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青春路(4) - 向上的青春,终将长成最好的模样 - 哲思编辑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青春路(4)

第21章青春路(4)

下班后不乘直达地铁,特地换三部公交车才回家,一路上听着音乐,啃着葱油饼,看着窗外下班高峰的车水马龙,那同样是“在路上”的小冒险;和喜欢的人手拉手逛夜市,就算一根头绳两块钱,也和摊主讨价还价,10分钟后骄傲地拿着战利品,出现在大排档里,大口喝着王老吉,嚼着羊肉串儿,你在印度能做的事情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到,这就是“生活”朴实的乐趣。非得要出去,才能自由吗?所谓的自由,是在于心的自由,敞开接受这个世界,但同时也保持自己的观点。是你被关在小屋子里,照样能在一张小纸上,画出广阔蓝天;是你即便不能走出去看世界,却心里怀着对一草一木的珍惜和喜爱。

阅读那些旅行书本,我们常常被吸引,觉得非要去一趟,可是现实不允许每个人都走。难道,就因此而不能活在自己的人生里面了吗?再则,阅读这些书,还有自己曾走过的路,我发现每个角落的人,都在过着相似的人生。

人心无国界,友谊、仇恨、梦想、懒惰、执着、厌倦、感动……都是相通的。

不过是我们的心里,把外面和里面的世界建造了围墙,其实根本没有外青春路207面的世界。带着原来婴儿般的好奇,去观察去体悟,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太小了,出乎意料的其实有迹可循,你无法接受的却其实非常合理。

活在眼前,活在当下。人生本就简单得可以一眼望到底。全世界都要工作,全世界也都会结婚生子,全世界都在过着简单的生活。

我们吼着“不愿意活在制度内”,可人活着,就是一个限定,你能活到三百岁吗?你能飞到太空吗?内心广大就是无限。能够结婚,能够工作,能够活到老死,不也是一种祝福吗?父母,祖父母,连个护照都没有,也有权利活得很快乐。

你想要过的生活,你正在过,不过是未曾发掘它的有趣之处。你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

你是我的青春进行式

j景扬z张婷

青春里有一些我们跳不过的考试,突兀而冷酷地立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都还记得备考时夜夜鏖战的身影,我们不敢忘记等待分数时提心吊胆的焦急,我们更铭记着考后漫长的夏天和那一年关于成长无穷的感慨。然而最终,当成熟之秋抵达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看那些饱满而充实的过往,我们一定会收起执迷和匆忙,对那终将逝去的青春道一声珍重,再见。

后初三时代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突然间我想到某某人对我说:那时花开,刹那永恒。几天之前还在教室中高谈阔论自己的梦想,几天之前还在学校里对某某人八卦,转眼之间便要各奔东西。

我会记住这些美好的美好,纪念这些无法纪念的纪念。

中考过后的那些天过得浑浑噩噩。我向dt抱怨,全世界都在聚会,只留我一个人在家看喜羊羊。我一直渴望的是,如果有那么一天,老师能将所有人再凑到一起,还是在那个教室,还是那个座位,还是那个黑板,还是那些声音,还是那些记忆,那该多好啊。我将这个渴望告诉小a,他对我说,别说那些,我们的中考试卷还没来得及评讲呢。

墙上的挂历越撕越薄,离查询成绩的那一天越来越近。

十一号的那个下午,ccp发来消息,晚上10点查成绩。

我听了一下午的音乐,努力压制住心中的躁动。

夜幕像梵高的油画一样密不透风地铺在窗户上。这是头一次我对深夜有着前所未有的期待,也头一次对深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小a向我抱怨,电信真恶心,只想着赚钱,查成绩一分钟两块钱,要不是我想早点知道是死是活,谁要去打那个电话!

电脑右下方清清楚楚地显示:22∶02。

ccp提醒我该去查成绩了。

我喝了一口水,当是壮胆,走到客厅趴在固定电话旁,拨通了电话。

成绩还没出来。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好奇害死猫。现在是紧张差点弄死了我。

我写了条“说说”:十二点我也等,一分钟两块钱我也查。那么成绩请你不要对不起我。

十一点的时候手机响了,班主任很平静地告诉我,成绩出来了,你去查吧。我听出了她焦急的期待。

我像军人一样迅疾趴在电话旁,电话里头,一个声音在缓缓地念出我的名字后,开始读各科的分数。我紧紧地靠在沙发上,左手将听筒握得紧紧的,右手死死地抓着沙发。听到语文成绩,我松了口气。等到念过数学成绩后,我狠狠地掐住沙发,考砸了,挂科了,世界末日了!念完全部成绩后,我瘫坐在地上。几分钟后我回到电脑前,拨通班主任的电话,将成绩报给了她。她松了一口气,尽管我的成绩不甚理想,但也考上了一中。

