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雾雨重白 - 波乌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雾雨重白 >

第11章

第11章

第二日,吃过早膳他们就离开了镇子,马车往湖阳方向驶去。

昨日从青龙寺离开一直到客栈,周启一直不怎么说话,伏溦起先不明白为什么,也是才刚想通的。他如今已然对自己上了心,昨日那一场不仅她怕,周启也后怕,担心她的安危而已。

伏溦柔声开口:“多谢你送我回去。”

周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她被盯得浑身不舒服,忍不住问他:“……怎么了?”

周启不答,转而问道:“之前也没问你,怎么自己一个人出门还不带护卫?”

“湖阳离青山不太远,来回最多五日路程……我没想到会有危险。”

真正的原因两人都心知肚明,不过伏溦当然不会说实话,周启也知道自己多此一问,但他还是没忍住。

他不明白,为什么伏溦会甘为那样的人做棋子,甚至为此不惜性命。

但随即又想,她生在伏家,万事也都由不得她做主。他不能说出来,就只好暗自叹气。

伏溦明白他是担心自己,有点生气了。

于是,她又轻车熟路地开始装可怜,道:“我母亲自我五岁那年起,就在别院闭门礼佛,不出院门半步。这些年里,我只见过她两回。”

周启看向她。伏溦继续:“我已经过了及笄,说不定哪天就嫁人了,此后也再无尽孝的可能。就想将她这些年抄的佛经替她供奉到青龙寺,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谁曾想竟会遇到那些贼人。”

她叹了口气,“罢了,也是我命苦。”

周启觉得自己方才语气凶了些许,于是清清嗓子道:“你五岁就和你娘分开了?”

伏溦点头,望向窗外,眼底盛满了欲语还休的委屈和可怜。

周启不禁叹气,他当年被送到青山派的时候虽然也才七岁,但好歹也比伏溦要大一点。

那种从小就离开亲人的滋味他比谁都要清楚。虽然伏溦尚且还有父亲在身边,不过伏世长那样的人,估计也给不了她多少疼爱。她一个人在那样的家里长大,即便小小年纪就见惯了人心险恶,但最终也逃不了做棋子的命运。

周启看着那张消瘦清丽的小脸,心里泛起一丝心疼,不敢想象她受过多少苦。

伏溦悄悄观察着周启神色,知道他是心软了,她就知道这招有用。

不过也不算扮可怜,她说的都是实话而已。

想起那些黑衣人,伏溦还是有些后怕。她大抵能确定那就是她父亲派来的,但也不敢完全保证。于是问周启:“那些黑衣人到底是什么人?”

周启摇头:“除了两个逃走的,剩下的都死了,没留下活口。想必就是些亡命徒,得知你一人出门的消息,想勒索钱财吧。”

“树大招风,伏家名头太盛,往后出门还是要小心些。”

伏溦应了,又道:“这次多亏有你护我,湖阳城内繁华热闹不比京都差,若不着急,待几天再走也不迟。”

周启微微一笑:“好啊。”

他伸手摸向伏溦脖子上的纱布,问道:“还疼不疼了?”

伏溦一愣,只觉得他指腹的温度透过纱布传向她的脖颈,顿时浑身都起了一层暖意,她的心怦怦跳了起来。

她笑着摇了摇头:“不疼了。”

周启收回了手,将目光转向车外。

离开青山派之前,他就收到父亲的来信,说能扳倒建王的关键,就在伏家。

周邦远是丞相,只听皇帝的,在朝中不偏不倚,更加不会站在建王这边。因此建王目前最想除掉的,既不是小太子,更不是皇帝,而是周邦远。

没了周邦远,他要夺位几乎就容易了一半。如今那些尚未投靠他的朝臣,也就是仗着有周邦远这个主心骨在,才没有散作一团,才有勇气跟他作对。

若无周邦远,他就是直接提着剑进宫砍了那对父子,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

但李晋尚未和周邦远撕破脸,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两人在朝堂上见了,还是客客气气的。

谁知道这次阴差阳错,他竟然算计到了周启头上。

周邦远本就不会善罢甘休,但谁知道周启不愿意坐以待毙,竟也擅自搅到里头。

这下周邦远更就不会有任何让步,在李晋把手伸向青山派的时候,他就开始查,果不其然,查到李晋在湖阳养私兵。

既着急揽江湖势力,又私养兵马,看来他是要有动作了。

养兵马要钱,也要地,眼前能提供这些给他的,也只有伏家了。只要找到能拿到伏家的账册,就能揭发他蓄意谋反。

周启没想这么快去伏家,本打算送走伏溦后回到门派,与师父商议之后再去,但谁知道有了青龙寺这一遭,他也只能提前行动。

马车停在伏府门前,门房瞧见后,就向里面喊了一声:“五姑娘回来了!”

三人下了车,刚刚进院门,就见一众奴仆簇拥着伏世长和其弟伏世安走了出来。

“阿溦回来了……你这脖子怎么了?”

伏世长走到伏溦身边,前一句话还充满了欣喜,待看清伏溦脖子上的纱布,后一句话就颤了起来,俨然一副担忧关心的慈父模样。

伏溦只愣了一下,就屈膝行礼喊了一声:“父亲,二叔。”

伏世安道:“回来就好,这伤到底是怎么弄的?”

不待伏溦回答,他又转向周启:“这位是……”

“晚辈青山派周启,见过伏家主,伏二先生。”

紫蓿:“禀家主,此行姑娘和奴婢遇险,多亏周少侠屡次帮忙,才得以平安返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