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等待救援 - 人生第一次 - 棉孩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人生第一次 >

017等待救援

深夜,汤家小院灯火通明,黄美兰趴在沙发上昏昏欲睡,她强打着精神揉了揉红肿的眼睛,支着身子坐了起来。她十分憔悴,头发凌乱的贴在脸上,眼角深处长出了许多皱纹。

“良鉴?没有电话吧?”黄美兰问道。

汤良鉴板着身子,冰冷的回了句:“没有。”

“唉”黄美兰又长长的叹了口气。

汤良鉴心里很紧张,他厌烦的说道:“妈,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叹气,人又没死!”

“你”黄美兰欲言又止:“唉,懒得跟你计较!”

她起身到厨房,煮了一包泡面,兀自捧着碗吃了起来。

汤良鉴忍着肚里的饥饿,又喝下一杯凉水。冰凉的液体顺着食道灌下,困倦的意识再次清醒一些。

他现在很饿,虽然肚里咕噜噜的直叫,但他不敢吃饭。

他在和老天爷打赌:要等汤军生回来,向他认错,等待他放话原谅自己,才能吃饭进食。

这是小时候汤军生教育儿子的特殊方法:凡是犯错,依严重程度断餐断食,以此惩戒错误。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这奇特的教育方法逐渐废止。因为这种方法并没有让调皮的孩子记住自己犯的错误,更多时候汤军生会难抑怒火直接诉诸拳脚。

但汤良鉴一直记得,现在他不敢放下任何的希望。他愿意用这样的方法,等待汤军生的平安归来。

沟底煤矿此刻更是灯火通明,宽阔的公路两边停满了救护车、救援车,此刻显得十分拥挤。

煤矿场院里挤满了煤矿工人,这次事故对他们来说十分幸运,假如再轮一个值班表,埋在井下的可能又是另一波人了。

人群里弥漫着诡异的气氛:安静,或者说,静穆、哀伤。

工人们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迫切的看向井口,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瞟向高塔下的一片被白布遮盖的区域,大家都知道,白布下的汉子们,再也站不起来了。

即使自己侥幸活着,但一想到自己的兄弟朋友被困在井下生死不明,大家不约而同的沉默着。

“唉,让一让啊,让一让!”一声嘹亮的喊叫打破了长久的沉寂。

身着橙色反光衣的搜救人员挤进人群,腰绑救生绳要从竖井口向下排查。

院子正中的吊塔上已安装上一盏巨大的氖光灯,为整个场地提供充足的照明支援。

安全科长刘济源擦了擦头上的汗,跑到人少的地方掏出来手机,拨出一个号码又删掉,拨出一个号码又删掉,犹犹豫豫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负责人呢?负责人在吗?”人群那边传来一阵呼喊。

“刘科长!”“刘科长,政府的人喊你呢。”

刘济源一握拳,把手机重新装回兜里,大步朝人群跑过去。

为首的调查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看向面前的刘济源:“井下什么情况?”

“额,额,这个。这个,估计有六七十号人吧。”刘济源磕磕巴巴的说不出话。

“估计?”调查员严肃的问道:“你们的值班登记表怎么搞得?没有准确数字?”

刘济源背后冒出一阵冷汗,当初安监局来检查的时候矿上走的都是过场,那些繁琐的什么制度都是一张白纸,实行一阵等检查过了就完事了。

谁也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真的出事了?事已至此,作为安全科长,他的责任是最重大的。

“喂!小王,过来,查人数!确定井下多少人!”刘济源急忙向手下招呼。眼下的情况,只能通过反向排除法来得出被困人数了。

“唉,你呀!井下都是人命啊!哪能将人命当儿戏!”调查员指着刘济源生气的骂了一句,跟着搜救队伍来到井口。

井口的搜救队长肩膀上的对讲机“咔嚓嚓”的响了起来:“队长,队长,发现避难硐室,里面还有人。”

“有人?活的吗?”搜救队长按住喇叭问道。

“活的,活的,有一、二”话未说完,汤军生雄厚的嗓音透过对讲机传了过来:“有九个,都活着!”

跟在调查员身后的刘济源一听这声音,急忙走上前去贴到对讲机前喊道:“老汤,老汤,是你吗?”

“哎,是我!刘科,你告诉他们,咔咔咔”对讲机的电磁波很凌乱:“你告诉他们,工人都集中在第二副巷道,去那里救人。”

“哎,好好,好。”电磁波咔咔的断掉了,刘济源急忙朝搜救队长解释道:“老汤经验丰富,他说的没错,赶快救人啊。”

搜救队长一点头,带着几名队员进入洞口。

刘济源目光紧盯洞口,最终还是从兜里拿起手机,走到旁边给家里拨了个电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