那一刻我想拨通我爸的电话,告诉他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上了一中,可是我突然记起,爸爸已经离去。泪水不经意间滴到键盘上,滴到心中的深渊。然后我又拨通了妈妈的电话、爷爷的电话……

那一晚我和很多人聊到了凌晨,包括ccp。我记得ccp说,过了十一点不睡觉是不要脸,过了一点不睡觉是不要命。那一晚我们都不要命了。有些人不要命地庆祝,有些人不要命地难过。我很平静地看着这些繁华和冷落,想到的只有流过的汗水和泪水。

那段时间我听了很多老歌,想起了很多人和很多时光。用一个冗长的午后去回忆后初三的日子。

我的一位老师对我说,不要太伤感别离,以后你会遇见更出色的老师,会遇到更多的朋友。你的舞台会更大,你的潜质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谢谢你,老师。现在,我可以很坦然地告别初中。我留下的遗憾、付出过的代价,都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启程,我们始终在路上。

青春总是突兀的

如果青春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蒙蒙细雨,那么,我宁愿来一场倾盆大雨结束它。

高考前一个星期,班里的同学寥寥无几,我和好朋友坐在靠窗的位置演算着数学题。班主任疑惑地问:“这个时候你们还做数学?”但是我觉得刚抓住数学的灵魂,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弥补的东西,只是朝他自信地一笑。

那时我的数学正在突突向前,我刚尝到甜头,磨刀霍霍,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场,或许能让它无限趋近一百五十分。好似刚入道,激情与梦想让我睡不着,带着满腔热血舍不得放下数学,内心生猛得真想踹高考几脚。没有恐惧和担忧,心里甚至是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喜悦。

高考倒数第二天,我和好朋友依旧雷打不动在老位置继续做数学。班主任皱着眉头在我们身边徘徊着,欲言又止。我已经无暇再朝他自信地一笑,全身心耗在数学上。但是他突然站到我们面前宣布:数学收起来吧,没时间了。

荒谬!扑面而来的永远只有不合时宜的突兀。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临阵逃脱的士兵忽然醒悟,觉得要冲锋陷阵报效祖国战死沙场。他要打磨世上最锋利的武器、最坚实的盔甲,做好充分的准备,再留下一封道别信,潇洒地向战场冲去。但是他的激情刚点燃,刚有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刚拿起钝刀去打磨,忽然有个人一把抓住他,还没等他辩解就把他扔进战场。一切都来得这么突兀。他是不是该痛哭一场?好像一切都还没准备好,就杀个措手不及。他的心是不是突然没有了着落?满腔的壮志踌躇没有地方安放?

很多情节都如此,总感觉故事还未展开,结局却已经开始。生活虽是一场渐变,却也充满着突兀。明明还可以多做几道题争取几分的,还可以多做些准备再抛洒热血的,还可以延续进程多些情节的……

但是高考、战争、结局都猝不及防地来了。

数学成绩出来,不悲不喜。只是有些遗憾:如果再延长几天多好。高考结束了,但留下的突兀感始终抹不掉。就像这个暑假,我向妈妈抱怨:“哎呀,假期真快,刚想好好看书呢,怎么就结束了?”

妈妈不以为然地丢给我一句:“再给你一个月,到最后你还是这样说。”我苦苦寻找的真理,竟然被她在无意间一语道破。

就算假期再延长一个月甚至一年,还是会这样抱怨;就算高考前再给我一个月,还是会觉得遗憾。然而想来,如果我觉得所有题目都做完了,所有的事情都备齐了,高考来袭,热血却已在等待中耗尽,那样才可怕。无止境地延续,没有突兀,没有起伏,这才是一种悲哀。

没有突兀,仿佛是没有变化的终结。觉得突兀,因为在进取。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越是走投无路,越是清醒自己要干什么。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要的就是这种突兀,在猝不及防之际杀个片甲不留。

突兀带来的是什么?

是满腔热血走进考场,是满怀激情冲向战场,是结局残留的温暖。

那一颗总在记忆里发光的钻石

m米洛

微博上曾经流传过一张图片,上面是一盒磁带和一支铅笔。旁边写着:

如果你知道这东西怎么用,就说明你老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