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稻田鱼养殖法传授 - 穿越社工的发家致富史 - 想飞的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稻田鱼养殖法传授

宋依依摘下一个毛豆荚,拿在孩子们面前晃了晃,说道:“今天娘给你们做红烧毛豆吃,可美味了。”

“红烧毛豆?娘,这是什么吃法呀?我们从来没吃过呢。”沈青阳他歪着头眼睛扑闪扑闪的,小脑袋微微倾斜,像是在思考着世间最复杂的谜题,在脑海中想象红烧毛豆的美味模样。

宋依依看着沈青阳那可爱的模样,忍不住轻轻捏了捏沈青阳的小脸,笑着解释。

“这红烧毛豆呀,就是把毛豆荚放在锅里,加上各种调料煮一煮,这样煮出来的毛豆又香又糯,可好吃了。”

“这个还可以这样吃吗?哇,听起来就很好吃,娘亲,我们好想快点吃到呀!”沈青阳一边说着,一边咽了咽口水,喉结微微滚动。

“羞羞羞,青阳是个小贪吃鬼。”沈青禾在一旁笑着逗他说,嘴角上扬起一个俏皮的弧度。

“哼,娘亲,您看二哥又取笑我呢。”沈青阳佯装生气的嘟着小嘴,又都的几人大笑。

此时,几位路过的村民被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过来。

他们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片玉米和黄豆地里,只见玉米杆高高挺立,玉米穗子饱满而沉甸甸的,玉米空行里套种的黄豆苗则郁郁葱葱,豆荚挂满了枝头。之前宋依依把水田改造成旱地的时候,还有人觉得她这完全就是瞎胡闹,可宋依依这下是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村民们不禁纷纷夸赞起来:“宋娘子,你这庄稼种得可真好啊!这玉米和黄豆长得这般茁壮,真是少见。”

就在这时,有眼尖的村民意外地发现了稻田下的鱼。他们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新奇与惊讶的神情。

其中一位年长的村民好奇地走上前,问道:“沈家老三媳妇,你这稻田里咋还养鱼呢?这可真是新鲜事儿。”

有位壮汉不禁诧异道:“大妹子,你这稻田里咋还有鱼?这稻子和鱼放一块儿,能成吗?鱼不会把稻子咬坏喽?”

宋依依认出来说话的这位壮汉就是之前沈刘氏第一次来家里闹的时候站出来替她说话的那位。

其他村民也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探究。

原主以前在村里也并不会和村民多来往,所以有部分村民宋依依女里在脑海中搜寻了原主的记忆却没有多少收获。但宋依依觉的,这里的村民其实是很淳朴善良的。所以不管是谁,宋依依都面带微笑。

宋依依看着村民们好奇的模样,也不打算藏着掖着。

耐心地把自己知道的都如数教给了村民们:“大叔、大娘们,这稻田养鱼啊,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这鱼儿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它们的粪便还能给稻田施肥呢。而且啊,这鱼养在稻田里,肉质会更加鲜嫩。种的时候呢,先把鱼苗放进去,等稻子长起来了,就可以让它们自然生长了。不过也要注意水的深度和稻田的管理……”

村民们围在宋依依身边,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眼神中渐渐多了几分钦佩与感激。

“老三媳妇,这以前咋就没听你提起过呢?”一名妇人带着些许不满的语气问道。

“瞧你问的,人家这可是秘密,怎么可能告诉你。”另一名年长的妇人说道。

这妇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在责怪宋依依私藏了这么好的挣钱门道。旁边一些村民听了这话,也都低头思索起来,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人就是这样,一旦看见有利可图,人性就暴露出来了,这妇人言下之意分明就是在责怪宋依依自己私藏这这么好的挣钱门道。有的人则低头思索着什么。

妇人的话,宋依依倒也不恼,这事是无论如何都藏不住的,还不如拿出来大大方方的分享呢。在这里,自己要想生活融入进去,就得喝这些原住居民打好人际关系。她打算就拿稻田鱼养殖方法来换取与这些村民拉近关系。有来有往,人情世故的,或许关键时刻能够帮助到自己。

“那,这鱼到底该怎么个养法呢?”一位有心人打破了短暂的沉默,问道。

宋依依浅笑着,开始耐心地解释起来:“各位叔伯婶子,这稻田养鱼啊,可是大有学问的。它们在稻田里,能够吃掉大量的害虫和杂草。而且,它们的粪便还能化作天然的肥料,滋养稻子,让稻子长得更加壮实。咱们在种的时候呢,要先把鱼苗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等稻子慢慢长起来,鱼也会跟着一起长大。平日里,偶尔捞一些浮萍来喂鱼,鱼吃了这些浮萍,就会快快长大,而它们的粪便又能回填到田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这稻子和鱼是相互帮衬着共同生长的。你们看,我这稻子的长势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嘛。”说着,宋依依用手指了指那一片翠绿的稻秧。

村民们听了,仔细打量着稻子,只见稻秧翠绿,叶片宽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确实生机勃勃。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赞叹道:“沈家老三媳妇可真是聪慧过人,这法子咱可从没试过,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刘老四家的,刚你还说大妹子小家子气,你看,连这么宝贝的核心养殖方法都可以这么大方地告诉我们大伙。”

说话的依然是那位壮汉,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几分替宋依依打抱不平的意味。

刚才责怪宋依依藏私的妇人被这话噎得一时语塞,只能翻着白眼,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挠了挠头,满脸好奇地问:“宋娘子,那这鱼苗得啥时候放进去合适嘞?俺们也想试试。”

宋依依微微歪着头,认真思索了片刻后回答:“一般在插秧后一周左右放鱼苗比较好,这个时候稻子已经初步扎根,能够稳稳地立在田里,鱼儿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活动。而且啊,鱼苗一定要挑选健康活泼的,这样它们的成活率才会高。”

一位妇女接着问道:“那这鱼在稻田里,会不会到处乱游,跑到别人家田里去呀?”

宋依依轻轻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婶子您大可放心,咱们可以在稻田周围挖一些浅沟,稍微深一点就行,这浅沟就像是给稻田围了个小栅栏,鱼一般就不会跑出去了。而且啊,还可以在进出水口处装上细网,这样就能双重保险,防止鱼溜走了。”

又有一位大叔皱着眉头说:“宋娘子,俺听说稻田里的水时深时浅的,这鱼能适应不?”

宋依依耐心地解释:“大叔,这鱼啊,是有一定适应能力的。咱们在稻田里可以根据稻子的生长周期来灵活调节水位。比如说,稻子刚种下的时候,不需要太多水,水浅一些就行,等稻子慢慢长高了,需要更多水分来滋养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加深水位。而鱼在这个过程中,会凭借着它们的本能,自己寻找合适的水深区域活动,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围着宋依依继续询问稻田养鱼的各种细节,宋依依都一一详细地解答着。在她耐心的讲解下,大家的眼神里渐渐多了几分钦佩,同时也充满了跃跃欲试的神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