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问鼎记.2》(51) - 问鼎记 - 何常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问鼎记 >

第一百一十九章《问鼎记.2》(51)

元宣朝报

更有知道内幕者透露,朱太医试图毒死皇上,幸被金甲先生发现。皇上格外开恩,没有株连七族,只赐死了朱太医一人。也有人说,朱太医是事败之后,不愿受酷刑折磨,自己服毒而死。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反正朱太医企图毒死皇上之事,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朱太医之事,太常寺和太医署上下人人自危。随后太常寺卿关书被削职为民,永不录用,升太常寺少卿刘孝为太常寺卿。金甲为太常寺少卿兼太医署令,统管太医署上下三百余名太医及学徒。

随后,司天监卫羌上奏,今年为太宗诞生一百五十周年,冬十月望日,岁在西南方,遇水大吉,皇上当前往祈福,可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上准奏,下诏冬十月十五,南下真定县,前往大佛寺为百姓祈福。

此时离冬十月还有一个半月,皇上出行,非同小可,礼部、吏部和工部立时忙碌起来,从皇上出行路线、随行人员、仪仗队到护卫队再到沿途官员的迎来送往,都要一一考虑在内。

皇上南下大佛寺的事情传来之后,京城之中顿时再起传言。有人说皇上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定,要去当年太宗的龙兴之地求佛指点。有人说皇上前去真定,明是为了百姓祈福,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病情前去问药高僧大德。还有人猜测,皇上向来崇信道教,却要去大佛寺拜佛,莫非是皇上不再崇信道教,要信佛教了?怕是叶木平要失宠了。

种种说法,各种猜疑,甚嚣尘上,就连皇上是要匆忙逃离京城的围困,南下真定是为了避难的说法都有。

真正知道内情之人,都不置一词。

李鼎善上任御史台御史中丞,从幕后走到台前。虽然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御史中丞,却因名声在外,每次上朝,都站在徐得全身后,让徐得全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而付现风上次被滕正元打了一拳之后,几次想找滕正元的麻烦,滕正元却丝毫不怕,强势回应付现风,不管是文比还是武斗,哪怕是生死相斗,他都奉陪到底。滕正元还当着十几名文武大臣对付现风说,他以后就处处指摘付现风的过失,哪怕是丁点过错,也会揪住不放。

付现风虽然生性粗犷,天不怕地不怕,却还是怕了滕正元。也是因为滕正元油盐不进,行得正站得直,没有让人可以挑剔之处。且他即使说人过失,也是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令人无从反驳。

自此,滕正元声名大振,四铁御史之名,响彻朝堂内外。

一日下朝之后,候平磐径直去了星王府,正好云王也在,几人密谋一番,说到了皇上南巡之事。

之前高见元奉命前往市乐和真定府,暗中密会裴硕章和崔象,让二人务必想方设法阻止董现命案继续深挖。裴硕章当时惊出一身冷汗,当即连声应下。崔象也是吃了一惊,他虽然也一再阻挠夏祥继续追查,却没想到董现命案竟能惊动星王殿下,连忙一口应下。

虽说离皇上南巡只有一个多月,为防节外生枝,星王再次派出高见元和燕豪二人前往沿途州府各县,暗中布下眼线。之后,让二人留在真定策应,直到皇上南巡之前不得离开,确保皇上南巡到了真定之后,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

高见元虽伤势尚未全好,却也知道事关紧急,当下也不多说什么,咬牙坚持。

一切安排妥当,星王又交代候平磐一番,务必斩草除根,不能让朱太医的家人透露半点风声。候平磐会意,说已经安排人南下泉州,妥善安置朱太医家人。

与此同时,景王府中,景王、庆王和见王等人坐在一起,说到了皇上南巡之事。宋超度认为卫羌提议皇上南巡必有蹊跷,皇上应下,也是迫不得已。曹用果却以为皇上南巡未必是坏事,若是皇上不再崇信道教,求佛保佑之后,身体大好,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幸。

李鼎善却说皇上南巡真定,对夏祥而言是难得的机遇,他要派肖葭前去真定协助夏祥。同时他还提议景王多和叶时胜走动,万一出现不可预料的事变,叶时胜对皇上忠心耿耿,他或许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随后,景王又依次为众人安排了任务。

是夜,上京城虽已到深秋,依然灯火通明,夜市和往常一样,人来人往,无比热闹。上京虽然地处北方,却一年四季夜市不休。

夜色中,一辆马车悄然从北门进入京城。马车通过守城卫兵的检查之后,直奔星王府而去。到了星王府,车上下来二人,一男一女。二人在管家的引领下,来到了星王的书房之中。

等不多时,星王现身。男子忙向星王施礼,星王上前扶起,热情而不失亲切地和来人寒暄几句。之后,目光就落在了同行的女子身上。

“星王殿下,这是下官舍妹张时儿。”男子察言观色,注意到了星王眼中闪过的异样惊喜,忙说,“小妹尚未婚配。”

男子正是和夏祥有同屋之谊的同年进士、现任热河知县张厚。

星王会心一笑。

交谈一番后,张厚又向星王推举了同年进士李子文。李子文名列三甲第八名,现为兵部主事。星王十分高兴,随后又为张厚引见了候平磐。

出了星王府,张厚志满意得,忽然觉得天地无限宽广。时儿却有些闷闷不乐,埋怨张厚不该安排她的婚姻大事,她宁愿嫁与沈包也不想嫁与星王。

张厚勃然大怒,呵斥时儿若不听话,就让她回家。嫁与星王为侧妃,也比嫁与沈包为正室强上百倍。二人沿安定河畔边走边说,从安平桥一转,不经意路过一间不起眼的临街二层小楼。小楼虽是临街,却并非商铺,紧闭大门,只有丝丝灯光从里面透了出来,伴随着哗哗的声响,并隐隐有墨香阵阵。

