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文聘黄叙
第70章文聘黄叙
第二天,刘涛并没有急着出发去找寻百草林,而是再城中呆了半响,等待黄忠的归来。南阳郡已经完全被掌握在手中,除了在靠近襄阳的地方留下三千人作为守备,黄忠率领一万大军开始返回,准备回宛城,参加接下来的大战。
这就是荡寇将军的好处,现在只要有黄巾军,刘涛就可以出兵讨伐,而且不必担心别人上奏朝廷说自己擅自行动。
黄忠得到消息,自然要带大军赶来。
中午时分,刘涛见到了黄忠一行人,随后便将军队安置于军营当中。
随货,黄忠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刘涛处,当刘涛见到此人时,心理却是惊喜。
因为,他认出此人,就是荆州未来大将,文聘。
“将军,此乃末将在襄阳时的同僚,文聘文仲业。”
“此次末将回家接家眷,仲业便随某前来。”
黄忠说完,一旁的八尺青年,面目清秀,脸上带着刚毅,待黄忠说完后,便单膝跪地,“末将文聘,叩见荡寇将军。”
“末将听闻将军扫灭蛾贼,护我百姓,心向往之。”
“愿为将军麾下小卒,建功立业。”
文聘说话声不卑不亢,让人心声好感。
刘涛快步上前扶起来,打量着这位未来的荆州大将,“果真英武,一表人才!”
刘涛不由自主的夸赞,要知道文聘坐镇荆州,麾下将士精锐,士气高昂,刘表在世时多次抗击曹操,刘表死后,跟随投降了曹操,又多次抗击东吴和西蜀进犯,更是在断了关羽粮草,烧了战船,坐镇江夏数十年,可谓是名震敌国。
这样的人才,未来镇守一方的大将,刘涛见了如何不喜欢?
“仲业天资,如何当的一小卒?”
“世人若知,岂不笑某家识人不明,将宝玉当成砖石?”
刘涛说着,明显能够感受到文聘身上的颤抖。
原先,他在襄阳也不过比起黄忠好一点,担任军侯。
但见识到官场的黑暗,又见到黄忠的遭遇,心中建功立业的心立刻被点燃,这次黄忠回襄阳接家眷,就毅然的放弃军职,跟着黄忠一起来渐渐,这位崛起的荡寇将军。
此时,听到刘涛如此说,显然对自己很看重。
接着就听刘涛说道,“仲业文武俱佳,这新野乃是本将心腹之地,正要托付大将镇守之,不知仲业可愿为某守这桑梓地?”
文聘听闻,再次跪下,“蒙将军看重,末将愿为大人执鞭鞍马,守土护民!”
“哈哈!”
“好!”
刘涛开心笑道,若是那植株成功栽培,这新野以后的地位可就重要了,甚至关乎将来的大业,刘涛不得不找一个能力出众又信的过的人来镇守。
文聘能力肯定足够,至于忠诚,刘涛相信只要不自毁长城,这员大将就不会逃出自己的瓮中。
“文聘!”
“末将在!”
“本将军任命汝为校尉,从屯田兵中招募一军,军官由汉升军中抽调配齐,负责新野周围防务!”
刘涛说完,这下不仅文聘震撼,就是黄忠也觉得,这个任命出乎预料。
要知道,现在军中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校尉,文聘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此时一来就是校尉,还能够独领一军,负责新野守卫,可见刘涛对他的重视啊。
“末将,末将叩谢将军!”
文聘神情激动,连连叩首。
刘涛将其扶起,“仲业,这新野至关重要,交给你,也是对你的鞭策,不可有丝毫懈怠骄傲之心。”
刘涛趁机嘱咐,文聘也清楚肩上的责任重大,抱拳道,“将军放心,文聘必兢兢业业,不敢丝毫马虎。”
“好!”
“汉升,今日收得一大将,必须喝一杯。”
刘涛说着,就拉着两人来到太守府,叫上邓芝和李用,几人就在府中摆上酒席,互相认识。
对于刘涛的任命,邓芝并没有意见,并不是说他知道文聘的实力,而是对刘涛的信任让他对这份命令选择认可。
酒宴上,文聘的表现也让邓芝认可,大将风度。
尤其是说道战事时,头头有道。
刘涛也在酒宴上说了些军队的建设问题,这些文聘在黄忠军中的时候,就已经听闻。
不论是书记官制度还是三八律,不论是屯田兵还是识字扫盲,惩罚贪官污吏等等,这些措施听了文聘都感觉热血沸腾。
在这样的军队里,没有人用身份欺压,不会有人贪墨自己的战功,还有丰厚的粮草,加上严明的军纪,训练有素的士兵,这一切都让他看到了光明。
跟随着这样的队伍,建功立业不再是水中之月。
几人一番畅饮,下方的黄忠喝了几杯却是心中凄苦。
在座的,年纪最大的李用不过三十岁,邓芝,文聘二十出头,刘涛更是只有十八岁,这个年纪和自家的叙儿差不多,但这些人已经成为统兵大将,一地父母官,而自己的儿子却是躺在病榻上,眼看着命不久矣,如此对比喝酒哪有滋味?
刘涛敏锐的发现黄忠的异样,起身走到黄忠跟前,“黄将军,见你闷闷不乐,可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