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3)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雾满拦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章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3)

第8章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3)

而素有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则是直言议政,不象苏曼殊、陈独秀那样遮遮掩掩,更不象周豫才同学有着把简单的事情弄得特别复杂的本事——周豫才同学送给拒俄义勇军的那首诗,时过百年史家还争论不休,灵台无计逃神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我血荐轩辕,又是一个如何荐法?

文学把政治复杂化,政治把文学简单化。当时的事情就是这样,康有为和梁启超一边大搞公车上书,呼吁朝廷立即推动政改,实行变法,一边翻译日本小说《佳人奇遇》,希望用东洋美女把国人从沉睡中唤醒……

鲁迅也好,苏曼殊也好,陈独秀也好,梁启超也好,为什么大家都一窝蜂的翻译小说呢?怎么就没人翻译科学或者是哲学呢?

这个事……魏源就搞了个《海图图志》,并明确的提出了师夷之长以制夷的观点,此书在日本卖到脱销,几年间再版了二十多次,总销量达百千万册。基本上来说,日本人中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读过这本书。

可这本书在大清国却卖得惨了,先后几家书局硬着头皮出版,可读者硬是不买,几家书局都赔得一塌糊涂,其中还有一家书局连累得关门倒闭。

所以搞到最后,大家只好去翻译小说,如林纾,他改译的法国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面世后,轰动了全国,严复曾评价说: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总之,清国人的心态是,第一爱看恋爱故事,第二希望有个圣人出来,替自己把所有的事情统统搞掂。

因此康圣人横空出世,也在情理之中。

这场热闹自然也少不了袁世凯,据《容庵弟子记》中记载,袁世凯初见康有为,就亲亲热热的伸手打招呼,口称大哥……搞得康有为心里直嘀咕,不知道自己的妈什么时候又给自己生了这么大的一个弟弟……然后袁世凯冲上前来,亲热的摸着梁启超的脑袋,说:小伙子不赖,好好的干……爱其少年英俊,叹为奇才。

袁世凯既然见到了康有为,并自来熟的称呼为大哥,这只说明了一件事:

南海康圣人已经来到京师。

康有为,少有大志,又聪明好学,勤于思考,抱负远大,自视甚高。“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量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智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治”……总之就是地球离开他不转了,中国离开他完蛋了的意思。

圣人来了,中国人终于有了希望。

(11)天下奇才不可用

康有为此来京城,专是为了救国图强而来。

要救国,要图强,首先就得弄个官当当,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不当官,是没办法救国的。

于是康圣人就去央求光绪皇帝的老师,大司农翁同龢。

康有为走翁同龢的门路,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据恽毓鼎先生的《祟陵传信录》中记载,翁同龢打光绪小的时候就照顾小皇帝,小皇帝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捏翁同龢的乳头,若是有一天没得乳头可捏,光绪皇帝连觉都睡不踏实,曾有一次,翁同龢请假回乡扫墓一个月,结果导致了没乳头可捏的小光绪严重失眠。

另一个原因:翁同龢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如李鸿章之流的洋务派,翁老师觉得中国一切都挺好,根本用不着搞什么洋务,李鸿章一伙以夷变夏,铁定是汉奸之举,所以在甲午之战之时,翁同龢毅然决然的切断了对北洋水师的财政拨款,结果搞得北洋水师徒手跟日本人血搏……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最终没打过日本人,所以老李的汉奸已经坐实了,康有为同样憎恨李鸿章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之举,和翁同龢是有着共同语言的。

话说翁同龢接到康有为的书信,大喜,立即吩咐快请。

康有为兴冲冲的赶到翁同龢的家,一问,却听说翁同龢刚刚出门去了……

那么这事就不好解释了,翁同龢既然避而不见,那又何必忽悠康有为呢?

于是就有人把此事询问翁同龢。

翁同龢回答说:

此人是天下奇才,我安置不了他,所以不敢见。

翁同龢虽然不敢见康有为,但朝廷此时正是用人之计,管你翁同龢敢见不敢见,总理衙门把康有为叫了去,询问其变法之策。康有为侃侃而谈,听得总理衙门一众官员瞠目结舌,不敢擅作决定,就把康有为的文书报到了慈禧太后面前。

慈禧太后看了康有为的条陈,大悦,吩咐道:此事再议。

这事就这么算了。

正当康有为陷入绝望之际,历史上突然跳出三个小人物,此三人者,举手抬足之际,就轻而易举的将康有为送上了历史的高峰。

这三人的名字,分别是雷协身、惠二哑吧及朱得法。

(12)小人物影响历史

话说在山东巨野县,离城二十五里处有一小山村,此村偏离于商贾要道,居民稀少而且贫苦。村中仅有一条街,街后东首,有洋教士住屋一所,此屋乃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门向西开,内有北屋三间,里边居住着德国传教士薛田资(stenz)和韩理(henle)二人。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六日,同教之能方济(nies)教士自汶上何家堂起身前往曹县,路过是处,即寓于韩理房内——房间里有两张床,两人各睡一张。

到了半夜十一点左右,突然有几条人影跳墙进来,进院行窃,这伙夜行贼人,便是巨野莠民雷协身、惠二哑吧及朱得法等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贼入莫惊,意思是说如果有贼夜里进了门,千万不要声张,因为小偷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你一吱哇乱叫,把小偷吓到,少了不戮你一刀两刀。

当时的情形正是这样,雷协身、惠二哑吧等人不过是想弄点钱财,你洋鬼子家大业大,还差那几个钱吗?可是洋教士韩理、能方济被惊醒后,不是继续假装睡觉,而是吱哇大叫起来,并操了手枪于窗孔前,向外砰砰射击。

还砰砰射击,这俩洋鬼子,他们到底是传教士,还是冒险家?

正在外边搬运东西的雷协身、惠二哑吧听到枪声,勃然大怒,众人蜂拥而入,逮住韩理和能方济,用标枪一通乱扎,扎得这俩倒霉蛋全身都是窟隆眼,当场毙命。

杀了两名传教士,雷协身及惠二哑吧等人于房间中搜出纹银二百一十两,大家分了,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那边还有一个薛田资,这厮心眼硬是多,他眼看着两名教友被杀掉,却是一声不吭,等贼人逃走之后,他老兄这才跑去衙门报官。

事发之后,地方官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案犯雷协身,惠二哑吧等全部抓捕归案,朝廷将此事转告德国,并承诺清国会为此支付一切赔偿。

德国政府向清国朝廷表示感谢之后,一艘战舰就扬帆出海,绕过马六甲海峡,直奔中国的青岛而来。

此时青岛的守将是章高元,老章一辈子也没个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个麻将,正玩得开心,有兵丁报说海面上驶来了一艘洋人的兵舰,章高元那个心烦啊,斥责道:大海又不是你们家的,还不兴人家洋鬼子的兵船路过了?

稍倾,又有兵丁来报,洋鬼子的兵船靠了岸,买了一些毛笔,还留下了一封信,章高元这边急着自摸,随手把那封信扔到了一边。

自摸,清一色!

老章乐得心花怒放。

大家继续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