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又是一年春
在远离修仙大学的尘世小镇,苏渔暂别校园的繁忙,投身于家庭的温暖与年节的欢乐之中。
苏渔家中,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灯笼高挂在庭院的屋檐下,柔和的烛光于灯笼内摇曳,映照着门口那副墨迹未干、散发着浓郁墨香的春联。
上联写着“瑞气盈庭家运盛”,下联是“祥光满院福泽长”,横批“新岁祥和”,笔锋刚劲有力,为这方小小的庭院增添了几分喜庆与庄重。
这是苏爷爷写的,还有苏爸爸的参与。
屋内,亲人们围坐于温暖的火炉旁,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
苏夙,一个看起来就热血的少年人,笑着递上一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香茗,
说道:“姐姐,你在学校平日里事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今日可算是能真正放松下来,好好与我们聚聚了。”
他们都很久没有在一起聚了,哪怕大家都在学校,也没有时间。
苏渔双手接过茶杯,轻嗅茶香,浅抿一口,脸上浮现出一抹惬意的微笑,回应道:“是啊,校中事务千头万绪,责任重大,
我需时刻操心诸多事宜,诸如弟子们的修行指导、灵材的管理分配、与国家的交流往来等等,实在是难以抽出闲暇时光。
如今新年之际,能与家人相伴,共享天伦之乐,心中倍感慰藉。”
这时,一群孩子如欢快的小鸟般涌入屋内,他们的小脸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为首的一个小男孩,乃是苏渔表姐的一个孩子,他跑到苏渔跟前,拉住校长的衣袖,撒娇道:“姨姨,您可答应过要陪我们放鞭炮的,现在就去吧!”
苏渔哈哈一笑,轻轻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点头应允:“好好好,姨姨这就陪你们去。”说罢,她起身,带着孩子们来到庭院之中。
庭院里,早已准备好了各种鞭炮。苏渔拿起一串鞭炮,挂在树枝上,然后转头对孩子们叮嘱道:“你们且站远些,小心鞭炮声响。”
孩子们听话地退到安全距离之外,捂着耳朵,眼睛却紧紧盯着那串鞭炮,满是好奇与兴奋。
校长施展了一个小小的隔离法术,确保鞭炮不会惊扰到周围的孩子。
随后,她指尖轻弹,一道灵力射出,点燃了鞭炮的引线。
刹那间,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火光闪烁,硝烟弥漫。
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拍手叫好,他们的欢笑声在鞭炮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脆响亮。
放完鞭炮,苏渔又陪着孩子们玩起了猜灯谜的游戏。
她在庭院中挂起了几盏精致的花灯,每个花灯下面都挂着一个灯谜。
苏渔指着一盏花灯下的灯谜,念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物品。”
孩子们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一个小女孩眼睛一亮,大声说道:“是砚台!”
苏渔笑着点头:“答对了,小丫头真聪明。”
随后,一位亲戚端上了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
苏渔与家人围坐桌前,开始享用这新年的传统美食。
今年过年,是在他们家过,一大家人十分高兴。尤其是苏爷爷他们,也是好久没有和家人们在一起聚聚了。
“姐,你上过大学见识广博,这饺子里包着的铜钱,你猜猜谁能吃到?”一个亲戚笑着问道。
苏渔微微一笑:“这可不好说,全看大家的运气了。不过,无论谁吃到,都是新一年的好兆头。”
就在众人欢声笑语之际,一位邻居前来串门。苏爷爷起身相迎,热情地招呼道:“新年好啊,来,快请坐。”
邻居笑着回礼:“新年好,看你们这里热闹,忍不住来凑凑热闹。”
苏奶奶连忙摆了摆手:“哪里哪里,来都来了,一起坐下来吃点吧。这里面可包了铜板,就看谁能吃到了。”
而后,苏渔与家人一同前往镇上采买过完年要用的东西。他们一家在村里,土地都是租出去了的。
什么东西都要靠去镇上买,在修仙大学拿回来的,普通人又吃不了。
在镇上,苏渔又遇到了几位儿时的好友。他们久别重逢,自是一番亲切的寒暄。
“苏渔,好久不见啊,感觉你现在是个大忙人啊,之前同学聚会一次都不来,在哪发财啊?”一位朋友笑着调侃道。
苏渔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什么发不发财的,都凑合着过而已。现在我们都有各自走的方向,未来还很长呢,有机会我们可以聚一下啊。过几天我又要走,有时间可以聚。”
“行啊,我们都是好久没见了,感觉你变化挺大啊。”朋友是真心觉得,苏渔不仅变好看了,也有气质。
“人嘛,往前走,不管做什么干什么,都会有变化的。”苏渔笑着,有点怀念以前。
“是这个理没错,那我就不耽误你了。手机联系啊,我们一定要聚一下。”朋友看见一旁等她的家人,也不好耽误她太久。
“好,回见。”她终于明白朝花夕拾什么意思了,你一生追求的东西其实一开始就在,只是你后知后觉而已,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于青春的感受,有些东西注定要靠消失才能证明它的珍贵。
“姐,你怎么了?”苏瑶看着苏渔站在那里,有些愣神。
“喔,没事。东西都买完了吗?买完我们就走吧。”她只是一下子思绪万千,曾经的苏渔,怎么会想到如今的苏渔,已经变成梦中那样,已经世界无敌了……
“嗯,买完了,走吧。”苏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还是没说什么。
随着夜幕降临,小镇的上空绽放起绚丽多彩的烟花。
苏渔站在庭院中,仰望着天空中的烟花,身旁是围绕着他的亲人。
这一刻,她忘却了修仙大学的诸多事务与烦恼,只沉浸在这俗世的温暖与新年的喜悦之中,感受着家庭的珍贵与平凡生活的美好。
都说有家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其实也有点不对,是有家的孩子像块宝,没家的孩子,自己也能顶半边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