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边荒侠影(1)
第2章边荒侠影(1)
悲催的侠客十大军事巨无霸,由一个少年侠客单手促成。
太行岭上三尺雪,壮士怀中三尺铁。这少年侠客素怀大志,只身仗剑,行走天涯。边疆的羌族部落首领,多闻其名,对其人仰慕不已。但遗憾的是,少年侠客虽然豪情万丈,奈何囊中空空,银根短缺。未及多久,少侠花光了身上的银子,只好回到老家,扛起锄头下地耕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正当少年侠客成功转型为少年农夫之时,就见远方的驿路上,烟尘起处,络绎不绝的羌族游侠,各自扛着长矛大刀,前来寻访少年侠客,愿意追随他成就一番事业。
少年侠客被这些厚道的羌族勇士感动了,他放下锄头,带着这些投奔者回到了家,从邻居那里借来了酒,可却没有肉,怎么办呢?少年侠客一咬牙,掏出刀来,扑哧一刀,将耕田的耕牛捅翻在地,皮也不剥毛也不褪,囫囵个地往锅里一扔,咕嘟咕嘟煮熟,款待那些前来投奔的勇士。
等到牛肉熟了,少年侠客捧起酒碗,眼角含泪,对追随而来的勇士们说:“兄弟们,兄弟们呐,你们撇家舍业,千里迢迢,来投奔我董卓,那是瞧得起我。我也真的想……真的想带领兄弟们,于这乱世之际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兄弟们呐,你们也看到了,我董卓是家徒四壁,两手空空啊!你们若是跟随了我,这吃的从哪里来?喝的从哪里来?你们身上穿的,又从哪里来?我董卓无能啊!兄弟们,你们的厚爱之心,董卓我心领了。喝了这碗酒,你们还是回去吧,我董卓无能,对不起兄弟们呐……”言未毕,豆粒大小的泪珠,扑棱棱地掉落到了酒碗里。
那些远来的羌族勇士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情形,摇头道:“唉,你看这是怎么说的?董卓你勇力非凡,仗剑天涯,我们还以为你多大本事,所以才千里迢迢来投奔,没曾想你穷到了连饭都吃不上的份上。唉,趁牛肉还热乎,大家赶紧吃,吃完了好走路……”
说话间,勇士们挤到锅前,连肉带汤,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而后大家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一哄而散。只留下孤零零的董卓,守着一口空锅,坐在一边黯然垂泪。
这一天,他没有再下地耕田。
第二天也没有。
此后一连多天,董卓就坐在空落落的院子里,满脸悲绝,心里诅咒着老天。老天啊老天,你何其不公,我董卓胸怀大志,却只因为家里没钱,竟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什么世道?正在悲愤之际,忽见远方烟尘起处,仿佛无数兵马,向这边络绎而来。董卓心里惊异,爬到屋顶上,定睛一看,顿时愕然。
自费才是真爱国
董卓在屋顶上看到,远方的烟尘之中,竟然有许多牲畜,有牛,有马,也有羊,绝不少于一千多头,正被人驱赶着,慢慢向他住的方向而来。等这奇怪的队伍近了,董卓才发现,驱赶这一千多头牲畜的,正是上一次把他的耕牛吃光的羌族勇士们。
就听那些羌族勇士们喊道:“董卓,上次我们吃掉了你的牛,现在我们还给你一千头牲畜!此外还有一句话,你必须要听清楚了!”
董卓呆呆地站在屋顶上:“兄弟们……吩咐吧,我董卓敢不从命?”
就听那些羌族勇士们喊道:“董卓,你家里只有一头耕牛,却杀了款待我们,这是何等的豪情!我们没有看错人!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们发誓此生此世追随你,万马千军,不避刀矢!此言此誓,天地为证!”
董卓被感动了,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说道:“兄弟们,难得你们如此赤诚,我董卓一定要带着你们闯出一片天地来!今日我董卓折箭为誓,以后但凡有我董卓一口吃的,绝不敢饿到兄弟们,倘若违背了誓言,让我董卓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少年侠客董卓成名起家的历史过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董卓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反面角色,好色,贪婪又愚蠢。但再丑陋的癞蛤蟆,也曾有过小蝌蚪的可爱时光。至少,在曹操及刘备还只是孩子的时候,于历史深处叱咤风云的,正是少年侠客董卓。
当少年董卓侠名成边荒、白手起家之际,曹操和刘备,他们两个是什么情形呢?
查一下他们的年龄。董卓生于公元132年,曹操生于155年,而刘备则生于161年。董卓比曹操大23岁,比刘备大29岁。假如董卓23岁成名,这时候曹操刚刚在妈妈肚子里投胎,刘备仍然处于休眠期。董卓与曹操、刘备是两代人,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际遇。
千人投奔,一夜而富,董卓的名声不胫而走。凉州刺史发现了他这个人才,派人把他找来,问董卓:“你年纪轻轻,有何异能?为什么那些羌族勇士都愿意投奔你?”