张厚和时儿并未留意,二人站在小楼下面,又互不相让地争吵了几句。时儿一时气愤,责骂张厚卖妹求荣,不知廉耻,没有气节,投靠三王爷以求荣华富贵,三王爷想要继承皇位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张厚气极,打了时儿一个耳光,却没留意小楼二楼的窗户之前,有一个人影站立良久,在侧耳倾听他和时儿的对话。

等张厚和时儿走了之后,二楼的窗户推开,一个俏丽的人影临窗而立,目送张厚和时儿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嘴角露出了一丝含蓄而开心的笑容。

赫然是肖葭。

“肖娘子,明日的《元宣朝报》的样报出来,请过目。”一名女子娉娉婷婷地出现在肖葭面前,她手持一张墨香四溢的小报,递到肖葭手中。

肖葭接报在手,细心看了一遍,拿起毛笔将其中的一篇文章划去,说道:“撤下这篇,换一篇更能引起百姓议论的文章。”

女子正是肖葭初来京城之时结识的安自如。

安自如一拢额头秀发:“现在撤换,哪里还来得及写?”

“有沈荣昌沈郎君在,不过是半个时辰的事情。”肖葭嫣然一笑,朝楼下喊道,“沈郎君!”

“来了,来了,肖娘子。”回应肖葭的是一个憨厚的声音,伴随着楼梯“咯吱”的响声,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子上了楼,他的长衫上沾满了黑墨,皱巴巴的不成样子,头发也是如杂草一般,乍一看,就如城墙根逃难的灾民。

不过又黑又瘦的沈荣昌却长了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眉目倒也清秀,只是既黑且脏,显得很是落魄。说落魄也是真落魄,他原来是广南东路人氏,进京赶考不中,盘缠用尽,无法回去,只好流落京城街头,靠替人写信为生。后来经常听百姓私下议论朝政和百官家事丑事,就突发奇想,何不办一份假托是朝廷所办的民间小报,专门刊登朝廷的时政消息,以满足百姓的猎奇好奇之心。

沈荣昌想到做到,联合了几名和他一样流落京城的落第考子,几人凑了一笔钱,又借了一些,租下了一处隐蔽的地方,搜集了大量逸闻、传说和各类道听途说的传闻,会集成文,以活字印刷术印制成报,报名《元宣朝报》,每份十文钱,通过菜农、早点摊贩和各类商贩代卖。

本一书一最一新一章一节

在一6一9书一吧一看!

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不料《元宣朝报》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日销量从开始的数百份到上千份,险些造成洛阳纸贵的哄抢局面。沈荣昌大喜过望,更是发动百姓智慧,高价收购内幕消息,很快就从各大尚书、侍郎府中小厮、随从甚至管家口中,得知了更多内情。由此,《元宣朝报》的销量很快突破了上万份。

《元宣朝报》的火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小报的威力和效益,后来陆续有人创办《元宣日报》《元宣逸闻》《元宣朝闻》等诸多小报,终于引发了上京府的震怒。上京府张榜告示,民间小报不得以元宣年号为名,不得刊登朝堂之事,不得刊登台谏百官之章奏,不得刊登朝报未报之事——此时朝报是指经门下省正式行文之后发布的邸报——不得随意捏造事实假传消息。

只不过上京府的告示并未起到作用,民间对小报的需求之大,远超官府想象。甚至上京府的告示还被几家小报全文刊登之后又大大嘲讽了一番。后来还是候平磐在朝会之上力排众议,说是让百姓有一个可以谈论的小报,无伤大雅,也不会动摇大夏根基。大夏历代皇上,都有容人之量,就连写造反诗的秀才都可以赏一个官儿去做,为何还容不下民间的几份小报?

此后,官府对民间小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

经过一段时间后,陆续有不少民间小报因内容不够吸引百姓而被市场淘汰,最后只幸存了《元宣朝报》和《元宣朝闻》。两份小报各有特色,《元宣朝报》以新奇的内容为主,《元宣朝闻》以调侃的内容为主。不管是新奇还是调侃,两份小报在报道相关的朝廷逸事或是传闻时,都各有明显的立场。

《元宣朝报》倾向于反对新法,《元宣朝闻》支持新法。不过既然是民间小报,又以逸事传闻为主,朝廷大员对小报的立场并不在意。当然,让候平磐十分满意的是,支持新法的《元宣朝闻》后来居上,影响力逐渐超过了《元宣朝报》,并且一步步挤占了不少《元宣朝报》的市场,让《元宣朝报》的销量从最辉煌时的数万份下降到现在的数千份,举步维艰。

开始创办《元宣朝报》时,沈荣昌只有三个人,他和向成、成大器三个落第考子。后来发展壮大之后,租了一栋二层小楼,雇用了十几人,再有外面四处搜集情报和打探消息的编外人员,也是一大笔开支,销量下降到数千份后,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元宣朝闻》的创办人节茂良及时出现,找到沈荣昌提出以一千贯收购《元宣朝报》。沈荣昌险些没有气昏过去,《元宣朝报》再不济,价值也在一万贯以上,区区一千贯就想买下《元宣朝报》,节茂良摆明了就是趁火打劫,是在羞辱他!

沈荣昌断然拒绝节茂良的收购要求,哪怕节茂良提价到了三千贯。节茂良恼羞成怒,临走之时声称不出三个月,他要让《元宣朝报》一败涂地,到时沈荣昌会跪着求他来收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