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提前分宝
第95章提前分宝
“嗯,你等下注意点那个左边穿青色衣服的人便可以了,除他之外,其他人应该都会进石楼。”文添墨嗯了下,睁开眼看在他们左边不远处站着的一个吊儿郎当的男人。他之前听斐粹和韩强的对话,自然早就知道她俩是准备对灵花灵草动手,放心了不少的同时,他也特意检查了在场所有人的修为,之后发现就这个人最可能是和斐粹目标一样的灵师。
“他修为应该和卿泽差不多,知灵期,用了法门压制回了入灵期,你和他打,胜算至少六成。”文添墨看斐粹没答话,继续默默补充着。
“诶?为什么他修为比我高,我还胜算比较高啊?”斐粹有点不解,就算是压制回去的修为,不也应该是大圆满了么,再加上知灵期的经验什么的,肯定是他厉害点啊。
“你难道认为压制修为进这洞府不需要付出点代价吗?诶,要是没什么特别好的方法或者灵器,一般为了应付这洞府阵法的压力,战斗力都会大大受限,何况……”本来这洞府,就只有入灵后期的人才能进,所有看起来大圆满的灵师,其实都是压制过修为的,真打起来战斗力最多也就入灵后期。
“何况什么?”斐粹皱了皱眉。
“没什么,对了,要不我现在就帮你解决了吧?”王君临赶忙岔开话题,看着那吊儿郎当站没站相的男人,索性开口提议道。
“你要现在过去,等你杀了那个人,他身边那几个散修就会把你给缴了。”文添墨冷冷的开口提醒,倒不是不想让王君临帮斐粹,而是如今每个人都蓄势待发,谁都会很乐意在外面就解决掉几个竞争对手的,更何况王君临还是一副珠光宝气的模样,也许抢了后,还能增加点夺宝成功率呢。
“……”闻言王君临一哽,发现文添墨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只好有点抱歉的看了眼斐粹,“那,那要不等我进去的时候先帮你解决了?”
“不用了,还是我来吧。”文添墨站了起来,稍微拍了拍衣服后头的浮灰,便准备先帮斐粹把这个隐患给解决了,他可不是那些需要压制过多修为的灵师,就算周围那几个散修一起上,也不够他看。
斐粹看他的动作,明白要是同样的情况,万一那几个一直没动静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真正高手的灵师也准备除掉对手,一定就会挑文添墨对付那人的时候动手,想着便准备开口阻止,谁知身后就传来一声大吼。
“天黑了!”
闻言斐粹立刻往天上看去,却发现前一秒还是一片澄明的天空,顷刻间便黑了起来,就像是忽然被一块黑布给罩上了一般,黑的突然。
而那月亮,也已经正正好好的挂在天空中间,圆亮像是刚刷净的圆盘。
“说的还真准诶。”看到这月亮后,斐粹的第一反应便是看了眼丝毫没有反映,还盘腿坐在地上的灰袍男人,果然有点水平,要不是他讲了,她还真没想过这天会忽然暗下来,一点前兆都没有。
“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的,激动什么?”看到周围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了,灰袍男人冷笑了下,似是觉得这帮人有点愚蠢,但是也不指望他们立刻能明白自己的话,便慢慢悠悠的站了起来,又开口道:“想必在下的话,有几位应当也是明白的吧?那么,便先做个约定如何?”
斐粹正听的莫名其妙时,却没想到,竟然是文添墨开口接话了,“什么约定。”
灰袍人一点都不意外的瞅了眼文添墨,似乎早就预料到文添墨会搭话,随后余光看到文添墨身边的斐粹,这才挑了挑眉,似乎有点意外,“两位到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惜了……明明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走的人,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皱了皱眉,斐粹看着这个神神叨叨的男人,觉得他盯着自己的眼神让她很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是哪儿不对,反正就是一种被看透了的感觉,而且那个话,也太莫名其妙了。
“呵……也罢也罢,命运弄人啊,倒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约定,只不过是这宝贝的归属问题而已。”灰袍男人说的简单,但是话刚出口,周围的人便已经有些躁动了。
更有甚者直接开口质问道:“等一下,你们什么意思,东西的归属?不是谁抢到是谁的吗!”
“那也得你先抢得到再说。”冷冷的瞥了眼说话的人,也不知道灰袍男人是干了什么,竟然就这么一眼便让说话之人口吐鲜血,一副重伤的模样。
当下,所有有意见的人立刻都闭了嘴巴,其余几个不惧灰袍男人的灵师,也都略带性质的看向男人。
“好,我要那本书。”干脆的点了下头,文添墨本就不喜说话,自然也懒得墨迹,反正,他只要那本书。
“可以,那么那件出了灵髓的灵石,怕就是这位方家的小兄弟定了吧?”灰袍男人看向方万秀,话语中尽是肯定。
也没意外这男人为什么知道自己是冲着那东西去的,方万秀老气横生嗯了声,示意没错,接下来的话便有宗老开口说了。
“我等自然只要那灵物便可,不过书、石都分完了,那阁下是图什么的?”宗老又不是几岁孩童,自然不会认为灰袍男人来是为了看着日月突变的景色的,定是有所图,但是他也早已经确定这里头算的上宝物的的的确确就两件,一件被文添墨看上了,一件是方万秀必须要得到的东西。
“这里头还有十二块年历玉简,我要那个,全部。”话已至此,文添墨和宗老等人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这灰袍男人要提前打商量了。
这上古灵师大家癖好都不尽相同,但对于风俗上,倒是有很大的相似处,比如这坐化之地要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所有大事都记载在玉简之中,伴着自己入葬。
当然,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事儿,而是某些所有自己觉得值得记录的事情便可以了,所以一般人都能记上好几块,不过这人竟然十二块,也的确够多。
这习俗一开始好像是某个灵师身死前留遗言用了,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就成了让后人祭奠缅怀用,再后来,就变成不管是什么孤家寡人,都得记上几块入葬才好,要不然就显得礼数不周全了一样。
而且这个风俗,一直遗留到了至今,凡是有实质性墓地而不是一把灰洒掉的灵师,都会选择写上几块年历玉简陪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