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文明的起步
目前,始城外面的村子,还没有什么电源,但他们即用得上自来水了。似乎每一个村头,都有几个自来水龙头,村民不用打井水。
自来水,来自山泉水,水源充足,加上林万福研究团队的过滤工作,水质比纯净水还要好多呢。
现在他们要做的,是把电源安装到下面的村子里去。
原从小型的风车发电,到大型的风车发电,像二十一世纪风车发电一样,一小时可以发电1500度电。
一小时1500度电,相当15户人家一个月的用电。
一天的电发相当360户人家用电,何况始城外面有三台大型风车发电呢。
“祭师大人,我们的电线产量不足,最少也要一年时间,才能安装到下面的村子里去。”熊大叔向林万福汇报工作情况。
“嗯,公路上,都安装上太阳能电池板路灯吧。”林万福知道电线的生产量不足。
没办法,目前铜矿产量不多,人口又不多,还好,每两个月可以进口300吨以上的铜块。
加上自己的生产的,一个月可以产量500吨。
铜线,不仅仅只是用在电线上面,还需要用在发电机等等。
“现在烧砖技术,传给下面的村民们,还有采河沙等。这些劳动力,和赚钱的,让他们去做吧。”林万福决定把一些技术传给他们。
让他们赚这一块儿的钱,以后赚到大钱,说不定他们会带着自己的村子致富起来。
“水泥和矿石开采呢?”
“都传授他们吧,让他们自己独立去,我没有太多精力一个一个跟进,以后的工作,需要你们独立去完成它。”林万福这些里年,教的都教了,以后靠他们自己去完成。
反正他写了许多理论书籍,只要按上面的理论去研究,会少走许多弯路。
“好的。”
杀蚊器,这种东西,也需要研究出来,毕竟这个时代里,太多蚊子了。
不管是田间里,还是公路上,都挂满捕蚊器,太阳能的电蚊器,每一天可以杀几百万只以上。
杀虫的药,也需要研究和生产一些。
“老板,面粉多少钱一包?大米多少一包?”赚了九文钱的农夫问。
“面粉5文钱一包,二十公斤,大米10文一包,三十公斤!”粮店里的老板说。
城里什么都不便宜,最便宜就是粮食。
一年产量10季,所以这些粮食,是最漂亮的。
10文一包足够一家6口吃一个月时间。
10文的收入,相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三天的收入。
所以,目前的价格是最合理的。
“给我一包面粉吧,给十公斤装的大米。”这农夫牵着自己的宝贝女儿买粮。
“阿爸,买腊肉吗?买咸鱼吗?”这个五岁大的女娃儿问。
“阿爸身上钱不够啊,怎么样,面包好吃吗?”这农夫大叔问自己女儿。
“嗯,嗯,好吃,阿爸,来一口!”
“乖,乖,阿爸不喜欢吃,你吃吧。”
“阿爸,咱们天天吃菜吃素,能不能买一点肉回去?”
“下次吧,等下次阿爸把木炭卖到城里来,再给你买一些肉回去!”
农村里的,一个月最多只吃两次肉,小孩子面色都发黄的。
如果没有搬迁到这里来的,也许他还能打猎一下。
但这里的方圆百里,都没有猎物了,全都被猎光了,连一只野兔都没有。
“老板,我没有买腊肠啊。”这农夫看到老板,包他几斤腊肠说。
“我们今天搞了优惠活动,买面粉和大米,送两斤腊肠!”老板也很喜欢这个小女孩子,看着她天真和营养不良的样子,不禁想到家里的宝贝女儿身上。
“谢谢老板。”农夫很感动地说。
“下次买大米,到我这里,喏,这卡片给你的,下次过来买,打8折扣。”老板帮他搬到木板车上面去。
“谢谢大叔,你真是好人。”小女孩子说。
“喏,大叔请你吃米饼,甜的。”
“谢谢大叔!”
“不用客气,大祭师说,你们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材。”
年轻一代,只要达到12岁,开始进入学堂了,学习各种专业技术等等。
学时为三年,学费是免费的,而且一日三餐。
如果路途远的,可以寄宿。
想出人地头的,就努力读书,以后可以在城里工作,把自己的父母带城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