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姐弟情深 - 人生第一次 - 棉孩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人生第一次 >

092姐弟情深

汤雪梅坐在三轮车的副驾上,凌厉的狂风吹乱了她头上的短发。窝在山沟里久了,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是分外的陌生。

她无心欣赏四周快速略过的街景,只想赶紧到达医院,看看住院的弟弟伤势如何。

薛晓利现在很后悔将大舅住院的消息告诉母亲,他早就料到以母亲的性格,定会急的自乱阵脚。

自上次汤军生酒后谈论失业的事情后,薛晓利就把“找工作”这件事放在心里。

今天趁沙子装车的空当,他跟包工头点了根烟,从包工头嘴里套出来一个消息:河滩要雇一批装卸工,询问薛晓利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过来。

他当即想到了在家待业的大舅汤军生,等到他开车来到汤家小院时,发现院门紧闭,空无一人。

询问邻居才知道,汤军生从房上摔下来住院了。

薛晓利回家后将这一消息告诉母亲汤雪梅,母亲二话不说收拾起一罐子鸡蛋就要赶到县城看望住院的弟弟。

三轮车冒着黑烟停在了医院门前,门口的保安大声喊道:“喂,这里不准停车,赶紧挪开!”

薛晓利扭头对母亲说道:“妈,你先下来,我去把车停到外环上。”

“暧,你去吧。”

汤雪梅抬着那条活动不便的残腿从副驾上慢慢的挪了下来,挎起三轮车上的竹篮晃悠悠的走进了医院。

医院里人来人往,各式各样的人匆忙的走来走去,没人注意到土里土气的汤雪梅。

汤雪梅睁着大眼,好奇的看向空旷的大堂,正中的电子屏不断飘动着一串一串的数字。

她伸手理了下凌乱的头发,鼓起勇气向路过的一个人开口问道:“哎,同志,那个,住院.”

她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的“同志”年代,这是久居山村的后遗症。

那人拿着一沓缴费单,不耐烦地指了下大堂处的挂号处:“去那儿,先挂号。”

汤雪梅看向那个小小的窗口,前面排着一队长龙。

她害羞的笑了下,排在了队伍的最后:“大城市里的人就是讲礼貌。”

汤雪梅从没来过医院,就连当年生薛晓利时都是在家里的土炕上临盆的。

腿部染疾后,她去过几次乡镇卫生所,那里的医生没检查出什么,开了几副药便打发汤雪梅回了家。

大多数人眼中的医院是冰冷无情的,但在汤雪梅看来,这里是生命的摇篮,是希望的天堂!

好不容易排完长队,终于轮到了她。

窗口内的小护士伸出手,示意她交挂号费。

汤雪梅挎着竹篮,弯下腰尽量能让对方听见自己讲话:“同志,问路也要交钱啊?”

小护士皱着眉头说道:“问路你排什么队,这不是误事嘛。下一个!”

汤雪梅忙用手扒住窗户:“等等,我就想问下路,那个,病人住院的地方在哪儿啊?”

小护士指了下墙上张贴的提示宣传图:“都写着呢,自己看,下一个!”

还没等汤雪梅继续询问,她背后的高个男就把她挤了出来。

汤雪梅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她赶紧护住篮里的鸡蛋,生怕动作幅度太大磕坏了这些宝贝。

薛晓利停好三轮车,一路小跑跑进了医院,刚进大门就看到老母亲站在墙角仔细辨认着墙上的汉字。

“妈,你咋在这呢。”薛晓利跑上前去,取下了汤雪梅腕上的竹篮:“来,我掂着吧。”

汤雪梅看向墙上的几个大字疑惑地问道:“晓利啊,这是请,请啥?我咋看不懂了。”

薛晓利指着那几个字说道:“请——勿——喧——哗。妈,你那字典看的还是少啊。”

汤雪梅的枕边放着一个破烂的字典,这本字典是汤军生年幼时上学买的,她舍不得丢,一直留在身边,闲时会让孙女教她识字。

“暧,管事儿。”汤雪梅看着墙上的字:“刚刚那小妮儿说让我看墙上的字儿认路呢,这咋没有。”

薛晓利搀着母亲说道:“妈,那是缴费住院流程,咱看那干啥,还是赶紧去找俺大舅吧。”

“噢,对,赶紧找你大舅,快。”汤雪梅这才意识到干正事儿要紧,腿脚也迈的麻溜一些。

一番询问后,薛晓利终于找到了汤军生所在的病房。

推门而入,黄美兰垂着头坐在床边,双眼红肿的看着依旧昏迷的汤军生。

“美兰啊。”汤雪梅走上前去:“这是咋了?不就摔了下么,这是咋了?”

黄美兰见大姐进来,赶忙站起身来将汤雪梅搀扶着坐在凳子上:“姐,军生没啥问题,医生检查完了,说是轻微脑震荡,再加上突发刺激,就昏过去了。”

“这得多会儿能醒啊?”汤雪梅看向躺在床上的弟弟,心如刀绞,声音都变了样。

“医生说没准儿,该醒就醒了,没事儿,没磕着脑子。”

“俺弟从下命大,小时候上地他从山坡上滚进沟里,那坡抖的厉害,愣是挂在一个歪脖树让人救了下来。”汤雪梅哽咽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肯定没事儿的。”

正在这时,秦枫提着两个暖壶走进了病房。

“哥,姑。”他向薛晓利和汤雪梅笑了笑,自觉的站到了一旁。

汤雪梅看向秦枫,慈祥的说道:“这孩子,好些时间不见,真是长大了。”

“哎,良鉴去哪儿了?”薛晓利突然问道:“大舅住院了,这孩子不会是跑出去玩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