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半年时光
第173章半年时光
对于战国内发生的战斗,刘涛也听说过,但没有命令,只能关心,却是无力。现在能做的,就是将学业抓牢,省的用的时候抓瞎。
于是刘涛再次回到学习的正轨上。
每天上课听梁万里对战国的讲解,对战事的分析,对各个职业的解析。
还有这些领地的了解。
就像领地战士进入战国后,同样享受战国百倍时间的加速,让刘涛不用担心召唤出来的武将回到领地后成了“烂柯人”。
但是在使用建城令牌后,领地和战国沟通,时间流速就会达成一致。
还有如何在战国中建立城池,城池建设的必要性,领地士卒的提升等等。
每一天,刘涛都过的很充实。
只是这种充实,让刘涛觉得有些压抑。
课程,太紧了,有种被推着往前跑的感觉。
这些天,刘涛他们连休息的时间都被压缩,只能在图书馆里不断充电。
而且这种情况不仅是他们班有,整个一年级新生都是如此。
或许也与战国的情况有关吧。
如此重复再重复的生活,即便有两女陪伴,仍是让人觉得难受。
直到半年时间,匆匆而过。
众人才有了喘息的时间。
不过,这种喘息,怎么看都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这天,刘涛等人在梁万里的带领下,前往帝都参谋本部进行参观。
本来刘涛觉得,课程这么紧张,还要参观,实在是没必要。
但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这次参观,彻底颠覆了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
原本以领地的战争为参考,刘涛对于战争的感觉就像古代战争那样,将令一出,三军齐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快马传书,飞鸽传书等等等等!
古代的战争,更多的是考虑领兵之人的能力。
更多的是将士的临场发挥,谋士的运筹帷幄。
但来到帝国参谋部—总部后,这种认知被彻底打翻。
在这里,更多的是想现代战争一般,汇聚各路讯息,随后灵活处理,集思广益在这里无限放大。
而最让刘涛感兴趣的,就是他们对情报讯息传递的方式。
现在刘涛已经搞明白,战国就是古战场。
上面只有冰冷的钢铁,血肉和资源。
至于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通讯器材、电气甚至于蒸汽,在这古战场上都无法出现。
其实,不用想也清楚,到现在为止,帝国在战国十万年了,怎么不会去发展工业?
而现在模式仍旧如此,就说明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上千人的参谋大厅,各个区域独立划分,刘涛看到每个区域都有特殊的标识。
例如,东南—阳关—101;东南—阳关—106。
刘涛估计他们将现场划分区域,然后每个区域的消息指定发过来,然后再汇集起来。
梁万里看到刘涛他们都被震撼住,随后在一旁解释道,“参谋部在各个战区都有分部,每个分部都有参谋大队,中队,小队。
战国内没有先进的通讯器材,我们就会利用现实中的通讯,迅速传达命令。
每个战区安排固定参谋人员,一旦有战事,通讯人员会立刻离开战国,回到现实,利用通讯器材,立即上报情况,同时将现实中的信息带回去。
这样可以有效的了解情况,组织战争,安排战事,调配兵力!”
梁万里带领他们在外面转了一圈,此时大厅里的参谋们已经忙的不可开交,战事四起,每天汇聚来的讯息都是海量。
刘涛清楚,虽然有1:100的时间延误,但在动辄数百公里的战场上,通讯传递靠战马,骑马都得一个时辰,这样的通讯有时候比起电话更加及时。
又过了几天,一道命令下来,正在讲课的梁万里留下作业便匆匆离去。
随后刘涛才知道,帝国命令,要学院大三的学长做好准备,随时加入战场中。
看着图书管理空旷出来的位子,刘涛感觉战争就在身边,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该轮到他们了。
只是,他们准备好了吗?
看着浩瀚的图书馆,这里的知识想要吃透,没有几年根本不顶事。
既然如此,自己在这里还要继续吗?
而这几天,梁万里出现的时间也逐渐变少,更多的是讲解一番留下作业,便离去。
消息灵通的慕三水说,战国里已经开打四、五年了,前赴后继死去的人一片一片的。
帝国的边疆到处都是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