赵弘十有八九是没了。
他虽然攻破宛城,但粮草并不足以支撑大军知道洛阳,幸好宛城里面富户不少,缴获了不少粮食,但如此庞大的队伍,每天都是海量的粮草供应。
为了减轻负担,他甚至下令裁撤老弱,但收效甚微。
手下们都觉得,人多,力量才大。
所以,城里的粮草在不断减少。
长此下去,部队总得散掉。
拿起宛城周围的情报,张曼成忧心更胜。
育阳城里的战斗他已经打听清楚,也知道刘涛的底细。
新野太守,手下有黄忠、魏延等人,骑兵五百,麾下士卒一直都在战斗,堪称精锐。
现在屯兵两万,随时可能攻击宛城。
这样的敌人,让他不得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