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夜探尹县 - 快穿之我牵的红线呢? - 雨落倾城夜未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73章夜探尹县

沈景筠的马车,在路过宫门口的时候,他看到了跪在那里的谢夫人。

不知道跪了多久,整个人憔悴不堪。

马车未曾停留,从她身边擦肩而过。

他去见皇帝的时候,皇帝正在御书房逗鸟。而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

“儿臣给父皇请安。”

“来吃点这个,啾啾。”皇帝正忙着逗鸟,根本没搭理他。

没多久,皇帝拍了拍手上的鸟食碎屑。在一旁坐了下来。

“起来吧,老三。”

说着,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

沈景筠这才站起来,恭敬的站在一边。

“没想到,是你会先来。原以为太子才是最着急的那个。

你也是为了谢家父子的事吧。说说你的理由,我听听。”

皇帝直视着他,虽然已然年迈,身子佝偻着,可来自帝王的威慑还是包围着他。

不管怎么说,皇后筹谋多年,还是没能拿捏的了他这位父皇。

“儿臣听闻谢小将军是为了救人,才耽误了此事。而且还帮城中百姓,解决了许久以来的匪患。

不过,他确实是因此误了时辰,抗旨不遵更是大不敬。

但儿臣觉得尚且情有可原。父皇将谢家父子关押了许久,却始终没有下旨责罚。

儿臣斗胆猜测,是为了给谢家父子一条生路。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毕竟,君威不可藐视。儿臣愿为父皇解忧。”

他低着头,站在那里恭恭敬敬的阐述着。

只见,他说完皇帝怒拍了一下桌子。

他连忙跪下,“求父皇息怒,儿臣妄言了。”

空气都在此刻静止了。

皇帝,拍手叫好。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有担当有魄力,更有慈悲怜悯之心。比起其他的,能体谅百姓之忧愁,这一点更重要。

既然,你都替朕想好了。这圣旨就由你来拟定吧。”

皇帝浑浊的眸子盯着他,满怀期待。让人拿来笔墨纸砚,摆在他面前。

沈景筠镇定的再次跪下,恭敬的低着头。

“儿臣不敢,还请父皇指点。”

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试探,想必早就怀疑他想要取代太子了。

特别是从上次的遇刺事件以后,他最后的汇报以及他的做法处理。很明显也让皇帝有所怀疑。

皇帝看他乖巧的模样,像是并不害怕,反而很淡定,有种不卑不亢的意味。

觉得有些诧异。一直以来,因为他的身子不好,总认为他不堪大任。

如今,经历了这许多,已然对他彻底刮目相看了。只是,可惜了。

这又让皇帝回想起来,当初毓妃的事情,以及多少有些后悔对沈景筠的冷落和忽视。

说起来,沈景筠一开始是他最宠爱的儿子。自然是他亲自教导的,也是最聪慧过人的。唉~

皇帝起身,沈景筠连忙过来搀扶。来到桌前,皇帝执笔,他立马在一旁研墨。

“朕教你。”

很快,就写好了。

大概意思是——

皇帝念及谢氏父子是为了救人,情有可原。又为城中百姓清除了山匪,更是功劳一件。

只是,抗旨不遵,蔑视君恩,还是不得不罚。特准许谢氏父子前往边关,戴罪立功。

沈景筠在一旁拿到圣旨后,领旨谢恩。

“多谢父皇成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拿起一旁桌子上的擦手布,擦了擦手,随意的扔在了一旁。

“行了,起来吧。快拿着去大牢里放他们出来吧。想来蒋家那姑娘也是着急了。

平白无故碰到这种事,也怪可怜的。你可要好好照顾好,你那位未过门的妻子。”

“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说着就退了出去。不由的感慨,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他这位父皇。

很快,谢家父子被放出来的消息,就传遍了满城。蒋如钰等在门口接谢辞。谢夫人也姗姗来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