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变数
第080章变数
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耐旱,生长周期也短,虽然口感差些,但产量尚可。
想到产量,姜舒月给舒心打预防针:“这种小麦是我才试种出来的,亩产不低,在七百斤左右。”
这是在旱灾持续的大背景下估算出来的。
若放在丰年,轻松破千。
与玉米一样,最初试种的品种,都不是杂交的,方便自留种。
相比杂交的优质种,这种属于最普通的初代培育种。
饶是如此,还是把舒心惊了一下。
她可不是闺阁女子,她是做过皇后的,亲自种过地,也知道时下,乃至数十年后的粮食产量。
玉米终康熙、雍正两朝,直到她去世,也没听说被推广开。
小麦的亩产,丰年在两百斤左右,但一百斤或者更少,才是常态。
毕竟丰年少。
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到了大清水土不服,被小堂妹给调整过来,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小麦本来就有,她在圆明园亲自种过,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亩产堪堪一百五十斤。
如今可是灾年,亩产七百斤,她不是在做梦吧。
舒心掐了自己一下,疼的。
当初试种高产玉米的时候,姜舒月就见过这种类似活见鬼的表情,不由苦笑:“这些种子是我找了几拨老庄稼把式,共同培育出来的。”
这时乌拉那拉家不求甚解的性格优势再一次发挥作用,让舒心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并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见对方有些紧张,姜舒月宽慰她:“过几日,我派雾隐山田庄的管事过去,直到收获他才会离开。我也会抽空去看。播种有自动播种机,正常播就行。施肥也不用担心,把堆肥池建好,随用随取。只灌溉有些麻烦,要建一套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所需费用我出,由雾隐山田庄的管事督建,建成之后能用很多年,非常实用。”
简易版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在雾隐山田庄,和两个皇庄建成了,左宝树、左庄头、田氏兄弟都可以带人修建。
此时的雾隐山田庄早已今非昔比,左宝树是姜舒月亲传大弟子,自不用说,早已出师,受聘两个皇庄,成为总管事。
这回与各家合作种田,左宝树就是农事司特聘的技术指导。本来四爷有意将他收编,结果他不愿意,他说自己就是个庄稼把式,做不得官。
从前是左宝树跟着左庄头种地,现在反过来了,左庄头既是左宝树的爹,也是他的助理。
他抽不出身的时候,便由左庄头代劳。
同样沦为助理的,还有左宝树的岳父,和几个舅兄。
玉米种植的摊子全面铺开之后,左宝树很忙,想见他一面得提前预约。
田氏兄弟是左宝树的徒弟,姜舒月的徒孙,田文识字快,现在接任左宝树,成了雾隐山田庄的管事。
田武是雾隐山田庄分庄的管事。
左宝树忙不过的时候,会叫他们过去帮忙,两兄弟家在田庄,却很少有时间回去。
真正在雾隐山田庄主持耕种的,是残疾人瘸五。
自动播种机、手摇脱粒机,和堆肥池、简易版农田水利设施,大大解放了田庄的劳动力。
老人、女人、孩子,甚至是残疾人,都能种粮食赚钱,养家糊口。
被解放的男人们则出去赚外快。
生活想不富裕都难。
种子她出,自动播种机她出,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银子她出,粮食自然也是要分的。
“大姐姐,种出来的粮食,我们五五分。”借了大堂姐之手,把耐旱小麦种出来,姜舒月不会让她白忙活,“你还可以再提一个要求,能办的我都会办。”
民以食为天,经营高产粮食自然很赚钱,但舒心已然经历过一世的荣华富贵,这辈子把钱看得很淡。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舒心喜欢小堂妹这种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派:“我表兄……”
提到自己未来的夫君,舒心缓缓勾起唇角:“也就是你未来的姐夫,现在吏部做主事。我想让他去工部的农事司任职,不用升官,平调就好。”
她讨厌胤禛不假,但胤禛的能力无可指摘。只不要靠得太近,总能跟着升迁。
胤禛是圣祖爷未来的接班人,早晚要君临天下,舒心真正想给夫君谋的,不是农事司的一个官位,而是“潜邸旧部”这个身份。
她把钱看得很淡,却也不想过那种“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苦日子。
她是重生的,当然不能浪费老天爷给的机会。
舒心是重生的,姜舒月是穿越的,两人难得心有灵犀一回。
“好吧,我试试。”高产玉米推广之日,便是四爷和农事司从冷灶变成热灶之时,不知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挤进农事司,都被四爷婉拒了,但姜舒月还是愿意为了大堂姐试一试。
说完正事,气氛才重新温馨起来,然而没温馨多久,大堂姐又说起了另一件正事:“明年小选,皇上多半会给四爷新人,你要做好准备。”
上辈子就是这样,她与胤禛成亲还没满一年,李氏便来了,自此独宠十几年。
直到年氏进府。
“宋氏呢?可还安分?”想到李氏,不由又想到宋氏。
在李氏出现之前,地头蛇宋氏背靠德妃,没少给她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