董卓微微一笑,一声呼哨,就见一匹战马疾奔而来,董卓纵身一跃,跳到马背上,伸手搭弓,弓弦之声不绝于耳,射箭的频速比别人快出一倍。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他身上带有两只箭袋,能够左右手开弓。
他的左手,和右手一样的灵活。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右手,大脑的左半球发达。少数人是左撇子,大脑右半球发达。而董卓左右大脑同样的发达,他的脑子比别人快出一倍,他的身手也比别人高出一倍。这就难怪那些羌族勇士愿意投奔他了。这种身手,在边疆的蛮荒之地,确实大有可为。
凉州刺史惊讶地说:“英雄啊,竟有如此的好身手。以后这边荒的战事,就多多拜托了。只不过你的付出没有报酬,没有薪水可发……嗯,你要自动自愿地付出,自费才是真的爱国……”
董卓大声说:“我的人生信条是:不要问国家给没给我发薪水,要问我为国家做了什么!”
此后的少侠董卓,就在边荒率领着投奔他的羌族勇士,平定四方乱局。
太监的孙子
30岁那一年,董卓终于从一名志愿者,转型为国家正式员工。
这一年,凉州刺史向朝廷推荐人才,推荐的就是董卓,于是董卓入京师洛阳,成为了皇家羽林郎,领到了他的第一笔薪水。
当董卓领到他人生中的第一笔薪水时,曹操已经7岁了。
7岁的小曹操,过早地流露出了他放荡不羁的个性。才7岁的小朋友,具体怎么个放荡法,古书上没有记载。想来无非就是不爱读书,追猫逗狗,表示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浓厚兴趣。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他的叔叔看在眼里,很是上火。
于是曹操的叔叔就提醒曹老爹,说:“大哥,我可提醒你一下啊,你的那个怪儿子,小曹操,不对头啊。这孩子你得盯紧着点,加强思想教育,千万别让这孩子学坏……我的意思是说,别让这小东西变得更坏,现在他已经坏得离谱了。”
曹老爹听了,就来劝诫儿子:“你个小王八蛋,怎么就不学好呢,嗯?我不说你也知道,咱们东汉帝国,官二代是不吃香的,吃香的是宦二代。现在掌权的是太监,只有太监的儿子才吃香。可太监又生不出儿子来,你爹我为了给你铺一条锦绣大道,觍着一张脸皮管大太监曹腾叫亲爹。你是太监的孙子,怎么就不体谅你爹的苦心,学点文化知识,将来好为祖国……不对,将来好为太监作贡献呢,嗯?”
小曹操垂泪道:“爹,孩儿知道了,孩儿一定发奋努力,为东汉帝国崛起而读书。”
曹老爹满意地点了点头:“嗯,快点去读书吧。”
小曹操回来,正遇到他叔叔,就见小曹操眼睛一眨,突然之间躺倒在地,抽搐起来,连翻白眼,口吐白沫,牙齿发出咔咔咔的撞击声。曹大叔见此情形,大骇,飞奔了去找曹老爹:“大哥大哥不好了,你快过来看,你那坏儿子发羊角风了……”
曹老爹吓了一跳,急忙奔过来,却发现小曹操正于书案之前,正襟危坐,手执圣贤之书,高声吟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爹,找我有啥事?”
曹老爹急道:“儿子,你叔说你刚才抽羊角风了……”
曹操眨着一双纯真的大眼睛:“没有啊,我好端端地在读书,为啥要抽羊角风呢?”
“这个……”曹老爹困惑了,“儿子,你既然没抽风,那你叔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曹操落下泪来:“爹,孩儿知道自己不讨叔叔喜欢,所以叔叔想除掉孩儿,这都怪孩儿太小,不懂事。以后孩儿一定小心翼翼,讨叔叔欢心,不让爹为难……”
“我为难什么?”曹老爹心里气不打一处来,一甩手走了。未过多久,曹大叔又跑来告小曹操的状:“大哥,大哥,你还不快点过去看看,你儿子又干坏事了……”
曹老爹笑道:“弟弟,你是不是实在闲极无聊?当哥的跟你说句话:家和万事兴,你说是不是?”
就这样,小曹操诡诈地摆脱了曹大叔对他的监护,从此他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自由地成长。
奸诈的小曹操,捉弄了他叔叔的这一年,刘备正式投胎,但尚未孵化成形。
五年的时光过去了,这五年是小曹操最快乐的日子,是小刘备嗷嗷待哺的日子,却是国家公务人员董卓最难熬的日子。
京师居,大不易,洛阳为国家首都,不单是物价昂贵,最要命的是高官多,爵爷多。太多人的需要尊重,只有志愿工出身的董卓不需要尊重,这让他感觉很压抑。
这五年来,董卓没日没夜地给领导写信,表决心:派我上前线吧,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真的不想再在国都待下去了,这里整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衣香鬓影,环佩叮咚。这种太平日子,不是人过的啊!我需要一个乱世,乱世才是我这种铁血军人的天堂……诸如此类。
公元167年,董卓36岁,他渴望的乱世,终于来临了。
铁血军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