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落幕前夕的喧嚣(2)
第42章落幕前夕的喧嚣(2)
报纸刊载了甘水桥下发现炸弹的消息,消息说,甘水桥下,取出的炸弹足以炸掉半个北京城,目前庆王爷老庆被列为第一嫌疑人,巡警怀疑老庆埋炸弹,是冲着肃亲王善耆去的。但巡警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这么多的炸药,很有可能是刚刚从国外回来的载涛和载洵带回来的,至于他们两个弄这么多炸药回来干什么,这就得问他们两个了……哈哈,原来巡捕房怀疑这炸弹是朝廷政争的派系搞出来的,没咱们什么事儿!
汪精卫和黄复生击掌相庆,再接着来!
这时候突然出了件怪事,一个革命党人白逾恒自己摸上门来了,热情邀请汪精卫和黄复生去一个叫姚蓉的妓女那里开party,主持人不是别人,便是目前已经在肃亲王善耆处做了幕僚的老同盟会程家柽。
后人写这段历史的时候,一再说明这是程家柽前来帮忙,可是忙没帮上,帮的是倒忙。白逾恒却送来一个新消息——巡捕房已经捉到了那个在甘水桥下埋炸弹的人,而且已经枪决。
汪精卫看看黄复生,黄复生看看汪精卫,没事了,大家洗洗睡吧。
第二天,在照相馆里打工的员工达子来了,说是有人来查执照,要汪精卫和黄复生过去处理一下。
黄复生问汪精卫:应该没什么事吧?
汪精卫回答:应该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那就去吧,于是黄复生跟着达子就去了,刚刚走到琉璃厂的大街上,迎面突然来了一个人,一把揪住黄复生:逮住了,就是你用假钞票骗了我。
黄复生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说:我的事我心里明白,你们不要不客气……
黄复生被捕,然后是汪精卫,这时候他们才知道报纸上的报道是故意骗他们的,巡警局之所以放出假消息,就是为了麻痹刺客,让他们留在北京等着被抓。
汪精卫与黄复生,都是非常有气骨之人,庭审的时候,汪精卫说:是我干的,这事跟黄复生无关。而黄复生则说:是我干的,这事跟汪精卫无关……
这时候终于用上程家柽了,他拼命活动,在肃亲王善耆面前替汪精卫和黄复生说好话,力证他们都是爱国志士,才华横溢,并拿来汪精卫的文章给善耆看。
却说这位善耆,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出任民政部尚书之时,正逢北京城中赌风甚盛,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皆乐此不倦。善耆亲自督警,四处搜索。皇族载振、载搏等日日混迹赌场中,善耆大怒,探明赌窟所在后,趁夜深人静,率巡捕亲往抓捕。
到赌窟后,只见男女老幼,撞踵相连,王公卿相,夫人小姐,轿夫菜贩,优伶娼妓,跻跻一堂,一应俱全。
众人见善耆到了,个个面如死灰,抱头鼠窜。只有两名洋人,举枪与巡捕对峙,被善耆纵身上前,劈面夺下洋人手中之枪,命巡警将其押送本国使馆法办。一时之间,报上称呼善耆为“拿赌大王”。
如今汪精卫落到了善耆手中,当场开庭刑讯。
汪精卫、黄复生二人被押上来,就听善耆喝了声采:干得好!
我若不是皇族,早就参加革命了!
原来这位皇族宗室,拿赌大王,竟然是革命党的粉丝。
然后善耆就去找摄政王说情:冤家易解不易结,这汪黄二人,都是革命党中的领袖之辈,若是杀了他们,只怕那革命党会不死不休的找你来报仇,到时候刺客源源不断,只怕你老兄的脑袋……
摄政王载沣倒吸了一口冷气,于是从谏如流,曰:既然如此的话……那就不要杀,判个无期徒刑吧……
没事了!
汪精卫大喜,遂作诗: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魄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诗成,天下人再度陷于颠狂之中,在汪精卫这个家伙的身上,集中了公众最渴望关注的所有焦点——美貌,才情,智慧,胆略,责任与勇气,一时之间汪精卫的诗不胫而走,闹到了洛阳纸贵。
这么大的事,居然只是一个无期。
从六龙山洪江会湖湘大举,失败后遭清廷斩杀万人,到熊成基新军起事,三百人被害而清吏反遭申饬;从鉴湖女侠秋瑾举事遇害,到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反而平安无事,这一系列变化,标志着革命思想已经为国人所普遍接受。
汪精卫与黄复生以贵客的身份被请到肃亲王的宅邸做客,而党人则积极奔走,竭泽而渔聚敛金钱,意图毕其功于一役。
(6)都是肚皮惹的祸
1910年11月31日,革命党人召开庇能会议,孙文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发讲话,话后,孙文本人为英属马来亚驱逐出境。
孙文奔加拿大温哥华,从当地洪门的分舵中挤出港币一万元。
然后孙文奔维多利亚城,将当地洪门的堂口卖掉,得钱三万元。
孙文扬言奔多伦多,多伦多的洪门兄弟大骇,急捐一万元,算是保住了堂口。
竭泽而渔,全力以赴。
此次募集资金总计:157213元。
这些钱,全部由黄兴组建的革命统筹部办事处来负责花用,有资格花销这些钱的志士有:
调度处:处长姚雨平
储备课:课长胡毅生
交通课:课长赵声
秘书课:课长胡汉民
编辑课:课长陈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