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86」根本不值钱 - 好男人测试,我的私房钱被老婆曝光了! - 行路达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6章「186」根本不值钱

这只是一条普通弹幕,出现的一瞬间,就瞬间被其它评论掩埋。幸亏助理眼疾手快,迅速给了个直播间的vip,让其能够在置顶评论区发言。

置顶评论区与普通评论区不同,这里只有打赏了大量金额的人才能说话。

弹幕的流动性不大,说一句话,很容易就能找回。

夏冰儿一看,也很有经验:“这位观众,您找到了这本书的出处?”

“可否劳烦您,给咱们观众展示一下。之后,节目组会有礼品相赠。”

那位用户沉寂了片刻,忽然发送了一个链接。

后台人员确认了不是奇怪内容后,助理在屏幕上把这条链接打开。

刚打开,所有人都呆愣在了原地。

而那位用户也适时发言:【主持人好!我说这本书怎么那么眼熟,原来是我们可选课程里的教材!】

【清朝汪必昌所著:《聊康集》!】

屏幕上刷新出了一张照片,是手机拍摄,一本书放在一张普通课桌上。

那本书与主持人、嘉宾围观着的书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灰头土脸的外观,古朴的款式,毫不起眼。

但屏幕上的那本书显然是印刷品,只是用了《聊康集》外观作为封面图片。

实质已经是现代打印、装订的新式书籍。

滴滴……

屏幕上又闪出了两条链接,助理一一点开。

这次是教科书内部内容,里头大部分是正常的从左往右排版。

字迹工整、油墨清晰,内容分布也合理,图文排布有序,看着很舒适。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所有人此时都看到了重要的内容!

在第二章照片上,赫然出现了原版,扫描复印的产物:

原作者,汪必昌的自序!

教科书版本的《聊康集》的第一页,为了尊重原作者,直接将他文言版本的自序放了上去。

在之后,再附上电脑打印体的版本,方便对照看不清楚的字迹。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证。

这本《聊康集》,就是这位用户手中的教科书!

网友们顿时炸了锅:【我靠,居然连孤本都不是?】

【老刘遭重了,这轮肯定也要炸!居然是中医学的教科书,这不就是说,这本书早就被刊印了?】

【是啊是啊,人手一本的东西,一点都不稀奇。】

【我懂了,这本书能流传至今,还被当作教科书,内容肯定很好。所以当时也有人抄写了一遍,自己作为收藏。】

【对对对,前面的老哥说得对。古代人虽然有了雕版印刷技术,但若请了名人大家书写,更能显得有逼格。】

【可是,那是古代人觉得有逼格,到现在大家都不认识谁是谁!你想想,古代的状元,够有名吧?你能记得几个?】

【嘶,这么想来,这本书价值可能比想象中更低。而且是辫子朝,也就是清朝的,离现在也不远。】

嘉宾们也愁眉苦脸,一时半会说话的声音都小了下去。

原来想着,这本书保存的还不错,起码算善本。

若是古老朝代,价格会更高。

可没想到,竟然是离今最近的清朝!

这本书的内容被确定为真,能够成为教科书,必然有其长处。

可坏也坏在是教科书。

这人人都有的东西,里头之物肯定也不再稀奇。

哪怕现在拿出祖冲之的《缀术》拿出来,昂贵的也只是书籍本身。

其内容之物,早就被后世的新型科学取代。

其作为吉祥物的价值,远远超过内容知识本身。

大家可以尊称他一声祖师爷,可若想靠着这些古代技法,弄到利润,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工作人员们都傻了眼,没想到现在的处境与几分钟前截然相反。

明明内容可以确认为真,但年代怎么就那么近,流传还那么广?

那位用户又开口:【主持人好,宁女士您好!我是一位医学生,这门《聊康集》是我们可选的科目之一。】

【汪必昌是清代御医,这本《聊康集》也是他集大成之作,收集了前朝很多技法与秘方,并加以甄别和修正,实用价值很大。】

众人一阵苦笑,实用价值大是大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