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未完全的生命体 - 一个人走向死亡 - 三月不归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拥抱,未完全的生命体

拥抱,未完全的生命体

林岸从医院出来,顺便去了一趟邮局。

这年头还有人给她写信,赵希一定会惊讶地脚爪抠地,半夜三更发消息来刨根问底。

如果她知道林岸并不认识写信的人,八成要怒写千字文来抒发此女的蒙昧和愚蠢。

因为她在赵医生那儿有案底。

一年前林岸把稿费版权所得捐给了一个十八岁的重症女孩,碎钱砸进海洋,无影无踪。

赵希只知她捐了很多很多,却不知她捐了所有。

林岸说,就当,积善成德。

赵希骂,缺德!

林岸能想象,熬灯改字的赵医生,一边骂她蠢货一边念着平平仄仄平平仄,一边自我欣赏一边配上关心好友的疼痛文案发圈博取赞扬。

为了不让此人的狼子野心得逞,这一次,林岸选择不告诉她。

来信的女孩叫moro,她们在网上认识的。

她住在哪儿,年龄几何,高矮胖瘦,林岸一概不知。

她写很长的长文,moro写很短的微小说,那个好像泰语的笔名长相奇特,看得眼睛发痒,好像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晃。

moro说,那是藏语,翻译过来是折翼的天使翅膀,堕落还是飞翔。

青春疼痛的赶脚。

很二。

翻译地不错,下次别翻译了,林岸说。

其实我还有个英文名,叫moro,男友取的,他说在意大利某个小镇有一家叫moro的酒吧,他下班总会去那儿。

那是一家插满新鲜花朵的街角酒吧,扎住很多不再行走的旅者和歌手,人们分享故事,在清晨光亮升起的时候遗忘。

男友很喜欢吉他,但从不上台,于是无人知道,底下默默坐着一个很厉害的中国乐手。

因为他答应过,此生只为她而弹奏。

林岸问,那后来呢?

moro说,我以后再告诉你。

她开始给林岸写信,没有定期,封封两三语,句句欢喜。

林岸,昨天妈妈熬了玉米排骨菌菇汤,我喝了三碗,肚子撑得大大的,我肯定要长胖了。

林岸,我读了你推荐的那三本书,一边读一边哭。

林岸,你什么时候去找梧桐道,意大利的小镇也有高高的梧桐树,我刷很多视频,好像自己也走过了千千万万遍。

林岸,我马上要手术了。

林岸走了很多遍的阳光小道,树很高,枝叶繁盛兴茂,夏天落日的光会像金子一样穿透生长的纹路,覆在匆匆赶路的人群脸上。

moro形容她家乡的落日,是一大片大一片的,好像轻薄的纱从云端落下,你伸手呀,就能摸到它细腻的缎面,比珍珠顺滑。

你什么时候来,我扯一片给你做衣裳。

林岸说下次,下次的下次。

冬天到来的时候,她辞了职,像鬼魂一样每天在这个怎么也住不熟的城市逛荡,去超市买蔬菜和水果,去医院听那些吓唬人的天书一样的学术名词,然后去邮局取一封信。

好像学生时代,三点一线。

最后一次从邮局出来,林岸买了玉米排骨还有菌菇,熬到汤汁浓郁,香味扑鼻。

林咻咻高兴极了,林岸守着汤锅发呆,它就抓着裤腿向上跳。

一吃肉就闹肚子,每次吃的还特欢。

林咻咻,你跟赵医生一样蠢。

林岸吃了三碗,林咻咻喝了一碗,都撑得肚子圆圆,口齿留香,坐在地上,不想起来。

她现在已经很少暴食,食物在身体里滚过一遭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那些精神依赖的圆片很有用,随之而来的失眠习以为常。

现在的世界人人都能吃饱,只有很少数的人,从来没有停止寻找饥饿的感觉,它比身体所有的满足都更难获得。

这条路上,林岸单打独斗了很久。

她有了很多时间自己做饭,放很慢的速度咀嚼食物,被各种五颜六色药瓶吞噬的味觉一点点回归,常常一边吃一边流泪。

林岸再也没有收到过moro的信。

有一天妈妈从乡下上来,打扫书架,黄色信封一排排摆开,林林总总多达四十多封。

林咻咻的爪子划开脆弱的封面,单薄的句子尖锐地向林岸砸去,妈妈还在数,数到四十九,停了下来。

林岸,我给你写到五十封信,你来见我好不好?

还差一封啊。

老妈,收起来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