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1章
第41章第41章
半山之城在莺江南部的一个小镇上。
这里因为盛产青梅,得名青梅镇。
在来这里之前,苏梨对半山之城的关注并不多,只知道它是要打造一座集休闲、娱乐、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大型环保综合体。
因为理念契合当下的国情,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前景明朗无需赘述。
国内外的知名投行都为此蜂拥而至。
但他们估计做梦都不会想到,半山之城最后会花落本对此无意的沈家。
众所周知,沈家新任话事人沈博媛是个不喜被过度关注的人。
尤其是这种全民关注的高调。
媒体每天都在挖原因,各种声音喧嚣网络。
但作为当事人的沈家从未有人正面回应过。
其实,苏梨也好奇过。
但一想到胡杨为了半山之城毫不犹豫地将她舍弃,而他罄其所有想要得不到的东西就这么被沈家轻易拿走了,她的那点好奇心就会莫名地就被暗爽替代。
胳膊突然被人往一侧拉了下,苏梨回神,是沈博舟。
她眼神问,“怎么了?”
“看路。”男人说。
苏梨这才注意到,离脚咫尺的地方有块石头,如果不是他刚才拉自己的那一下,她就是不被绊倒,脚指头也会遭不小的罪。
苏梨有些不好意思,“谢谢。”
男人打量了她一眼,“头还疼吗?”
他竟然还记得?
苏梨“啊”了声,“不疼了。”
她没说实话。
因为不想乱了他的计划,她觉得自己还能再坚持坚持。
男人似是还想说些什么,就见去而复返的青梅镇的镇长提了一大袋的冰镇梅子露走来,给他们一人递了一瓶。
沈博舟想着她脸色不好约莫是热的,便说,“喝点梅子露,能解暑。”
“不舒服就说。”
苏梨点头:“知道了。”
“谢谢。”
镇长很热情,说这个冰镇梅子露是他太太亲手做的,让大家都尝尝,然后带着他们沿着河道取样,又事无巨细地将历史遗留问题给专家们做了详尽的汇报。
专家们在收集样本的时候,苏梨便安静地跟在他们的身后,不时用手机记录一些她觉得有用的东西。
慢慢地,苏梨对小镇的问题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眼前这条河叫清河,纵深蜿蜒,横跨整个青梅镇,最后入长江,曾经的青梅镇,河水清澈,梅子黄时更是香飘千里,后因上游大量的违规排污导致这条河被污染,日积月累,无人治理。原本梅子飘香的清河成了如今莺江城有名的污水河。
“我算半个青梅镇人。”沈博舟忽然跟她说。
苏梨一时没反应过来,停下脚步,回头,“你说什么?”
沈博舟脚步不停,“我母亲当年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她和我父亲是同学。”
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她主动说起他的母亲,苏梨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兴致继续,但她实在好奇,便试探地问了句,“那沈氏当初怎么没去竞标半山之城?”
“我母亲和周氏的周董曾是恋人。”沈博舟说,“我和我姐都是我父亲强取豪夺的产物,是战利品。”
男人说得云淡风轻。
好似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那周叔叔,他……”
后面的话,苏梨有些不敢说了。
“你猜得没错。”沈博舟回头看了她一眼,“周董开发半山之城,的确是因为我母亲——还家乡一片青绿山河,是我母亲的夙愿。”
也不知是怎么了,苏梨的心突然就疼了下,“沈博舟,你还好吧?”
独行惯了,沈博舟并不习惯他人突然的关心。
不过,也没几个是真的关心他的。
“没事。”男人不自然地笑了笑,“走吧。”
盛夏闷热,一行人在大太阳下走走停停,苏梨拖着愈发的沉重的身体,强撑了一路,即便是这样,她的笔记也没有落下过。
待一切结束,已是傍晚。
送走几位专家后,沈博舟又跟镇长了解了些情况,苏梨安静地站在他的身后,大颗的汗珠从鬓角渗出,后颈的碎发也已湿透,而她似是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