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乔老爷上钩 - 水浒英雄乱三国 - 惨绿少年阿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章乔老爷上钩

“下策如何?”糜竺沉声问道,他是个深思熟虑之人,凡事做最坏的打算。

孙乾看向糜竺,“下策就是子仲兄接替陶府君之位!”

糜竺脸色大变,连连摆手,“不可,绝对不可!”

“这不是下策,而是瞎策,完全不可能。”

孙乾微笑着说道,“且听我说。”

“最保守的打算,我们目的并非称霸天下,而是守卫徐州,守护百姓,让我们的族人能在这乱世当中好好活下。”

“徐州谁又不知道,你们糜氏一族乃徐州最大的豪族世家,在徐州根深蒂固。而且子仲兄素来仗义疏财,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对你敬仰有加。”

“一旦你接任陶府君之位,自然以徐州利益为重,徐州百姓自然欢欣鼓舞,民心所向啊。”

曹豹说道,“如果是子仲接任,我军中将士必然全力支持。”

糜竺见糜芳也要开口,他如何不知道自己弟弟的心思,便手一挥,“此事不用再说。”

“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我只是一个别驾从事而已,别说朝廷不会答应,就是丹阳精兵许耽他们也不会应允,臧霸等人也不会答应。”

“一旦我上任,那些别有用心的诸侯自然会以名不正言不顺的理由攻打徐州,这是惹祸上身之策。”

“此策不仅是下策,而且是下下之策。你且说中策又如何?”

孙乾早已能猜测到糜竺的想法,他也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中策,则是子仲兄刚才推荐之人,汉室宗族刘玄德。”

“此人素有仁义之名,又心怀远大,手下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能与吕布抗衡。”

“最为重要的是刘备目前只是一小小平原县令而已,他最需要的便是地盘,是军马,是他的容身之所。徐州如果请他入主,便是他安身立命所在,我想他绝对不会拒绝。”

糜竺点点头,“不瞒诸位兄弟,我从洛阳回来,见陶府君身体不好,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刘备的确是我心中的最佳人选。”

陈登摸了摸下巴,想起一事,看向孙乾,“刘备只是中策,那么上策又是谁?”

孙乾眼神明亮,“上策便是曹孟德!”

“曹操!”

众人惊呼,尤以糜竺大为不解。

“曹操此人,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在洛阳之时,便在空闲之余抓来妓女寻欢作乐。这等人,如何能当做徐州之主?”

孙乾喝了口酒,缓缓说道,“是啊,盛世有明君,乱世用重典啊。”

“曹操此人,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当年在洛阳,就敢只身前去刺杀董卓。事后又能全身而退,更能高举义旗,召集十八路诸侯共讨董贼。”

“我这些年,关注各方人才,天下英才辈出,而曹操此人,最是特别。长者桥玄曾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也曾评价曹操:“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子仲兄接任为下策,乃因声名不显,威望不及,野心不足;刘玄德为中策,我观此人言必称大义,城府极深,恐心口不一,需要多深入接触才能知晓此人品行;而曹操此人,雷厉风行,杀伐果断,野心勃勃,如果有徐州为支撑,说不定能一统天下,到时候,你我皆有从龙之功。”

听完孙乾的话,众人又陷入了沉默当中。

各自在掂量孙乾话中的含义。

是啊,陶谦的儿子虽然无能,可是由糜竺上任,毕竟有篡位的嫌疑。

刘备虽有仁义之名,目前只是县令之位,手下兵马极少,恐怕许耽、藏霸等人都会不服。

唯有曹操,乃官宦之后,刺杀董卓,高举义旗,天下皆知。

曹操乃野心勃勃之人,一旦拥有徐州富饶之地,必然会吞并周边势力。

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自己这群人,封侯拜相,也未可知啊。

成王败寇,一念之间。

孙乾见众人沉默不语,知道自己说到他们的心里,便轻轻咳嗽一声。

“此上中下三策,也只是我临时所想,未必精准。况且,陶府君仍在,依旧为徐州之主,当先以陶府君之令而行。”

糜竺点点头,“正该如此,我找个时机询问一下,一切依照陶府君的意思办。”

陶商此时身在庐江,他根本不知道在徐州城里,糜竺、孙乾等人在密谋徐州的接班人,而他这个徐州刺史的儿子,根本就没有在他们的考虑当中。

没有考虑是正常的,一个纨绔公子,不学无术,谁会心甘情愿奉为主公呢?

此时陶商正在干他纨绔子弟应该做的事情,喝酒,听曲。

另外再加一件事,下棋。

蒋钦恭敬地站在陶商身后,瞪大眼睛,看着棋盘。

他不是在在给陶商出主意,是真的在学习。

在来庐江的路上,他与陶商战了二十局。

惨败!

就如同眼前这位老头,已经连输三局了,可就是不死心。

总觉得自己上一局哪里没有下好,这一局只要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便可取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