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荡(5)
第5章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荡(5)
袁世凯在朝鲜的外交战中一路升官,倒也容易,可是他的家事之麻烦,说起来几乎让人难以相信:诚弟如晤:
来书均悉,此次吾家诸生均落孙山,只好以待来年。惟吾弟自此可与八股永别矣。
兄近来时带各营操演行军对敌诸法,跑得头晕眼黑,尚能耐劳。
寓内均好,孔君媒事已嘱君曼作书,景丈作冰。如能有成,甚好。昨告以四妹二十六七岁,拟告瞒一二岁,未知可否。望将八字送来为盼。沈家罢论,亦未始不好。匆匆,此询。
双吉。
四兄泐。
看了袁世凯在几年后写的这封家书,我们知道了袁世凯面临着如下的麻烦:
第一:老袁家的人都随了他袁世凯,最是沾不得科举二字,一碰这个科举,结果就是“均落孙山,只好以待来年”……丢人啊。
第二:袁世凯有个四妹,乖乖,这四妹已经二十六、七岁了,还找不到乐意娶她当老婆的男人……二十六、七岁,搁现在也是剩女了,放在晚清时代,这么个老姑娘搁在家里,能把全家人活活愁死。
第三:袁世凯吩咐家人,再给四妹妹这个老姑娘说婚事的时候,不妨弄虚作假,把年龄报低一点……
第四:年龄报出来是假的,还要要对方的八字来合,那能合得上吗?如果对方也隐瞒了真实的年龄,这八字合得可就热闹了……
经过袁世凯几番折腾,他这个宝贝四妹妹终于嫁出去了,而且还是嫁给了中国的千年望族——山东曲阜孔家。由此可见,老姑娘四妹妹不是嫁不出去,而是找不到能够与袁氏家族门得户对的婆家……
袁世凯丢下朝鲜的政局不顾,回家处理的,就是这样一些麻烦事。
半年之后,家务事处理停当,袁世凯又返回了朝鲜。
这半年他走得好,自从他走后,朝鲜就花李仙得从德国人那里借来的钱,这点钱早在袁世凯回来之前就花光了,朝鲜驻美国使馆,驻日本使馆,天天打电报哀求发工资,国王李熙和闵妃却是束手无策,只好眼巴巴的等着袁世凯替他们解决问题。
袁世凯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告诉朝鲜人:想让我帮你们解决钱的问题,容易,可是你们得听话才行——徜有正宗要需,不妨商请中国设法。
这时候闵妃和国王李熙再也没有精神头折腾了,袁世凯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听——被人追着屁股要债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啊。
于是朝廷传令:袁世凯外交手段麻辣,升任驻韩公使……
跟闵妃姐姐在一起,升官就是快。
修理闵妃,总比替二十六、七岁的老姑娘找个婆家要容易得多。
应该说,袁世凯是非常喜欢这个工作的,每次他把闵妃修理过一番,都会官升几级,这工作谁不喜欢干?
袁大头是高兴了,可是日本人却受不了了。
在火箭干部袁世凯嗖嗖嗖的升官这些年里,日本人想尽了千方百计,想再挤进王宫里去,可是被袁世凯挡在这里,憋得日本人疯了一样在狭小的列岛上蹦来跳去。
于是图穷匕现,日本人考虑武力解决这个问题。
(18)万夫当关,一夫莫开
到了1894年,袁世凯已经幸福的在朝鲜呆了整整十二年。
这也是日本人痛不欲生的十二年。
世凯不除,日难未已啊!
日本人咬牙切齿,要彻底解决掉袁世凯这个麻烦。
时逢东学党于全罗道大闹事,派出弹压的韩兵被打得头破血流,连武器都被夺走,袁世凯急电朝廷,请求派兵支援,遂有直隶总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清兵3000人,乘招商局的汽船于牙山登陆。
日本人也趁机凑热闹,派了800名士兵跑来起哄。
等这800日军登了陆,袁世凯才发现不对头,800日兵人数是不多,但问题是人家这是先头部队,另有五个师团的大队人马还在后面呢。而且还包括了马步炮工各个兵种,一进入汉城,一万多名日本兵就热火朝天的挖起工事来。
袁世凯大急,急电朝廷,请求增兵。
朝廷回电:已经和日本人说好了,中国不增兵,天朝大国,岂能反悔?
袁世凯急得跳脚,就联合各国驻朝鲜公使,大家一起去日本兵营,面见五大师团首脑大鸟圭介,以道义相责,迫其退兵。
然而,武力控制朝鲜是日本人制定的国家战争策略,大鸟圭介正在全力推行,又岂是口舌之争能够解决得了的?
然而日本气势甚为凶悍,各国官员一时亦无可奈何。
知道与日本人兵戎相见势不可免,袁世凯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调叶志超的3000清兵入汉城,将王宫团团保护起来,这样日本兵哪怕来得再多,也是没咒可念的。
于是袁世凯立即打电报给朝廷,朝廷回答:老叶这人脾气不太好,谁也不敢惹他,要不……你自己跟他好好谈谈?
袁世凯没得法子,只好致电叶志超,商量如何渡过难关。
叶志超回电:别理我,烦着呢。
大势已去。
袁世凯仰天长叹。
日本人的工事修好了,九个高高的炮台上,九尊巨炮居高临下的俯对着袁世凯的使署。
袁世凯无可奈何,只有致电朝廷:
津约日已先违,我应自行,若以牙军与日军续来兵相持,衅端一成,即无归路,乞速裁度……袁世凯的意思是说:俺要回家……
这封电报让朝廷大哗,群情激愤,物议汹汹,这个袁世凯怎么这么胆小?于是朝廷拍来电报:要坚贞,勿退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